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江山 > 人物风采

​善举换暖情 诚信获真心——记江山市道德模范徐小娟

发布日期:2024-05-1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郑雪怡

诚信经营、以人为本,逢年过节探望孤寡老人、为环卫工人提供爱心早餐……开店营业以来,无论刮风下雨,徐小娟的老台门早餐店门前总是准时飘出诱人的香气,向过往的人们敞开大门,跨进门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人间烟火气,还有那份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的温暖真情。2023年4月,徐小娟获评江山市道德模范暨首届“有礼使者”。

5月8日凌晨4时许,位于双塔街道学府街的老台门早餐店如往常一样开启了忙碌的一天。剁肉馅、揉面团、煮稀饭、蒸馒头……到店后,老板娘徐小娟和两个帮厨马上忙活开来。在徐小娟看来,保证食材的新鲜是做早餐生意应有的责任。

为此,徐小娟坚持凌晨开始准备当天的食材原料,每天用不完的食材绝不会留着第二天用,更不会为多赚钱而偷工减料。开店至今,店内的早餐价格维持不变,白粥一碗1.5元,杂粮包等面点的价格都是1~3元,以“良心价”回馈街坊邻里。

正是徐小娟这份诚信经营的踏实心态,给早餐店带来顾客盈门。早上7时是早餐店最忙的时刻,走进老台门早餐店,桌椅干净整齐,顾客熙熙攘攘,徐小娟热情地服务每位顾客。“这是您的包子,久等了……”“招待不周,多多包涵……”“包子味道怎么样……”“谢谢啊,欢迎下次再来……”这几句是徐小娟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常怀感恩之心,做好分内之事,是她的处世原则。

这间营业面积不到80平方米的早餐店,每天卖出近百碗粥,再加上蒸包子、做馒头、油条、馄饨等,忙得晕头转向的徐小娟不会仔细核对每笔账目,熟悉的老顾客已经学会了“自助付款”,没带手机时就留下现金,桌面上放着的是一笔笔“诚信账”。

“和我相熟的顾客都是这种相处模式,都处成朋友了。我也不会担心她们忘了结账,反正大家天天来吃早饭,总会想起来的。”徐小娟说,不仅是“自助付款”,部分熟客更是把店当成了自己家,自助添菜、自助打包、自助冲茶,需要什么自己招呼,本着彼此的信任,也为店里减轻了不少工作量。

“老板娘人真的很好,她刚开店的时候我就在她家吃早饭了,包子的味道很不错。她的店里还经常做公益活动,夏天送凉茶、冬天送腊八粥、过年送粽子,还给环卫工人提供爱心早餐,这么善良热心的老板娘,我们都爱来她家吃早饭。”附近的居民徐女士喝完豆浆后,熟门熟路地将碗碟放回厨房。

徐女士提及的爱心早餐是江山市阳光志愿服务中心推出的“暖心暖‘卫’”情系环卫工免费爱心早餐公益项目,老台门早餐店则是爱心早餐的供应点,每天早上6时至6时30分为周边的早班环卫工人提供1份餐标为6元的早餐。“起初的餐费标准是5元,但5元的早餐吃不了多少。我和丈夫斟酌后,决定店里出1元,凑足6元的早餐,后来环卫工人还是觉得吃不饱,毕竟他们干的是体力活,我们就把包子的分量做大,改良后的包子1个能抵原来的3个,价格还是不变。做好事当然要做好,不能因为怕麻烦而背离了我们做好事的初心。”徐小娟笑着说。

“诚信经营是开店的根本,顾客来买我们的早餐就是对我的信任,让他们吃得开心、吃得健康就是我最重要的工作。”谈及未来,徐小娟坦言,要继续做好诚信餐饮,对得起顾客的信任,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她也给自己定下了公益目标:只要有能力就不会停下公益的脚步,以诚信和善举帮助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