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就是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在去年8月给参与起草标准的公司颁发的牌子。”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江山经济开发区的浙江红盖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祝森根指着“《药食同源类食品质量要求》(T/CIET 167—2023)团体标准参与单位”的荣誉牌骄傲地说。
红盖头公司创立于2015年,同年9月便推出了一款0糖0脂0香精0色素0防腐剂的“五0”药膳饮品,这是祝森根将药食同源理念通过科技创新付诸实践的尝试。而随着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中药材加工市场,各类中药产品琳琅满目,层出不穷。为促进相关中药产品的生产和检验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作为我市中药材加工领域的龙头企业,红盖头公司受邀参与药食同源类食品和葛根片等中药产品国家标准的制定。
“标准就是标杆,是判定产品是否合格的依据。企业要以标准为基础,才能开展标准化生产,能够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是对公司产品和技术能力的肯定。”祝森根介绍,作为标准起草单位,红盖头公司凭借其在中药材加工领域丰富的实践和检测经验,以检测为基础,深入了解产品生产工艺,全面梳理检测标准,为多类不同种质原材料制成的产品提供详实的检测数据,为标准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了解,红盖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起草的《药食同源类食品质量要求》(T/CIET 167—2023)和《葛根片》(QB/T 5801-2023)分别于2023年8月和11月正式实施。“我们另有两项参与起草的行业标准也即将发布。”祝森根欣喜地说。
制定标准是规范、推广新技术应用的必经之路,市场主体的企业标准化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力,参与起草的企业不仅需要行业影响力、代表性,还需具备技术领先性,比如葛根片国家标准的制定,便需要考虑全国多个省(市)18种葛根品种的种质原材料。在高标准、严要求的把控下,数字技术与中药产业的深度融合变得尤为重要。“科技创新可以从中药资源普查、道地药材的认定与生态种植、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祝森根说。
在数字赋能中药产业链上,红盖头公司中药材加工技术日趋完善,产品呈现多样化发展模式。除葛根饮品外,红盖头公司还推出葛粉丝、葛根片、野葛粉、黄精膏等十多个产品。
与此同时,各项荣誉也接踵而来。“红盖头”成为衢州市著名商标,公司还先后获评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浙江省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浙江省农副产品加工示范企业、衢州市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公司目前已获得各类授权专利36项,建立了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衢州市专家工作站,我们将锚定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目标,继续努力。”祝森根介绍,今年还有8个专利等待申报。
以标准制定谋划新发展,以现代科技助力多元化。红盖头公司正以标准制定为“帆”,以科学技术为“舵”,以产业规范发展为“灯”,持续拓展中药材产业发展路径,奋进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