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

发布日期:2025-03-3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山市委编办
单位名称江山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法定代表人徐昌怀
住所  江山市双塔街道中山路118-2号
开办资金(万元)34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42期末数(万元)34
宗旨和业务范围承担江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相关工作的职责,负责推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等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881MB1M93392A举办单位中共江山市委宣传部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江山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坚持全域创建工作理念,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城乡文明程度和群众文明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坚持常态长效,文明创建持续扩容。坚持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深化全域文明创建。印发《江山市2024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十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年度创建任务、职责分工等。完善《市领导挂联社区和部门(单位)包干小区清单》等4大网格化管理清单,全面构建“专班主导、部门主事、街镇主体、社区主战、网格主场”“五主”创文体系。紧扣民生需求,“线上线下”开展创文民生项目征集活动,确定创文项目85个,进一步规范市容秩序、提升城市品质形象。依托“有礼创建大家谈”等,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创文满意度,累计组织干部入户走访3万户次、开展“大家谈”活动132场次,梳理交办群众诉求4801件,满意销号4524件。创成新一轮省级文明村镇5家、文明单位5家、文明家庭3户、文明校园1家。(二)坚持示范引领,文明培育持续深化。紧扣“浙风十礼”,以“有礼使者”选树宣传活动为抓手,深入挖掘我市各行各业有礼典型。2024年,入选“中国好人”1人、“浙江好人”1人、衢州有礼之星5例、衢州市级“有礼副校长”1人、“百行行百礼”有礼使者27例、衢州市、江山市新时代好少年3例、103例。聚焦先进典型宣传,持续放大“有礼”效应,依托全市各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中小学等,累计开展有礼使者进课堂、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112场次。依托江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通过“有礼使者”游江山、开展集中表彰大会、走访慰问等,常态落实礼遇帮扶政策。(三)坚持成风化人,文明实践常态开展。推进江山市有礼馆建设。作为浙江省唯一县参加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会。“浙江有礼·文润江山”县域文明实践品牌,作为全省2个县市之一典型案例,在2024年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启动仪式上发布;“365敲门嫂”入选第三批“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为民办实事项目;“365敲门嫂”项目获评2024年省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决赛银奖;《为户外劳动者送清凉》典型做法在《浙江宣传周报》28期“一线创新”栏目刊登。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门户网站——中国文明网发表文明网评员文章6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民生实事项目破解力度不大。比如,部分老旧小区充电桩安装数量不足,部分非机动车只能露天停放。二是道德模范礼遇保障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礼遇关爱政策还不是特别完善、有礼基金保障相对还是偏弱。三是文明实践阵地作用发挥不够。比如,部分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满足于日常,创新举措不多,还没有形成比较有影响力的品牌。
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江山市将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龙头,统筹推进文明创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养和城乡文明程度。(一)深化文明创建。坚持全域文明创建工作理念,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后半篇文章”,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秩序维护、环境卫生提升和文明素养提升等,注重建章立制,将文明创建好经验上升为机制,推动文明创建常态长效。统筹抓好新一轮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深化“双百结对·文明共建”机制。(二)深化文明培育。聚焦“浙风十礼”“百行行百礼”,健全道德典型推选、帮扶、礼遇和管理制度。以“有礼使者”选树为抓手,统筹推进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选树宣传。注重典型引领,发挥道德典型在文明创建、文明好习惯养成等示范引导作用。做大做强有礼基金,健全完善各项关爱礼遇政策,营造浓厚的崇德向善社会氛围。(三)深化文明实践。推进全市331个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提档升级,建成江山市有礼馆。开展第二批文明实践带建设。紧扣“五项工作”,常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常态落实文明实践联合体、结对共建、积分制管理,通过开展第三届全市性文明实践项目大赛,重点培育一批高质量的文明实践项目,并积极向省、衢州市推荐。深化“劳动者有礼驿站”“有礼创建大家谈”“365敲门嫂”等机制,不断擦亮“浙江有礼·文润江山”品牌。创新工作载体,推进江山市“有礼副校长”“有礼副所长”工作。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自2025年03月31日至2026年12月0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