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江山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徐海瑛 |
住所 | 江山市礼贤路29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27.00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27 | 期末数(万元) | 27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综合管理全市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开展残疾人助学、困难救助、社会助残、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按比例就业,开展盲文培训和推广,协助指导盲人按摩行业规范发展等。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88173383394XP | 举办单位 | 江山市残疾人联合会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江山市残联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部署,按照“五个一”“五个能”“五个有”的要求,深化细化就业、培训、教育等工作“时间表”“路线图”“责任清单”,完善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制度,高质量开展省民生实事项目,精心打造高素质残疾人劳动者队伍,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聚焦民生民情,扎实推进残疾人社会福利民生福祉。残疾人两项补贴。截至12月,纳入低保、低边残疾人共5868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0982人、累计发放24857177元,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912人、累计发放22044990元。联合民政局、各乡镇(街道),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复核工作,重点审核残疾类别等级、生存状况、残疾人证户籍所在地等。残疾人社会保险。为全市22321名残疾人购买每人100元的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减轻残疾人就医、意外事故等经济压力。针对959名法定劳动年龄段的灵活就业残疾人,发放职工养老保险补贴104余万元。残疾人及残疾人子女助学补贴。市残联积极对接教育局、福利基金会,为44名残疾人大学生,发放学费和住宿费494393元。为低保家庭残疾人及残疾人子女发放助学金151人次,累计补助238000元;一般家庭残疾人及残疾人子女发放助学金234人,累计补助527000元。向上争取省级、衢州市级残疾人及残疾人子女助学金87人次,累计补助128000元。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为进一步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发放一次性开办费补助16人次、48000元,残疾人贷款贴息补助26人次、226317元,机动车驾驶证补助35人次、35000元。聚焦增技增效,精心打造高素质残疾人劳动者队伍。省民生实事项目。江山市残联高度重视、左右贯通、统筹推进,严格按照“高标准、创特色、树标杆”的要求,努力打造“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为一体的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2024年省民生实事“新增残疾人就业”项目已完成192人,完成率达到120%,其中按比例就业138人、集中就业28人、公益性岗位2人、灵活就业1人、辅助性就业23人。残疾人人才状况调研。深入了解各行业、专业等领域的残疾人人才,重点关注在社会中有较高威望的残疾人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突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共摸排到22名残疾人人才,其中企业家10人、高级职称10人(含1名企业家)、其它3人。同时,开展盲人按摩行业专题调研,实地入户盲人按摩机构,全面了解盲人按摩行业发展现状,鼓励残疾人进行盲人保健按摩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据统计,江山市现有28名盲人按摩从业人员,20家盲人按摩机构,其中13家法人代表是持证残疾人,持有盲人保健按摩资格证书共19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全市8199名劳动年龄段残疾人开展入户访视活动,摸排残疾人实际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明确护理、整理收纳、气球造型制作等5个培训项目。通过政府采购招标程序,确定浙江省衢州财经学校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在以就业转化率为导向的培训机制上,建立“线上初筛+线下培训+竞赛选拔”的培训就业新模式。江山市累计培训残疾人、助残人员372人次,推送省、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5人次。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积极推荐35名残疾人参加省、市级职业技能竞赛,周纹、徐江水分获衢州市第二届残健融合创业创新大赛一、二等奖,戴桂花获涪江流域川渝九地残疾人竹编邀请赛二等奖,陈华成、汪宸好分获衢州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营销师二三等奖,姜小妹获整理收纳二等奖,赖美香获茶艺三等奖。聚焦助残能力,完善构建全链条残疾人就业帮扶机制。就业援助月系列活动。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凝心聚力,提前谋划,全方位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激活残疾人就业潜能,织密残疾人就业之网。深化“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建立就业服务工作小组,走访调研30余家福利企业、有招聘需求的个体经营户、按比例安置残疾人企业等用人单位,全面了解符合残疾人需求特点的短期、长期工作岗位,广泛收集36家企业两百余个岗位,发放职工需求表200份,线上阅读量7487人次。惠企慧残,稳岗就业。2024年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申报工作,已上报241家用人单位(按比例就业226家、集中就业15家),共安置1046名残疾职工。同时,向11000户用人单位征收残保金2774万元,为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减免残保金3085万元。针对2023年度超比例安置残疾人企业,为15家用人单位发放超比例奖励补贴25.208万元,19家用人单位发放岗前培训补贴6.2万元,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同时,浙江天际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为全国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基地,也是衢州唯一入选单位,现安置残疾职工144人,有效解决了残疾人就业问题。公益性岗位、帮扶性就业。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一对一”就业帮扶,开发46名残疾人之家公益性岗位(29名全日制公益性岗位、17名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新增辅助性就业118人。为进一步深化残疾人帮扶就业试点工作,针对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之家庇护人员,联合北京外企人力资源公司和如常集团2家劳务派遣机构,建立帮扶就业基地12家,实现帮扶性就业239人,人均年增收2.5万元(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114人、如常(杭州)人力资源有限公司125人)。应届残疾人大学生。实施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1131”实名服务,为每一位大学生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和1次培训或见习机会。21名应届残疾人毕业大学生,进行毕业生一人一策就业服务档案,已就业16人,拟出国出境2人,已升学3人。聚焦立根铸魂,有力筑牢残疾人家庭思想根茎基础。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组织8090宣讲员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手册、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收集平安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残疾人文体发展等15篇宣讲稿,下基层开展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20余次。针对在编80、90干部,开展践行嘱托青年学活动,前往大陈乡、保安乡两个乡镇进行重走红军路、参观杜立特独立行动纪念馆、残疾人家庭入户走访专题行动,切实把党的好声音、惠残政策带到残疾人身边。残疾人大学生思想提升。为加快筑牢残疾人人才根茎,积极推荐4名残疾人大学生参加第四届衢州市残疾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和“启航新征程”主题活动,共享优秀创业创新案例,提升残疾人大学生综合能力素养。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残疾人前往浙江省特殊教育职业学校继续学习,提升个人综合水平,促进残疾人就业择业。残疾人出行安全等宣教。组织一期车辆行驶安全教育宣讲活动,警示残疾人出行安全,并为16名机动三轮轮椅车残疾人发放燃油补贴4160元。针对居家护理残疾人,开展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排除等急救护理知识培训,提升残疾人健康安全意识和安全应急救助能力。回顾2024年,江山市残联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对标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篇章、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我们还需奋勇直前、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多做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的全局性思考、前瞻性谋划、穿透式研究。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残疾人就业状况不稳定,存在就业难、就业歧视等问题。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是强化社会保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深化“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实地走访助残机构、用人单位、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期盼的项目。积极对接民政局、社保局、税务局等部门,夯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教育助学、社会保险等各项惠残惠企政策,切实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二是借助本地优势,挖掘特色就业项目。充分发挥残疾人匠心残韵工坊,发挥好“传-帮-带”作用,鼓励优秀残疾人学习竹编技能,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排查现有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挖掘有本地特色的就业项目,鼓励参加残疾人创业创新大赛。三是发挥示范引领,创建国家培训基地。积极向上对接,申报全国残疾人培训基地,争取建立一家综合化、规范性、高标准的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根据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结合衢州财经学校的中式面点、养老护理、叉工等优势项目,建立残疾人技能人才梯队。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6月对法人代表进行了变更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