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江省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县,1987年撤县设市,区域面积201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0.25万人,下辖11镇5乡3街道、287个行政村29个社区。近年来,江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全面融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聚焦“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对标衢州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战略部署,按照“衢州当龙头、全省争上游”的目标,加快打造“三省边际中心县城”。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47亿元,增长6.1%;规上工业总产值407.18亿元,增长2.9%;规上工业增加值79.21亿元,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207.8亿元,增长15%,连续三年保持15%以上增长。
江山是工业新城,产业基础扎实,发展氛围浓厚。江山是全省的老工业基地、首批20个工业强市建设试点县之一。全市现有规上企业43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89家,10亿元企业6家。有3家上市企业(江山欧派、科润智控、浙江交科),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恒亮蜂产品、驰骋控股、希尔化工、三禾生物、伦宝管业、天际互感器)。近年来,江山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深入实施“五链”融合,大力推进“两新”产业园区、江贺经济走廊“腾笼换鸟”,持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平台能级逐步提升。现已形成“一主三副”平台格局,“一主”是江山经济开发区,体量占全市比重近70%,是衢州地区首家通过国家审核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57.8平方公里,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城南工业园、莲华山工业园三大园区。其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是全省49家合格化工园区之一、衢州国家高新区分区,“三副”分别是贺村、峡口、四都3个乡镇工业功能区。特色产业加快集群。输配电、锂电化工、木门(时尚家居)、体育、消防是江山的重点产业,共同支撑起工业经济的发展。输配电是江山的第一产业,拥有全国第一家在北交所上市的变压器企业——科润智控,以及天际互感器、江变、申达电气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目前江山正努力打造“输配电行业第一县”;锂电产业近年来先后引进碳一、烯谷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两新”产业园区创成全省D级园区;木门是江山的特色传统产业,全市年产木门2000多万套,占国内木门市场的1/5,被授予“中国木门之都”称号,全国第一家木门上市企业是江山欧派,目前木门行业正在向全屋定制转型升级;体育产业中,羽毛球占据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全国第一家袜业上市企业——健盛袜业的生产基地也在江山;消防产业方面,江山人的消防器材销售额占到全国消防市场的60%以上,可以说有消防的地方就有江山人。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拥有近20万在外创业大军,实现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异地商会全覆盖。有近5000人在外养蜂,蜂产业规模和效益连续33年居全国各县(市)第一。江山拥有省内最大的食用菌、蛋鸡、湖羊生产企业,同时还是华东地区猕猴桃销售集散中心,被称为“猕猴桃之乡”。
江山是旅游胜地,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江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4A级景区城,连续6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2024年接待游客量近千万人。旅游景区数量众多,拥有江浙沪首个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国家5A级景区1处(江郎山—廿八都旅游区,含江郎山、清漾、廿八都古镇),4A级景区3处(仙霞关、浮盖山、大陈古村),3A级景区15处,居全省各县(市、区)前列。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现有省4A级景区镇12个、省A级景区村庄290个,其中省3A级景区村庄57个,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拥有世遗江郎风采线、古镇养生风韵线等6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保护开发有幸福大陈、七彩保安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古村,23家省高等级民宿(1家白金宿——和睦大院、2家金宿——云七民宿、月伴栖峰民宿,20家银宿)。旅游业态多元融合,工业旅游特色发展,成功打造恒亮、红盖头、光大等6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先后承办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全国举重锦标赛等省级以上赛事活动90余场,正在全力筹备2025年亚洲举重锦标赛。
江山是山水家园,生态环境优美,城乡风貌秀丽。江山是国际花园城市、全球绿色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生态底色持续擦亮,境内森林覆盖率65.79%,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3%,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获中华环境优秀奖。碗窑、峡口和白水坑三大水库常年蓄水库容达4.7亿立方米,出境水、江山港地表水功能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其中出境水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五水共治获“大禹鼎”金鼎。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区南北狭长、依山傍水,母亲河——须江穿城而过,“一江两带”秀丽动人,城市建成区面积19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覆盖率45.23%,城镇化率62.9%,初步形成“丰满南北、改造老城、启动新城、江贺一体”的发展格局。建有虎山运动公园、文化艺术中心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西山健身公园、须江公园等四大综合公园,以及通禄门、周家青等未来社区,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收官,人民医院按照“三甲”标准加快建设,城北新地标、亮化彩化工程进一步扮靓城市颜值。乡村魅力不断绽放,建成和美乡村178个,是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衢州市唯一入选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省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建设工作优胜县,成功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以“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为依托,成功创建“仙霞探古”“清湖锁钥”等4个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建成运营“共享食堂”252家。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江山是全国第一个高铁始发直达北京的县级城市,杭长高铁、京台(黄衢南)高速、浙赣线铁路贯穿全境,建有浙西货运量最大的铁路货运场,杭衢铁路建成通车后江山到杭州的通勤时间将缩短至50分钟,江玉公路、甬金衢上高速、江山江航道、衢武铁路等一批重大战略性交通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江山是文化名市,历史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江山建县1400多年,历史绵长、人杰地灵,是一个值得探寻的人文故地。区域文化特色彰显,孕育了清漾毛氏文化、江郎山世遗文化、仙霞古道文化、廿八都古镇文化以及村歌文化等“4+1”区域特色文化。清漾毛氏文化,发源于清漾古村,该村是江南毛氏发祥地、毛泽东祖居地,毛泽东是清漾毛氏第56代嫡孙;江郎山世遗文化,发源于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江郎山,自古便是白居易、辛弃疾、徐霞客等文人墨客荟萃之地;仙霞古道文化,开辟于唐代的仙霞古驿道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陆上运输线、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唐末黄巢起义遗址之一;廿八都古镇文化,发源于全国特色小镇、省旅游风情小镇廿八都古镇,境内保存有2公里长的古街和36幢明清古民居,被誉为“江南古塞、寻梦之都”;村歌文化,发源于大陈村,已经扩面到全市200多个行政村,全市先后创唱村歌近300首,先后献礼G20杭州峰会、唱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江山因此被誉为“中国村歌发祥地”。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江山婺剧、廿八都木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活力,公泰酱油“中华老字号”品牌重焕新生,16个村被命名为国家级中国历史传统村落,15个村列入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有国保单位3个,省保13个。文明有礼蔚然成风,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浙江有礼•文润江山”县域文明新实践品牌逐步打响,荣获全国乡风文明示范县、第二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和首批全省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县。
注:相关数据截至2024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