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8年起,上余镇上余村村民余秀英主动担起责任,照顾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弟弟余秀良,至今已有37年。如今,62岁的余秀英仍寸步不离地守护在弟弟身边,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血脉相连的人间大爱。
近日,在上余村,笔者见到了正在搀扶弟弟余秀良进行康复训练的余秀英。在助步器的辅助和姐姐的帮助下,余秀良缓缓抬起脚艰难地迈上台阶,他说:“目前,我在家进行康复训练,现在练习的这个动作是防止腿部肌肉萎缩的,不过迈的步子不能太大。去年,我在浙江康复医疗中心学会了基本动作。”
今年55岁的余秀良出生于上余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7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他由父亲抚养长大。1988年,18岁的余秀良突然出现膝盖痛、行走不便的症状,随后又出现颈椎、腰背、髋关节疼痛,逐渐生活不能自理,辗转多家医院一直无法确诊。作为家中最大的孩子,余秀英从25岁起便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洗脸喂饭、端屎端尿,一有机会就带着弟弟四处求医。
2024年8月2日,事情迎来转机。上余镇残联专职委员告诉余秀英,省人民医院的专家要来江山义诊。余秀英随即带着弟弟来到义诊现场,得知弟弟的症状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病变,需要尽快去省人民医院医治。
2024年8月12日,从未出过江山的余秀英带着弟弟来到省人民医院求医。专家联合会诊后,余秀良被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风湿免疫科疾病,是人体免疫系统出现紊乱的结果,由于它具有病程长、后期病情重、难以根治的特点,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强直性脊柱炎会引起人驼背,并造成颈椎、腰背、髋关节等部位疼痛。
确诊病因后,该院骨科多名资深专家为余秀良制订手术方案。余秀良说:“我一共动了5次手术,涉及膝盖、脊柱、髋关节等处,过程的确很痛苦,但是一想到能把病治好,我就觉得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庆幸的是,手术后的余秀良在浙江康复医疗中心恢复得较好。如今的他不仅能下床走动,自理能力也在慢慢恢复中。“原来发作时没办法躺下睡觉,出行也需要坐轮椅。现在我可以自己洗脸、吃饭,也能在姐姐的帮助下出去走一走。”说到动情处,余秀良抹了抹眼泪,“没有我姐坚持照顾我,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活下去。”
谈及将来,余秀英说:“我现在开了一家杂货店,收入都给弟弟付医药费。现在政策好,医保报销后费用不高。我只有一个弟弟,现在就是尽全力帮他恢复自理能力,希望他早日康复。”
与余秀英一样,余秀良也满心牵挂着姐姐:“恢复自理能力后,我就可以照顾自己了,也能尽力照顾姐姐,这样我们姐弟俩能一直互相照顾着走下去。”
以前,余秀英常常告诉余秀良:“不要放弃治疗的希望,只要我活着就会一直照顾你,我就是你的依靠。”这句质朴的承诺,跨越30余载,成为最动人的亲情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