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镇概况(2023年)

发布日期:2023-08-1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大桥镇

大桥镇位于江山市西北部,地处浙赣两省玉山、常山、江山“三山”交界处,距离江山市区34公里、杭金衢高速出口15公里,江青公路穿境而过。1987年改建制镇。镇域面积80.6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158个自然村,总人口19359人。

一直以来,大桥镇紧扣高质量打造“农旅小镇 稻香大桥”这一目标,深化党建统领、发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作用两大保障,抓好农业强镇、美丽乡村、土地盘活三件大事,打好土地征迁、项目建设、国卫(文明)创建三场战役。自觉站位新发展阶段,突出坚持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对标对表我市全力打造“一地三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县以及全力争当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示范的要求,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克难攻坚,努力闯出一条具有大桥特色的赶超之路。

今后五年总的奋斗目标是:全力实现“十四五”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兑现对全镇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启动实施“131”发展战略(“1”即“一体”,以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打造以田园综合体为主要形式的稻香大桥高效农业综合体;“3”即“三区”,以陈家村为中心,辐射冷水村、上仓村、福塘村、湖游村的风情稻田体验区;以大桥村、新桥村为中心,辐射葩坞村、仕阳村、仕阳尾村的美丽城镇会客厅区;以西坂村、芳源村、黄石村为中心,辐射店边村、桥头村的山水人文休闲区;最终打造“1”即“一窗口”,全力建设“三山”融合共同富裕的示范窗口),努力实现产业结构更优、乡村环境更美、基层治理更实、社会大局更稳、人民生活更好,全力争当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示范的农旅样板。

大桥是特色农旅小镇,农业基础扎实,文化品牌闪亮。2020年成功争创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成为衢州市唯一;2020年成功承办衢州市春季农业生产暨稻渔综合种养现场会;获评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度“平安农机”示范单位、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度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单位;勇夺衢州市粮食生产先进乡镇“三连冠”。“十三五”期间,大桥镇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坚决筑牢底线红线,粮食常年种植面积2.6万亩,是江山市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集中打造特色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示范片500亩,粮食产量连年增产,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以争创衢州市土地流转示范乡镇为目标,引导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五年累计流转土地1.4万亩。持续推进规模粮食生产,五年来,共培育粮食生产主体30户,承包耕地面积8847亩,建立水稻培育中心1个,粮食烘干中心1个。全镇目前共有农机81台,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6%。积极创建浙西粮仓稻鱼飘香“党建+文化”品牌,持续做好西坂梅花拳、店边茶灯舞、黄石威风锣鼓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打造西坂村、陈家村村播基地、开设村播讲堂,借助“网上农博”等农产品电商销售平台,提高大桥“稻花鱼”“稻花米”等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全面完成15个村“两堂”融合,成功打造1所市级3A级讲堂,开设稻渔综合种养、民宿运营推广、直播带货等精品课程,邀请乡贤“云直播”,辐射党员干部、群众8300余人次,让老百姓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大桥是投资兴业热土,实业经营传统深厚,产业转型换挡升级。历史上大桥曾是工业强镇,经济繁荣,是江山市最早撤乡设镇的两个镇之一。近十余年,大桥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号召,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陆续迁出关停,目前大桥镇拥有四家规上企业。十三五期间,招商引资持续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6852万元。坚持以商招商、精准招商,上报总投资达2.8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6个,其中江山益聚钙业年产68万吨冶金钙粉清洁化生产项目,江山市奋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加工大米4万吨、菜籽油1000吨生产线建设项目有望于2021年全部完工。成功争取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建设项目资金1000万元,用于治理提升衢饶水系。连接江山市和江西玉山县的江玉公路,总投资22多亿,被列入浙江省重大项目规划,已完成勘测定界、分户测量等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以田间工程项目实施为契机,推进完善农田基础设施。积极争取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绿色农田项目。开展高标准田建设,实施农田生态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累计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2818亩,高标准农田2.4万亩。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深入挖掘粮食生产潜力,探索推广稻渔综合种养5000余亩,建成仕阳尾泥鳅养殖基地,完成陈家稻渔综合种养基地规范提升。

大桥是和谐幸福家园,群贤故里,民风淳朴。大桥镇物华天宝,人才辈出,走出了以江山县(市)原县长杨芝荣为代表的领导干部,以浙江万里扬集团董事长黄河清为代表的企业家,乡贤比例高是大桥的一张金名片。大桥镇民风淳朴,基层治理高效。2020年被授予衢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衢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近五年,成功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2个、市级民主法治村5个。调处信访、矛盾纠纷200余件,信访回复率100%,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79起,调处成功率100%。建立镇平安巡防中队,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施“雪亮工程”建设,在全镇安装349个治安监控探头。开展安全生产月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开展安全生产巡查100余次,检查工矿企业、加油站、烟花爆竹经营点468家(次)。“基层治理四平台”规范高效运行,近五年,累计受理交办事项52152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交通劝导站运作有序,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汛安全等得到有效落实,实现森林消防“零火灾”,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疫情防控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网、光明网等8家央级权威媒体刊登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