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扎扎实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衢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决策部署,锚定目标、坚定信心、干字当头,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山实践新篇章中展现更大担当、实现更大作为!”昨日,在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朱素芳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倡导“六干”、激发“五拼”,以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更多江山力量。
台上言语铿锵、振奋人心;台下掌声如潮、激情涌动。大家一致认为,市委全会的这份报告,目标要求立足江山实际,思路举措清晰务实、谋划长远,进一步坚定了发展信心,扛起了“大县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回望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我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7.8亿元、增长15.02%;成功引进投资额50亿元以上项目2个,20亿元以上项目4个,1至11月实际招引到位资金54.8亿元,居衢州市第一;全年新开工入库亿元以上项目40个,15个项目列入2025年省“千项万亿”工程;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9%,居衢州市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江山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围绕全年工作,全会画出“施工图”,要求在全力推动“工业经济、扩大有效投资、要素保障、新质生产力培育、共同富裕、重大改革、开放型经济、服务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平安法治建设”10个方面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
纲举目张,蓝图已绘。10个方面重点工作让全市各级各部门谋划2025年工作方向更明、路径更清。“市委全会报告明确了新方向、提出了新目标,十分提振士气。”江山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徐正贵表示,经济开发区将坚决扛起工业主平台挑大梁的责任,狠抓平台提质赋能,加快做好江贺(两新)平台转型升级“后半篇文章”,力争全年新增工业熟地3500亩以上;狠抓项目招引攻坚,力争全年落地投资额5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项目5个以上,重点项目一季度开工率达45%以上;狠抓企业培优育强,全力支持科润、江变、申达、江汇新材料等本地龙头企业在江投资扩产,做大做强。
“市经信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不断完善产业链‘全景图’,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速推动新兴产业创新突破,构筑发展新优势。”市经信局党委委员祝立表示,在市委领导下,动员全市上下大力引进一批“高大上”和“小而美”的制造业项目,全力做好工业设备更新领域超长期项目储备和争取,为江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将以解决问题、助推发展为目标,秉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原则,用心用情做好企业服务,切实增强企业家的获得感和干事创业的信心。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市发改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章莉表示,根据市委全会要求,发改部门将锚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确保15%以上、力争20%”的目标,加快推进“三大百亿”工程,高要求推进项目开工,高标准推进工程进度,夯实经济发展“压舱石”。同时,进一步强化政策驱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牢牢把握“国家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政策机遇,锚定“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三条主赛道,扛起政策“解读员”与“执行者”的双重职责,力争全市政策要素争取份额走在全省前列。除此以外,市发改局也将通过优化项目服务保障机制,持续开展重点项目“清障·护航”行动,推动“四大办”协调机制做深做实,确保重点项目按时序落地投产。
如何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强城”“兴村”?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晓峰表示,将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为主攻方向,聚焦“富民”,统筹“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在抓农业产业方面,通过建设提升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积极培育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构筑“食药同源”产业体系,跨越提升蜜蜂、乌骨鸡、中药材等传统产业。在抓乡村建设方面,深化“诗画浙江和美乡村”建设,以“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为主平台,持续打造未来乡村,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乡村运营新模式,促进片区组团发展。在抓农民增收方面,积极推进“共富搬迁”,实施闲置农房盘活行动,开展“庭院经济1+1”“自留地经济1+1”等模式,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市委全会报告高屋建瓴,非常令人振奋。”市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郑铖表示,市委全会报告就我市文旅发展的顶层设计、项目推动以及下一步目标举措都作了系统部署。市文旅投资集团将按照全会的任务目标要求,加快江郎山飞行观光基地、廿八都—浮盖山索道等文旅重点项目建设,为我市文旅深度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使命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未来。随着全会在《国际歌》的激扬旋律中胜利闭幕,与会同志纷纷表示,将以“拼”的思想意识、“抢”的精神状态、“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把全会“施工图”变成“实景图”,高质量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为中国式现代化江山实践新篇章多挑担子、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