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友情、爱和信任的故事。
时间回到三十多年前。
西塘塍巷,是江山人耳熟能详的一条小巷,里面有明朝嘉靖年间建的“四眼井”,还有一片清末民国时期的建筑。而我的家,就在这条小巷里,我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有一年的一个夏日,在小巷的第二个拐角处开了家小小的裁缝店。几天后,我的同学小月特地告诉我,那是她妹妹菊开的,我因此走进了那个低矮逼仄的裁缝店,认识了菊。不久,又在小店遇到了琴,我们的友情就从这个小小裁缝店里开始生根发芽。
年少时的友情最是真挚又无比热烈。我会在看到老虎山山坡上开满漫山遍野的野花时,随手采下几朵,送给琴。菊会时隔多年,仍旧记得我在酷热的夏日午后,拉着她到须江游玩的情景。而我也一直感恩,菊在我的母亲脚背被菜刀砸伤时,毅然脱下高跟鞋,背着母亲穿过西塘塍巷,横穿解放路大街去卫生院包扎伤口。类似的记忆碎片,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小小的记忆碎片,拼凑起了我们三个人的青春和这段无比珍贵的友情。
菊的家在农村,与一般家庭不同的是,菊和她的兄弟姐妹各个都有着非凡的音乐天赋,当她的姐姐们在工作后,也陆续给家里添置了钢琴、小提琴等乐器,以便让家里的弟弟妹妹更好地学习音乐。菊的音乐天赋很好,她的歌喉如百灵鸟一般,她的歌声十分清脆动听。我记得,在过年的时候,菊的家里还会开家庭音乐会呢,热闹极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青涩的我们开始慢慢长大,菊也有了一段朦胧的恋爱。和大多青春文学一样,菊的这段初恋最后还是悄然结束,但失去爱情的菊,却在音乐里找到了她可以相伴一生的梦想与爱——钢琴。彼时,菊在上海音乐学院学钢琴的妹妹正好放假在家,沉浸在失恋忧伤中的菊听着妹妹的钢琴声,突然有了感动与抚慰。她开始尝试着接触钢琴,在心底偷偷萌发了一个音乐梦。
再后来,我们开始向着各自的人生规划前行,渐渐少了联系。我在十多年前移居厦门,菊在离开西塘塍巷后,辗转去了很多城市,最后在武汉定居,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琴则一直留在江山。我们三个人相聚的机会真的是少之又少。有一年,我特意约了琴去武汉看樱花,也去看看菊,发现菊把日子过得很好,不仅通过了钢琴考级,还定期跟着一个志愿者团队去偏远的山村帮助山区孩子……
五年前,我去喀什旅行,走在喀什老城,发现喀什的风景十分迷人,当地的孩子也很淳朴纯真,他们都有一双让人难忘的清澈的双眸。我在旅途中,曾偶然加了一位叶老师的微信,当时的我从未想过,我之后会和喀什有一段特别的联系,更没想到,我、菊、琴三人会时隔多年又一起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叶老师的朋友圈会经常发一些当地乡村小学的情况。大概是在喀什旅行回家半年后,我看到叶老师发在朋友圈的一则消息:“班里的一个学生特别可怜,父母离异,各自成家,又有了新的孩子,对她不管不顾,把她扔在奶奶家。冬天冷了,连双棉鞋都没有,穿的鞋子衣服也都破烂不堪……朋友圈里有没有家里有孩子的,有不穿的旧棉衣棉鞋的,邮给我。”看到这里,我想起在喀什看到的那群淳朴的孩子,我毫不犹豫地转发了叶老师的这条消息。虽然底下评论的人很多,但更多的是怕被骗,而犹豫不决。最后,令我意想不到的是,菊和琴根据地址寄去了很多衣服,有旧衣服,也有新衣服,看到叶老师发在朋友圈里孩子们穿上衣服的照片,孩子们笑了,我们也跟着笑了。我更因此感受到了信任与被信任的快乐。
让我更感意外的是,第二年,菊又问起喀什那个乡村小学的孩子是否还需要衣服?得到叶老师肯定的回答后,菊做了一个决定——她要给全校的孩子每人做一套衣服。全校309名学生,老师花了好几天时间,给每个孩子量了尺寸,做成表格发给菊。心细的菊发现表格里很多孩子的尺寸不像是小学生的,倒像是初中生的,问了叶老师,才知道尺寸是故意写大的,这样衣服能穿久一点,以后家里的弟妹也能穿。偏远乡村孩子们的窘境让人动容。为了让孩子们早日穿上新衣服,菊加班加点,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做出了309套衣服,虽然这309套衣服,有的是用各种边角料做的,有的是用没有卖出去的大人的衣裤改做的,但那群孩子们收到衣服时,依然高兴不已。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个小插曲,当这309套衣服寄出去时,我们三个人都主动想承担这笔运输费,结果拧巴几个回合后,以三个人平摊运费才结束了这个小插曲。
309套衣服,对很多衣服厂家来说,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对菊来说,这是她做的最大手笔的一件善事。对于我和琴来说,更是通过这件事,体会到了菊这么多年做公益的快乐。
当然,我更庆幸,我们还是我们,多年以后我们三个人以这种方式又“相聚”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