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江山 > 人文江山

母亲的首饰

发布日期:2025-02-26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谢义虎

母亲今年已96岁了,除了我妻子在她80岁生日送给她的那只银手镯外,再没有别的什么首饰。其实,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曾经拥有过许多首饰。

母亲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一生务农,自我记事起,就见她和大多的妇女一样,脖子上挂着串银项链,手上戴着银手镯,头上还扎一把银发簪。听母亲说,那些都是娘家给的嫁妆。在过去,女孩子出嫁,家里一定要为她置办一些首饰,家底厚实的就多给一些,家中较穷的也得想办法置办串把银项链什么的,否则人家会瞧不起。

那个年代,我外公做些小买卖,娶有两房妻室,母亲是小外婆所生,外公外婆很宠爱,因而在她出嫁时得到了比我小姨还多的首饰。在我的印象中,母亲至少有四串银项链、一对银手镯、一把银发簪。此外,她还有十多枚银元,这银元是我读初中才知道的,就是我父亲在这之前也不晓得,那是外公外婆给她备着在遇到困难时用的。

母亲是个朴素、勤劳、贤惠的人,先后为我父亲生育了九个孩子,三男六女。母亲用自己的一生艰难地养育着九个子女。那时,父亲是大队长,白天要在生产队出工干活,晚上要到大队组织开会,根本顾不上子女们,也帮不上什么家务活,全靠母亲整日操劳。母亲每天早早起来煮饭喂猪,叫我们起床上学,然后才去劳动挣工分,收工后还得去采猪草,等晚上母亲料理完家务后,我们兄妹已经躺在长条板凳上横七竖八地睡着了。

家里孩子多,缺钱又缺粮,虽然母亲养了头母猪产仔卖钱补贴家用,但生活仍然特别困难。即便如此,母亲仍始终坚持要我们上学。记得读小学时,家里经常筹不到学费,母亲就找人借,实在借不到就去乞求老师晚些交费,往往是学期结束才交清。为了学费的事,母亲不知和父亲争吵过多少回,最后还是因为母亲的坚持,没有让我们辍学。

为了供我们上学,母亲老得很快,那原本乌黑发亮的头发变成银白发,身上的衣裳也都褪了色且补了又补,那些年,她一直舍不得添购新衣。尽管那样,原来戴在她身上的项链和手镯始终没有离开过她,依旧亮闪闪地在她胸前摆动。在她看来,这些首饰和她的生命同样珍贵。

可是在我读高中的时候,突然发现母亲的首饰逐渐变少了,起初是胸前的银项链消失,接着是头上的银簪,最后是手上的银手镯也没了踪影。每当我们不解地问起,母亲总是解释说不小心给弄丢了。其实,现在我们都知道,那是为了支付我们的学杂费,把首饰都变卖了,因为高中的学费是不能拖欠的。为了供我们上学,母亲后来把她那些珍藏了几十年的银元也卖了。我曾见到有人来到我家中向母亲收购银元,那时候一枚银元才换十元,那十多枚银元总共只换了一百多元。这也是母亲最后一笔财富了,但也就是她的这些首饰和银元与她锲而不舍的精神,把我们九兄妹养大。

母亲是艰辛的,为了这个家,为了她的儿女,她含辛茹苦,只有付出,没有享受。母亲同时也是幸福的,虽艰苦一生,但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把一群儿女养育成人。虽然,她那些银首饰早已没有了踪影,但九个儿女就像挂在她胸前的银项链,明晃晃的,让她感到无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