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办公室在三楼,窗底下有一棵椪柑,枝繁叶茂,已经有二楼那么高了。我每天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它。
初秋的时候,树上的橘子还绿着脸,和绿色的叶子融为一体,那时我对它并没有那么关注。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橘子有点黄了,特别显眼,我情不自禁地开始注意它。
绿中带黄的橘子很好看,我总是想摘一个闻一闻。站在窗前,闭上眼,双手合拢放在鼻子下端,想象着窗外的橘子,果真有橘子的清香呢,淡淡的,好闻极了。
每天工作之余,开窗看橘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遣。我对橘子的关注,就像一位怀春少年对美丽少女的关注一样。秋风是一位暖心的“画家”,它缓慢而耐心地将黄色涂抹在这一树橘子上。黄澄澄的橘子自然也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于是有一天,我发现这一树橘子少了很多——是的,下面矮一点地方的橘子已经被学生们偷偷摘走了!我能想象他们偷摘橘子时的心情,紧张又感到充满刺激,毕竟谁还没年轻过呢。
我很庆幸这一棵橘子树长得很高,因为高,加上枝干上还有一些像钢针一样的刺,学生们摘不到上面的橘子,它们便成了我的“专宠”。对于我来说,课间端一杯茶,站在窗前,呷一口茶,看一眼橘子,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橘子越来越黄,我的心思开始跑偏。看着看着,脑子里想摘一个尝尝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味道一定很好吧?就算有点酸,味道也很鲜美吧?诸如此类的想法,一天比一天强烈。于是各种想法便应时而生了,脑子有两个“我”在打架。
一个“我”说:“算了吧,橘子树太高了,站下面摘不着,站上面也够不着。”
另一个“我”就开始出谋划策:
“这有什么,可以用个长钩子钩住树枝,往下拉呀,小时候不是经常这样干吗?”
“还可以借一把梯子,爬上去就好了呀。”
“还可以拿一根跳绳,从上面扔下去,然后到下面去拽着两头,将树枝拉下去。”
虽然想了很多方法,但我一直没有采取行动。我依旧关注着这些橘子,观察它们已经成了我枯燥生活中最有意思的事情之一了。
橘子更成熟了,黄里带着点红。“这会儿橘子应该更好吃了,要不明天就摘一个尝尝?”那个馋嘴的“我”提议到,但另外一个“我”还是没有答应:
“不能摘,你看,当温煦的阳光照在橘子上时,多么好看啊。你忍心将它们摘下来吗?摘了多可惜啊,以后你就没有橘子看了,不能摘,绝对不能摘!”
于是,我依旧天天观察橘子,依旧每天被诱惑着,但依旧没有动手去采摘。因为我知道,如果我将它们摘下枝头,可能就是贪图一时的快乐,但将它们留在树上,我每天只要推开窗,就可以看到它们,在味觉享受和视觉享受上,我选择了后者。
美好的事物,何必一定要得到呢。得到的瞬间,有时就是失去的开始。所以,我每天受着诱惑,每天抵抗着诱惑,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