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教育局关于对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11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2024-09-2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毛冬晴委员:

你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我市校园足球与足球青训融合的建议》的提案(第211号)收悉。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体育改革总体要求,严格按教育部课程要求,采用“3+1”的课程开设模式,即3节体育课加上1节特色课程辅助活动的方式,开齐、开足体育课程、课时,学校体育开课率达100%。我市2017年和2024年分别入选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和浙江省深化校园足球改革试点区,共有51所学校被评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其中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20所、省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31所。

一、政府重视、政策支持,足球发展有机制保障

完善全市校园足球管理体制,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各学校分管副校长为成员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校园足球工作人员,各中小学、幼儿园分别成立足球工作推进小组,形成“三级”联动、“三级”管理、多方协调、全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出台《江山市校园足球运动实施方案》《江山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方案》等10多项政策性文件,为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师资建设、赛事组织和球员升学提供了政策保障。建立足球发展考核激励机制,将校园足球开展情况列入学校办学水平考核体系。

二、投入充足、运营高效,足球活动有场地保障

加强校园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将校园足球场地建设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范畴,加大校园足球场地设施规划、建设和改造力度,推动学校场馆“多功能性”建设。多年来,通过实施校安、塑胶操场建设及笼式足球场建设等工程,全市累计建设45个校园足球场,总投资2300万元,极大地满足全市中小学生足球普及、训练和比赛的需求。提高足球场地建设运营能力。加强学校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逐步建立学校和社会公共体育设施共享共用机制。全市124所学校的体育场地(含足球场)均向社会开放。通过委托授权、购买服务等方式,促进公共足球场地低价或免费向社会开放,让青少年课外也能参与足球运动。

三、改革深入、活动丰富,足球氛围有课程保障

深化足球教学改革。我市严格按教育部课程要求,采用“3+1”的课程开设模式,深入实施体艺“2+1”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展以足球为特色的“一校一品”体育教学改革,并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积极推进足球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在深化校园足球改革工作的推动下,全市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指标得到提升,2022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93.62%,排名全省前列。2023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为51.24%,较2022年下降1.23%。开展多彩足球活动。建立内容丰富、因材施教的校园足球育人体系,发展足球社团,培养足球兴趣,开展足球竞赛、文化节等活动。各示范校积极组建足球队,通过起队名、设计队徽的项目化学习,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征文、绘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更多学生感知到足球运动的内涵与魅力。鼓励学校充分利用网络搭建信息平台,报道足球活动、展示特色成果,营造有利于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氛围。如:江山市城南小学的“飞扬”足球社团、峡口小学的《“小追风”足球娃》精品课程等。

四、以赛促训、强化外联,足球比赛有人才保障

健全青少年足球训练和竞赛体系。深化全市体教结合工作,推动建立全覆盖的各个年龄段的校园足球训练营。持续完善全市校园足球小学、初中、高中的三级联赛,市、区域、校三个层面的竞赛体系。重点推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举办校际联赛、校内班级、年级比赛,形成多元化、常态化、等级化竞赛体系。各校与校外足球俱乐部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外聘高水平教练员执教集训、组织足球课后服务课程等措施,着力提高足球运动员竞技水平,壮大校园足球后备队伍人才。近三年,我市师生参加国家、省市县足球赛事300多人次,其中全国得奖2人次,省市县得奖145人次。

五、夯实基础、加强培训,足球提升有培训保障

配齐配足专职体育教师,多渠道配备好足球教师。我局制定足球专业教师培训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对体育教师进行足球业务培训,每年将定期选派人员到高校进行封闭式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退役足球运动员担任校园足球辅导员;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全市性的足球教师培训。如:组织江山市足球教师参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师资国家级专项培训、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班。

感谢你对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你继续建言献策,促进江山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