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江山 > 人文江山

龙舞到元宵

发布日期:2025-02-1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陆地

小时候在老家,正月里村子内都有娱乐活动,有唱戏、踩高跷、荡湖船、舞龙等,在这些娱乐活动里,我最喜欢看的是舞龙。

记得村里舞龙的演员,都是从各生产队抽调上来的村民,别看他们平时在田间干活闷声不响,一旦换上鲜艳的舞龙服,油彩往脸上一抹,就像换了个人。整条长龙在他们手中舞得如长虹贯日,上下翻飞,舞动的身姿令人陶醉。他们从正月初一一直舞到元宵节。舞龙队走到哪里,哪里便人山人海,场面相当壮观。

不过那时舞的龙,是演员们用竹子和布制作而成的。龙头制作相对复杂点,先把竹子劈成竹片,再用细铁丝,将一根根长短不一的竹片,绑扎成龙头形状。龙头有上颚和下颚,有的竹片就要钻眼,中间相互固定在竹竿上,骨架做好后,用五颜六色的布包裹成龙头及龙舌、龙须、龙眼,一个栩栩如生的巨大的龙头就做好了。

接着,将一条很长的黄布剪成七八米长,再把一些粗布折叠成四五厘米宽,七八米长的条子,用针线缝起来,做龙的筋骨,然后将它们一一缝在剪好的黄布上,并按一定的间距,在龙身内缝上弓形的竹片,龙身就算做好了。正月里,白天巨龙盘在村部的院子里沉睡,夜晚在村里戏耍。

舞好一条龙,全靠龙头和龙尾。舞龙头的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有体力,龙头才舞得开;舞龙尾的虽然不要个子多高,但舞起龙尾来,既要动作灵活、刚劲有力,又要风趣诙谐;其他队员只要配合好,就能把龙舞得上跃下跳,左突右围。上可腾云驾雾,下亦可蛟龙戏水,各种动作相互连贯,浑然一体,犹如真龙翻滚一般。

龙腾飞,锣鼓响,村上大人小孩,寸步不离地从大年初一追到正月十五。舞龙队伍换着花样,腾云驾雾,上下舞动。龙到之处,鞭炮齐燃,锣鼓喧天,喜庆热闹。

元宵当天,村子由东向西的电线杆上挂起了彩灯,五彩缤纷,耀人眼目。天一黑,村里响起了锣鼓声,乡人闻声而聚。月亮也慢慢升起,像一个圆盘挂在天边,把整个村子照得银光通透,这绝对是一年中村里风景最美的时刻。胆大的大人把一个双响爆竹拿在手上,然后按顺序点燃,“嘭——啪,嘭——啪……”爆竹在空中炸开的碎屑,像天女散花一般纷纷飘落在人们的头上。此时,小喇叭吹出美滋滋的声音。十几个男子汉,头裹黄布巾,身穿黄色对襟衣,灯笼裤,腰扎红色绸带,将龙身请了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张开的龙嘴,火红的舌头中间亮着一颗金黄的圆灯,以作龙珠。龙身彩灯闪耀,熠熠生辉。敲锣打鼓的很卖力,吹唢呐的鼓着腮帮子摇头晃脑吹得满面红火,舞龙正式开始了。

从村东舞到村西,这一年的龙舞到元宵也就到了尾声。最后,舞龙队伍来到村口的小木桥上,齐声从木桥上将整条龙伸进河里,顿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大家齐声说道:送龙回宫,风调雨顺。一番祭拜后,众人踩着月光各自回家。这时,村上的灯光由东向西开始熄灭,一切归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