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五一巾帼标兵名单近日公布,同景新能源科技(江山)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部长周会晶榜上有名。扎根江山17年,西北姑娘周会晶从一名电子厂技术员蜕变成长为高级工程师。
讲话轻声细语,脸上始终挂着浅浅笑容,记者昨日在同景新能源公司见到周会晶时,她刚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出差回来。1984年出生的周会晶来自甘肃省天水市,大学学的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007年大学毕业后通过校招进入原江山三友电子有限公司。“2013年,我加入到同景新能源公司新能源技术团队,参与了公司第一个大型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同景凤林30MW农光互补智能光伏电站项目的光伏支架设计和整个电站的排布设计。”周会晶说。
同景凤林30MW农光互补智能光伏电站项目是当时全省规模最大的光伏跟踪电站。项目建在山地丘陵,高低落差大,项目设计的支架还需随着太阳光变化而自动调整,对刚刚跨界的周会晶来说,难度很复杂,“原先在车间从事的是自动线结构设计,户外工程设计不仅结构大,还要结合地形、气候等因素,考虑大型钢结构的抗压情况。”聊起以往工作,周会晶如数家珍。
结构复杂,千头万绪,周会晶一边跑现场一边啃书本,“同景人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只要工作需要,我们就要千方百计去学习,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客户学、向设计单位学,一点一滴把知识积攒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就能慢慢进步。”对于周会晶来说,出差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在产品研发、方案落地等关键时期。
2015年,公司接到宁夏的一个35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项目,这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单体跟踪农光互补项目。“项目地在宁夏,我们的光伏跟踪支架要建在一个煤矿地表上,前期做地形测绘和排布设计时,就住在煤矿的宿舍里。”西北旷野凛冽的风,煤矿宿舍恶劣的环境并没有阻挡周会晶工作的脚步,“我从小就在西北长大,这样的气候我能适应,但咱们南方一起来的同事当时脸和手都被风刮起‘皮’了。”周会晶笑了笑说。
寒冬里的不懈奋斗,在盛夏时节结出了硕果。2016年6月,湛蓝的光伏板铺满了黝黑的煤矿表面,项目顺利完成并网发电。“那一刻,我觉得很幸福,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周会晶说。
周会晶所带的技术团队,清一色是男同志。尽管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但在同事们眼里,周会晶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去啃“硬骨头”的。“作为‘光伏人’,没有一个是不能吃苦的,尽管是女孩子,像做屋顶光伏项目时,她甚至可以单枪匹马爬到楼顶。我和她认识十几年了,她平时工作非常严谨,无论项目现场条件多恶劣,她都亲力亲为。”同景新能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产品技术部部长周孝水评价道。
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高级工程师,从光伏“小白”蜕变为公司技术支持部部长,这些年,周会晶先后参与135座光伏电站建设,先后主持研发了浙江省级工业新产品6项、浙江省制造业首台(套)产品2项、浙江省制造业首台(套)产品工程化攻关项目1项、衢州市级产品智能化项目1项,获得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软件著作权1项。(毛梦瑶 陈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