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0026303481/2021-135588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教育 |
发文机关: | 市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1-07-12 |
各中小学:
为落实市文明城市创建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厕所规范化管理,打造安全、清洁、优美的如厕环境,形成文明有序的如厕习惯,以厕所管理促进学校常规管理品质提升。经研究,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实施厕所分类管理评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管理目标
1.基本设施。中小学厕所硬件配套达到《中小学设计规范(2012年版)》基本要求(见附件1),洁具达标、蹲位隔板符合要求,做到“四通一明”,即:通风、通光、通水、通电,灯明,墙面、地面、蹲位、挡板、管槽、水龙头等无破损,没有安全隐患。
2.配套设备。按照安全、节能、环保、以人为本的原则完善厕所配套设备。厕所内配备灭蝇装置,设置1个壁挂式抽纸盒并及时补充纸巾;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壁挂式干手器;每个洗手水龙头配备1瓶洗手液;地面不防滑的厕所科学合理配置防滑垫;使用天然提炼、无毒性的芳香剂或香水;每个厕所安装镜子1面,镜宽不小于所有水龙头连线长度;各类标识无破损
3.卫生管理。中小学厕所日常卫生管理到位,卫生洁具摆放规范整齐,地面净、墙面净、厕位净、台面净、镜面净,常态保持“四无”。
无碱渍:大小便池即用即冲,没有污物堆积,洁净见底,没有蚊蝇、蛆虫,池壁没有碱垢等杂物;洗手池干净整洁,没有油灰残留。
无溢出:厕所保持干燥,地面、便池没有流水及污物溢出。厕位内纸篓不应超过三分之二,无溢出篓外现象。
无异味:及时通风换气,保持厕所空气流通,根据校情科学安排冲刷,没有异味。
无涂抹:厕所墙壁、挡板干净整洁,没有污物,没有乱涂、乱画、乱刻等现象。
4.文化建设。厕所是学校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的理念,重视厕所文化建设,营造舒适、优美、温馨的如厕环境和育人环境。
有标识:可根据学生年龄、学段,设置厕所墙外标识,做到规范清晰、容易辨识、清洁完好、具有特色;厕所内外设置一米点、一米线及等候区等标识。
有制度:建立健全厕所管理规章,有卫生打扫制度和定期定时消毒除垢制度,有专人负责,张贴上墙。小学高年级及初、高中学校可以根据校情,安排班级轮值,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自主管理能力。
有绿化:根据厕所实际情况,利用墙面、管道、台面、墙角等空间,因地制宜增添绿植点缀进行美化。
有文化: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性别特征,借助挡板墙壁、镜面等精心进行厕所文化建设,提醒学生文明如厕、节约资源、正确洗手,可以对学生进行性别教育、女童保护
教育,也可以因校因地,打造“一校一特色”的厕所文化。
5.文明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厕所文化建设最终目的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重点引导学生形成“四个好习惯”。
入池入篓习惯:大便入坑、小便入池,使用自助冲洗马桶、蹲坑等便后及时冲刷,便纸投入纸篓。
自觉排队习惯:师生有序入厕、如厕、洗手,不拥堵、不吵闹,自觉养成排队习惯,人与人保持1米间距。
便后洗手习惯:便后自觉清洗手部,能够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要领,洗后不乱甩。
节约能源习惯:加强师生环保教育,节约使用水、电等资源,不浪费擦手纸巾。
二、实施办法
市教育局将以评比促管理,以点带面,推进全市中小学厕所整体建设和管理质量提升,推动学校常规管理上台阶。
1.制定标准。市教育局从基础设施、配套设备、卫生管理、文化建设、文明习惯等五方面出台厕所分类管理评价标准(见附件2)。其中90分(含90分)至100分为一类,80分至90分(不含90分)为二类,60分(含60分)至80分(不含80分)为三类。未达到三类的厕所为不合格卫生
2.自查整改。各中小学按照市教育局厕所分类评价标准对标找差,补齐短板,自查整改时间为7—8月。
3.初评定类。市教育局组织相关科室、学校代表、师生代表及家长代表采取定期和随机方式,逐校进行检查打分,初评定类。
4.观摩交流。届时在全市推出标杆厕所学校若干,组
织学校进行现场经验介绍,观摩学习。
5.提升终评。各校在观摩基础上进行再提升。三类厕所要争创二类;二类争达一类;未达到三类及以上标准的学校限期整改。市教育局将组织逐校复验,定出最终类别。
三、结果运用
厕所管理是学校常规管理的缩影,各校厕所最终类别将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市教育局将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达到一类厕所、管理优质的学校予以补助。
附件:1.中小学设计规范(2012年版)关于厕所设计规范
2.江山市中小学厕所分类管理评价表
江山市教育局
2021年7月12日
附件1
中小学设计规范(2012年版)关于厕所设计规范
1.教学用建筑每层均应分设男、女学生厕所及男、女教师厕所。学校食堂宜设工作人员专用厕所。当教学用建筑中每层学生少于3个班时,男、女生厕所可隔层设置
2.厕所位置应方便使用且不影响其周边教学环境卫生。
3.在中小学校内,当体育场地中心与最近的厕所的距离超过90.00m时,可设室外厕所。所建室外厕所的服务人数可依学校总人数的15%计算。室外厕所宜预留扩建的条件。
4.学生厕所卫生洁具的数量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男生应至少为每40人设1个大便器或1.20m长大便槽;每20人设1个小便斗或0.60m长小便槽;女生应至少为每13人设1个大便器或1.20m长大便槽;
(2)每40人—45人设1个洗手盆或0.60m长盥洗槽;
(3)厕所内或厕所附近应设污水池。
5.中小学校的厕所内,厕位蹲位距后墙不应小于0.30m。
6.各类小学大便槽的蹲位宽度不应大于0.18m。
7.位间宜设隔板,隔板高度不应低于1.20m。
8.中小学校的厕所应设前室。男、女生厕所不得共用一个前室。
9.学生厕所应具有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的条件,并应安置排气管道。
10.中小学校的厕所外窗距室内楼地面1.70m以下部分应设视线遮挡措施。、
11.中小学校应采用水冲式厕所。当设置旱厕时,应按学校专用无害化卫生厕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