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江山 > 人物风采

一针一线织就千年之美——记“95后”汉服设计师徐安琪

发布日期:2025-02-2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周耕 王逸琳

在双塔街道迎宾村,隐藏着一家不起眼却充满韵味的工作室。这里是“95后”汉服设计师徐安琪的创作天地。她的设计以战国袍为主,用一针一线展现千年前的服饰之美。

昨日,记者走进徐安琪的入时无传统服饰工作室。工作室不大却布置得井井有条,房间一侧挂满了汉服,书桌上放着历史文献和考古报告。“我的主攻方向是战国到西汉时期的服饰,算是汉服市场里比较冷门的款式。”徐安琪笑着说道。

近年来,随着古装剧的热播,战国袍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但在徐安琪看来,市场上的很多战国袍的设计并不严谨,纹样和风格也有些怪。对于汉服设计,徐安琪有着自己的坚持:“我们做设计不是画个花纹那么简单,而是要尽可能地还原历史上服饰的真实面貌。”

为此,徐安琪花费大量时间查阅历史文献、考古报告和专家论文,还经常去博物馆观察文物和人俑:“战国制式的衣服通常上半身略宽松,下半身直筒或有大拖尾,袖子又长又宽,成语‘长袖善舞’就是来源于此。”

展示台处摆放着一件精美的战国制式服装,这是徐安琪为参加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汉服之夜活动设计的一套战国风格的舞女服饰。这套衣服的原型来自西汉的舞女俑,虽然没有实际的服饰文物出土,但徐安琪通过研究人俑并参考其他出土文物的剪裁结构,最终设计出了一款上半身宽松、下半身紧束的鱼尾裙,搭配长长的水袖和燕尾结构。

“这套衣服从查资料到最终完成,花了将近半年时间。”徐安琪介绍,其中配色和面料的选择又花费了将近一个月。汉服设计不仅注重形制的还原,还在细节上精益求精,比如领口部位的珠链装饰和接缝处的缎带点缀,都是她根据历史资料精心设计的。

徐安琪与汉服的缘分始于大学时期。当时,汉服热逐渐兴起,她也被深深吸引:“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服装设计,但我从小就对服装设计有着浓厚的兴趣。”自此,她便开始自学汉服制作,并逐渐深入研究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大三那年,徐安琪开了自己的汉服店,店铺规模不大,却是她梦想的起点。

如今,徐安琪已在这个行业深耕十年,工作室也从最初的一个人发展到一个小团队。每到春节,她的工作室就会迎来一波汉服定制高峰。虽然她设计的主攻方向是战国风格,但也接受其他朝代的汉服定制,比如唐制、宋制和明制。

对于徐安琪来说,每一件定制汉服都承载着顾客的期待,也寄托着她对汉服文化的热爱。“我的客户主要来源于线上渠道。”徐安琪说,有一些老粉从开店初期就一直支持着她,这让她很感激。

徐安琪的工作室虽然不大,但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她用一针一线还原历史,也用一针一线编织着自己的梦想。对于未来,她希望继续深耕战国风格服装这一领域的设计,同时探索更多可能性。因为在她看来,汉服不仅是衣服,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