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810026310171/2025-160555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发文机关: 市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5-02-19

江山市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5-02-1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

2024年,市营商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依法治市办的精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城市为抓手,继续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性抓手,深化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落地见效。

一、主要举措成效

(一)创新争优,深化特色改革

1.聚力推进涉企问题处置监督“双闭环”衢州试点。为深入贯彻省委关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部署要求,聚焦企业诉求高效办理,市营商办、市纪委市监委,依托“企呼我应”平台,聚力推进涉企问题处置监督“双闭环”衢州试点,实现涉企问题全量归集、问题解决全程跟踪、监督落实全程保障,助力优化营商环境。2024年,“企呼我应”平台收集企业各类诉求237个,解决233个,销号224个,问题办结率97.2%,问题办成率94.49%,超时办结率0%,办理满意率99.47%。

2.做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值服务。将江山(门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整体迁入江山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作为知识产权服务专区,将与知识产权联系密切的人才、科创、法治等服务板块与知识产权相互融合,推动打造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利预审,专利导航、预警,法律咨询等12项基础服务事项和21项增值服务,扩大知识产权服务范围。构建政企银交流机制,提供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便捷企业知识产权快速“变现”,重点聚焦数据知识产权领域,推动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运用,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效率。

3.打造个体工商户政务金融增值服务“智融通道”。以国家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集成应用改革试点建设为契机,创新推进个体工商户政务金融增值服务。一是打通政府银行两端业务系统。打通市场监管准入系统与农商行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企业码与银行二维码“双码合一”,市场主体通过扫描“企业码”,在线办理“银行开户”“收款码申领”“线上贷款”等高频金融业务。二是建立线下服务渠道。依托农商行、中国电信等网点资源,在江山19个乡镇(街道)打造集政务、金融、电商等服务于一体的金融综合服务站。三是完善授信模型。以银行内数据、市场经营流水、诚信商铺等数据信息为基础,科学制定评价模型,赋能系统开展信用评级,生成预授信额度。今年以来,完成个体工商户精准授信835户,授信金额18.42亿元,降低市场经营主体融资成本4100余万元,代办营业执照360余户,代开发票4200余笔。

4.中介服务规范提升居衢州市前列。大刀阔斧推进涉企中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在衢州市率先由营商办、财政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江山市中介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公共资金购买中介服务行为。财政部门面向全市发布限额以下非集采项目进驻“中介超市”交易要求,明确财务支付“经济科目”,规范报账流程。拧紧财政“总开关”,破除政府、市场、机构三端堵点相关经验做法获省发改委肯定。截至12月27日,衢州“中介超市”江山累计入驻机构139家,发布需求公告310个,已成交216个,交易金额1291.06万元。

(二)敢为争先,强化信用建设

1.落实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大失信治理力度,我市严重失信企业名单68个,占比0.53%,失信比例衢州最低。落实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全程代办企业行政处罚信用修复258条。集中开展新能源新材料及木门产业信用体检专项行动,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给予信用修复全程代办,已完成新能源新材料企业行政处罚信用修复39件,木门家居产业企业行政处罚信用修复117件。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全国第16,全省第一。

2.“信用+GM2D”赋能食品行业转型升级。在产的61家食品生产企业转码率100%,在二维码中融入信用信息,形成“信用商品身份证”,贯通仓储、物流、结算、消费等全链条环节,促进食品行业转型升级。相关做法在信用浙江公众号上刊登。

3.共同推进“协同高效监管执法率”工作。市营商办、市市场监管局、市综合执法局、市司法局共同牵头全市“协同高效监管执法率”工作,市营商办负责做好统筹推进和督查考核,把我市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开展的情况纳入各单位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双周例会工作机制,定期向各单位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短板,通过每周通报,大幅提升了我市“协同高效监管执法率”指标。根据统计数据,截至12月16日,我市掌上执法开通数2916人,执法检查9999次;双随机抽查8693次,双随机抽查占比96.81%,掌上执法检查9999次,掌上执法率100%;应用信用规则率100%,跨部门监管率58.51%。

(三)实干争效,优化窗口服务

1.加强窗口管理提升服务水平。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狠抓窗口日常管理,做到日有固定巡查、周有问题通报、月有绩效考核。建立联合巡查机制。每天由督查科干部和窗口负责人组成的督查组对窗口工作纪律、日常规范、环境卫生、创文工作等方面开展督查活动。截至12月16日,共发现问题124个,窗口工作作风得到显著提升。建立窗口问题单独反馈机制。针对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较多的窗口,督促窗口负责人加强对自身窗口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将窗口管理责任进行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层级管理模式,从而使大厅的管理针对性和时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修改完善《窗口及窗口个人绩效考核办法》和《窗口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办法》,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绩效考核和季度考核工作,提升窗口人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做好高质量“一网通办”工作。严格落实专人每日查看各项指标情况,建立预警机制,每日通报办件预警名单,每周通报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对指标落后的部门发布交办单,要求限时整改提升。今年以来,对超期件指标交办21个部门51件,与去年同期相比,超期件下降98%。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办党组高度重视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专题学习研讨,全面深入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主要负责人坚持以上率下,带头在坚持法治、尊崇法治上树标杆、做表率,坚决做到学法懂法守法。要求干部职工增强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更加主动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

三、存在不足

市营商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法律法规学习不够深入、普法宣传力度有待加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有待继续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

(一)进一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在保障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提供助企护企法治保障、加强法治成果谋划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从中挖掘可复制推广、有影响力的新亮点,培育一批新的有辨识度有影响力的法治成果。

(二)进一步加强法治队伍建设。继续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周一学习会、积极参加部门干部培训等多形式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增强全办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意识。

(三)进一步深化中介服务改革。以提升企业在中介服务中的议价能力为着力点,打破原有的中介服务购买方式,谋划“中介团购”服务模式,将需求量大的中介服务事项进行汇集,打捆招标中介服务机构,以量换价,降低中介服务费用。

(四)进一步强化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先发优势,加大失信治理,落实信用修复,集中开展信用体检。谋划建设“企呼我应 码上授信”专区,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


江山市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   

2025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