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是生命最初的守护者,她们就是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护士。这里有9名护士,其中高级职称护士1名,中级职称护士4名,平均年龄35岁,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她们是专为0-28天新生儿提供专业护理的医疗团队核心成员,年收治新生儿500多人次,其中危重病人90多人次,早产儿50余例,新生儿重度窒息当场复苏成功率达100%,救治过最小的早产儿为27周,最小出生体重为900克。拥有这一团队的市妇幼保健院在我市成立首个“新生儿无陪病区”,实施24小时医护人员“全托式”监护。
近日,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到3面锦旗。胎龄仅27周、出生体重960克的早产儿小宝(化名)历经53天救治顺利出院,家属胡女士将锦旗赠予该院儿科主任姜双英、主管医师毛新伟及全体医护人员,感谢医护团队创造了生命奇迹。
4个月前,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紧急通知儿科:27周孕妇胡女士即将分娩。毛新伟医护团队立即启动早产儿救治预案,提前进驻手术室并开始准备抢救事宜。小宝出生后,医护团队迅速实施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脐静脉置管等一系列措施,稳定他的生命体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50多个日日夜夜里,医护人员24小时严密监护,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帮助小宝先后闯过呼吸窘迫、多重感染及喂养不耐受等难关。出院时,小宝体重已达3.76公斤,各项指标符合健康标准。
近年来,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在早产儿救治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已成功救治了十余例28周以下的极早早产儿,且大部分早产儿的远期发育情况均良好。
作为核心成员,新生儿科护士团队的护士们在婴儿最脆弱、最关键的阶段扮演着“临时妈妈”和“健康卫士”的双重角色,用专业与爱心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护航。
在这里,她们每天的工作简单又繁琐,对新生宝宝实施精细化护理,24小时监测早产儿、低体重儿、危重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完成喂养、沐浴、脐部护理、抚触等日常操作,促进宝宝发育。
她们熟练使用暖箱、蓝光治疗仪、呼吸机等专科设备,面对危急情况及时应对,早期识别新生儿窒息、黄疸、感染等急症,配合医生紧急抢救。
她们也是家庭支持与教育者,科室开展了袋鼠式护理,指导新手父母如何科学喂养、更换尿布、增加宝宝的安全感等技能,帮助家长缓解焦虑,建立育儿信心。
她们极致细心,她们温暖共情,她们不断学习,用轻柔的触摸、安抚的声音给予宝宝安全感。
每一声啼哭都牵动人心,每一次微笑都值得全力以赴。她们不仅是技术的执行者,更是生命的守望者,让每一个小天使赢在人生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