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的通知》,认定301个县(市、区)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我市成功入选。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核心在于“普及”与“普惠”双轮驱动。据统计,近三年我市新建幼儿园17所、租赁优质民办园7所,引退低小散幼儿园29所,累计投资3.73亿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全市公办幼儿园从21所增加到39所,实现了公办园覆盖率从2021年的32.66%跃升至2024年的85.02%,公办园数量占比从30%提升到69.64%,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98%,全面达到《通知》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的三项核心指标。
“近年来,我市将学前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创新构建‘村建公管’‘企建公管’‘小区配建’等多元化模式。”市教育局幼职成教育科负责人相告,通过实施新建扩容、租赁提质、淘汰升级的组合策略,大幅度提高普及、普惠程度,逐步构建形成“公办为主、民办为辅,覆盖城乡、资源充足”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此外,我市严格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五同步”要求,7所高标准配套幼儿园相继投用,同时铁腕整治彻底消除无证办园现象,一系列举措不仅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家门口”供给,而且通过政府控价机制切实减轻了普通家庭的经济负担。
在破解“入园难”问题后,我市将改革重心转向“上好园”的品质追求。在江滨幼儿园,一场关于“如何稳固鞋架”的项目式学习正在展开。孩子们利用胶带、布条等工具,通过一系列的动手实践、合作探究,最终用木条搭成“人”字形结构解决了问题。这种以“问题导向”和“自主研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已成为江山市现代化幼儿园的一大特色。“创建现代化学校,本质是为孩子的童年赋予更多的可能性,在游戏中学会思考,在探索中热爱生活,让孩子成长为有好奇心、有创造力、有责任感的‘未来小公民’,是现代化教育最根本的意义。”江滨幼儿园园长周玉芳如是说。
依托示范园辐射引领,全市保教质量持续提升。截至目前,我市城关、城东、江滨3所幼儿园被评为省现代化学校,成功创建一级园9所、二级园38所,优质幼儿园覆盖面达到95%。
值得关注的是,我市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内涵建设,先后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验区与保育教育质量提升试验区,城东幼儿园、城关幼儿园等10所幼儿园被列为浙江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试点园。各个试点幼儿园“各显神通”,积极探索“幼小衔接”新模式,重塑学前教育生态。
作为改革先锋,城东幼儿园的教学现场生动诠释了幼小科学衔接的理念。“在课程内容上,我们引入安吉游戏理念与项目化教学促进幼小衔接。”城东幼儿园副园长周建萍介绍。在城东幼儿园的沉浸式课堂里,图书角、科学探索区、创意工坊等功能空间有机组合。小朋友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既有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组织的“科学家”,又有用放大镜观察地球仪的“地理学家”,也有用卡普乐积木搭建未来城市的“建造师”。通过一系列项目化活动,自然完成知识储备与能力提升。“幼小衔接的重点工作在于帮助孩子们做到身心适应、生活能力、社会交往、学习素养‘四维衔接’。在做好课程内容设置的同时,班级环境创设上做到时间管理可视化以及主题墙环境生活化,都在帮助我们的孩子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实现平稳过渡。”周建萍说。
从破局“入园难”到攻坚“上好园”,从保教提质到学前教育内涵发展,这场深层次教育变革最终转化为如今97.83%的社会满意率,实现了从民生工程到民心工程的递进。“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可以解决老百姓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制约,让农村孩子、贫困家庭孩子与城市孩子拥有平等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机会,托举起每个孩子的人生起跑线。”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