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大陈乡早田坂村今年试种的首批新品种——矮秆红高粱成熟收割。笔者在该村土地整治项目区红高粱种植基地看到,一串串红彤彤的高粱俏立秆头,沉甸甸的穗粒丰硕饱满,深红的穗与碧绿的叶相互交织,只见两台收割机在高粱地里来回穿梭,将沉甸甸的高粱穗连秆“吞”下,切秆、脱粒、粉碎、还田,一气呵成,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批试种的矮秆高粱叫“红糯16号”,种植在早田坂村坞里、后龙头等土地整治项目区,面积350多亩,由清湖街道花园岗村党总支书记、种粮大户吴柏发承包种植。由于土地整治项目区路、渠配套设施齐全,便于种植管理,加上“红糯16号”新品种具有耐旱性强、茎秆粗壮、抗倒伏、抗病力高等特点,虽然今年夏秋之际晴热干旱期比较长,给高粱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仍取得了较高的产量。经农技人员现场估测,亩产超400公斤。
“‘红糯16号’高粱属于优质旱地农作物,能充分利用缺水田地种植,生长周期较短,播种管护成本低。第一年试种亩产有400多公斤,还是不错的。”吴柏发说。
近年来,早田坂村因地制宜,在市资规部门、大陈乡支持下,积极推进土地整治和种植后续管护,充分调整农业结构,及时将坞里、后龙头两个项目的新垦耕地和周边原土地整治区块“打包”,经公开招投标后流转给种粮大户且当年就获得了较好收成。“与种植其他农作物的投入、产量、销路和收购价格等相比,我觉得种植高粱的增收优势更为明显。明年,我不仅要扩面种植,还要适时播种,力争取得更大丰收。”吴柏发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