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良机构瞅准家长想治愈孩子孤独症的焦虑心理,将普通方法包装成“神技术”,诱导家长落入康复骗局。江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康复中心康复医师提醒,唯有保持理性,识别以下六大“康复骗局”,选择科学方法,才是康复正道。
骗局一:“神药”让孩子快速开口说话
不少保健品打着“脑细胞再生因子”“神经节苷脂”的旗号,宣称能让孩子快速开口说话。然而,医学领域至今尚无任何药物可直接攻克孤独症的核心症状,这些“神药”不过是商家的敛财工具。
骗局二:干细胞疗法“一针见效”
《自然》期刊在2023年就已发出警示,全球范围内都没有证据表明干细胞治疗对孤独症有效,且该疗法存在诱发肿瘤的风险。江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康复中心接诊案例显示,尝试干细胞治疗的患儿不仅病情未改善,部分还出现恶化。但“一针见效”的虚假宣传,仍让不少家长花十几万元,换来的是孩子的痛苦与失望。
骗局三:“排毒疗法”治愈孤独症
“灌肠、禁食可排除重金属,治愈孤独症”的说法看似专业,实则荒诞。孤独症属于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与体内毒素并无关联。李女士的孩子尝试“排毒疗法”后,体重锐减5斤,免疫力严重下降,康复进程严重倒退。此类疗法不仅无法改善病情,还会损害孩子健康。
骗局四:伪科技设备精准修复神经
“量子共振仪”这类打着“黑科技”旗号的设备,以“精准检测大脑异常”“量子能量修复神经”等话术收取高额费用。但从原理到临床实践,都无法证实其有效性,完全是利用家长焦虑心理骗取钱财。
骗局五:特定音乐3个月助“康复”
部分机构宣称“α波音乐”“海豚音”等特定音乐,能让孩子“3个月康复”。实际上,音乐仅能辅助放松和调节情绪,无法解决孤独症儿童社交、语言等核心障碍。单纯依赖音乐康复,只会错过专业干预时机,加重病情。
骗局六:磁疗调节神经治好孤独症
磁疗手环、床垫被包装成康复神器,声称能调节神经功能,却无科学依据,不当使用还会干扰人体正常生理磁场。而“基因修复疗法”在孤独症致病基因未明、技术不成熟的当下,机构高价兜售检测与治疗服务,最终只会让家长人财两空。
江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康复中心康复医师推荐经过科学验证的有效康复方法。行为干预通过设定任务目标,将学习设计成闯关游戏,帮助孩子建立良好行为模式,提升社交与自理能力;言语治疗从基础发音训练开始,借助儿歌、故事激发孩子语言表达欲望;社交训练模拟真实社交场景,如“模拟派对”,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互动合作。此外,感觉统合训练、经颅磁治疗等物理治疗可作为辅助,但需经专业医生评估后与核心方法结合使用。
医师最后提醒,选择康复方法和康复机构时,家长务必保持理性,查看机构资质,多咨询专业医生,也可加入家长互助群交流经验,避免因病急乱投医而陷入康复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