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积亮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指导成立“红糖产业联盟”的建议》的提案(第245号)悉。现将有关情况复函如下:
一、调查的情况
据调查了解,江山市现阶段种植糖蔗的有上余镇(李坪村、湖珠村)、清湖街道(华夏村、乐意村、清三村)、碗窑乡红石桥村等处,从种植面积来看,江山市的甘蔗种植面积是萎缩的,从前几年的3000多亩,缩减到2022年的约1000亩,种植面积缩小至1/3。且清湖街道种植的甘蔗主要以鲜食为主,有做红糖的传统产业的只有上余镇李坪村,现有榨制红糖的小作坊3家,加工时段是在每年的十月至十一月,差不多在40天左右,加工时间很短。而且,小作坊的加工方式,以种植户将种植的甘蔗运输到加工小作坊,支付加工费用和燃料费用,加工好的红糖归种植户所有,由种植户自行销售。销售的渠道:加工生产的红糖主要是通过在江山本地的各农贸市场上销售一部分,随着网络电商的兴起,也有少许通过微商销售,但因江山红糖目前没有CS认证,电商店铺不能上架销售,此渠道也形不成气候。远远未能达到形成产业的规模。
由于甘蔗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种植的田块也以基本农田为主,据向农业农村局了解,我市是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并不提倡将基本农田用于种植甘蔗,即扩大种植规模受到限制。而且据了解,前几年在我市大面积承包土地种植甘蔗的以温岭人为主,本江山农户不多,据了解,为了防止病虫害,温岭人种植甘蔗田里使用的除草剂等农药,会在甘蔗收割以后仍会长时间对土壤有较大的影响。
综上,江山市要想发展红糖产业,必须要长远谋划,另辟蹊径。
二、初步设想和打算
(一)打造精品。红糖加工属于初级农产品加工,技术含量低,原材料的价格各地差不多,与广西、广东、浙江义乌等传统糖业加工地相比较,江山市的红糖产业不占有任何优势。要想扩大产业影响,必须打造精品,提升红糖产业的附加值。初步设想:以种植户+小作坊的形式,统一打造“江山红糖”或“李家红糖”的产品标识,进行统一的包装和外观设计,应尽快注册商标,并积极宣传,打响江山红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延伸红糖的产业链条,不仅仅局限于甘蔗红糖的初加工,可以与江山市中草药种植业相结合,打造养生红糖、孕妇红糖、小儿红糖、土味红糖等多角度的产品。进行产品宣传,因江山红糖的产量小,可以通过广告助农、结合山区26县共同富裕建设等相关政策,争取上级的扶持力量和资金。
(二)加大技术帮扶。引进产量高、出糖率高的甘蔗品种,引导甘蔗种植户种植,农业农村局还可提供技术帮扶,在病虫害防治、产量提高等方面进行指导,提高甘蔗种植户的收入。缩减运输成本,红糖的加工属初级农产品加工,运输成本和燃料成本在红糖的制作费用中,占比较高。要相关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将甘蔗的运输纳入绿色通道,积极发展天然气、沼气等清洁燃料,减少成本。加大红糖加工方面的技术帮扶,引进技术人才,改进红糖加工工艺,提升红糖加工效能。
(三)积极应对食品安全投诉风险。据向市场监管局了解,本市红糖经营户在网络上销售红糖,近年来不断收到职业索赔人的恶意索赔,给我市的红糖产品的发展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索赔的方面主要集中在红糖标签不规范;未提供相关证据,使用纯天然、无添加字样;擅自使用绿色产品等字样;还有夸大宣传,擅自使用保健功能字眼等。市场监管局可以发挥引导作用,对红糖标签等相关内容进行规范指导,对宣传用语进行把关,积极应对恶意索赔。
感谢您对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献计献策,促进江山加快发展。
江山市商务局
202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