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第201号议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2022-01-0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山市交通运输局

杨再仙(等14位)代表:

你们在市第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要求解决山区群众乘车难》的议案(第201号)悉。你们所提的议案由我局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刘勇同志负责牵头办理。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2018年12月25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在衢州各县(市、区)率先启动并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工作,创新公交客运国有民营混合制经营模式,整合组建新公交公司——市城乡公交有限公司,改变纯民营低公益的旧做法,改进纯国营低效益的新经验,建立了一套适宜山区县实际、城乡一体、智慧高效的公交新体系。

通过两年半时间运营,我们坚持“一手抓下调、一手抓新增”,顺应群众呼声,加大偏远山区库区乡镇村运力投放,增加运营班次,在完成所有建制村2公里范围内通客车(即建制村村委会所在地距离农村客运班车沿线2公里范围内)的要求基础上,对常住人口较大的自然村及行政村进行出行需求调研,对确有出行需求的,根据乡镇(街道)、村的申请,会同、公安交警、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审查后,符合条件的延伸开通公交班车,真正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已优化或调整公交线路30余条,运营线路增至74条(其中:城市公交线路8条、城乡公交和农村线路66条)。同时,根据城乡客运站场规划布局,坚持“路站运”一体化,结合乡村乡貌特色,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标准适宜的公交客运配套基础设施,三年来,我市已完成改造乡镇运输服务站8个、新改建农村港湾式停靠站176个、公交站牌328个。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乡镇运输服务站(客运站)13个、农村港湾式停靠站326个、公交站牌391个,极大地改善了城乡群众乘车候车环境。

由于我市属于山区县,境内山区库区及高落差公路占比较高,公路通行等级较低,部分地理位置偏僻、道路通行条件差的建制村,受道路通行条件所限,现有的大型客运车辆无法投入运营,同时受驾驶员严重短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乘车人数猛增与运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以及在当前公路条件、车辆状况等不符合法规要求下,使用有乘客站立区的公交车运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风险等问题影响,不同程度存在着公交客运班次少,群众出行较为不便等情况。

针对这些情况,我局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解决群众出行问题,提升公交服务的满意度。一是召开全市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我局已于今年6月25日召开听证会,对群众反映2021年1月15日起汽车北站搬迁、城乡公交车辆分流到虎山车站和综合客运枢纽试运营后,班次间隔时间长,进城群众坐车要转车、容易坐错车等问题,已确定近期内将现在虎山车站发往主要乡镇的201峡口、202江郎、203新塘边、205长台、206大桥、211廿八都等城乡公交线路的始发站全部调整到综合客运枢纽。二是加密农村公交运营班次,不断提高公交服务覆盖水平。将采取线路延伸、班次增加、更新投放座位式公交车或7-9座乡村小巴等多种举措,加大偏远乡镇村公交车辆投放,并因地制宜地重点发展乡镇至村的三级公交网络,灵活采用定时班车、周末班车、电话预约、接点运输等模式,视情新开通一批通村公交线路,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出行需求,同时做好驾驶员招聘和定向培训工作,解决现有驾驶员短缺问题,逐步缓解运力紧张等问题。三是继续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群众出行环境。结合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5A建设、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等新政策新要求,加快建设一批公交港湾式停靠站(公交站牌)、乡镇运输服务站等公交基础设施,并适时提升农村公路等级,逐步开行符合公路通行条件的大中型公交客运车辆,更好地解决偏远山区乡镇、村运力不足问题。四是提升公交服务质量,打造优质公交服务品牌。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强对公交运营班次、线路、里程的科技监管、实时监管,更好地督促企业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狠抓我省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有利时机,推进农村客运、货运、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提升农村运输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出行和物流服务体系,统筹解决农村群众幸福出行、物流配送、邮政寄递三个“最后一公里”问题。

非常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交通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如果对办理结果觉得不满意,可向我局议提案办理办公室反映。联系人:蔡文俊 联系电话:4022883,720908。

感谢你们对我市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你们继续建言献策,促进江山加快发展。



江山市交通运输局

2021年6月30日

(联系人:刘勇,联系电话:4025696、688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