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0026302175/2021-143185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发文机关: | 贺村镇 | 成文日期: | 2021-12-23 |
贺村镇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决策部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接续奋斗、砥砺前行,聚焦6个方面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全力助推“小城贺村”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三大改革”实现“新突破”
一是“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社会治理中心规范化运行,一中心、一件事、一队伍、一网格、一考评等改革“五个一”“八件套”,进一步挖掘亮点、彰显实效,努力争创衢州乃至全省的改革现场会。各村按照“三类村”的标准,巩固基础、全面提升,争取“特色型”村突破10个、“提升型”村达到20个,做精做优改革示范带。
二是农村宅基地改革。山底村作为试点,编制形成新的村庄规划,通过宅基地有偿退出、有偿选位等实现人口集聚,打通金融通道,实现村庄有特色、集体有收入、农民更富强。年底,所有村全部完成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工作。
三是国资改革。建立、完善公司人员架构、薪资管理、绩效考评等制度,完成公司管理层和相关人员的招聘工作,贺村镇国资公司迈入实体化运营,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增强国资国企投融资能力。
(二)融合发展、改造升级,小城建设绘出“新蓝图”
一是统筹城镇规划。依托江山市产城融合规划,继续完善贺村总体城市设计,突出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城市更新的引领作用。立足“江贺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要求,完成新一轮城镇设计编制,强化江山港两岸经济景观资源优势,推进产业、空间整合。统筹推进老镇区有机更新,完善老镇区基础配套设施。启动中心南街延伸段建设,谋划临江南路延伸段二期、淤头集镇整治二期等项目。启动贺村商城拆建改造项目,推进老火车站片区改造、坛贺线整治等项目筹备工作。
二是推动产城融合。吹响跨江发展号角,重点推进江东新城建设。实施投资5000万元的江东新城开发动迁安置楼、1500万元的虎滩路等建设项目,推进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楼项目、衢州护士学校二期项目建设。在江东新城谋划打造一条商业街区、一座高标准医院、两个以上城市公园、近10个综合性社区、6所小初高职教学机构,文化休闲设施丰富、现代气息浓厚的城市核心区。
三是坚持项目为王。牵住项目“牛鼻子”,加快剩余29个项目开工建设,重点推进贺康大桥重建、一江两带绿化长廊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投资1.5亿元的异地搬迁公寓楼三期项目前期工作,筹备贺村镇公共交通枢纽中转站、新城中学等项目,推动贺村高中、江山职教中心的快速落地。
四是拓展发展空间。继续推进土地整治“1358”项目,完成建设用地复垦751亩、垦造耕地836亩。高质量完成1200.6亩的市级土地征迁任务,拆迁房屋142户、养殖场20家7万㎡,迁移坟墓150穴;完成228亩的镇级土地征收项目,收储土地32.8亩,拆迁房屋46户。
(三)优化结构、提升能级,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是传统产业提效能。以智能制造提质扩面和产品智能化为主导,持续推进门业、消防、文体三大特色产业再转型、再提升,实施技改项目50个以上、智能制造项目10个以上、产品智能化项目3个以上、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占比达2.3%。重点打造智能家居产业,推进设备智能化、制造数字化、经营信息化。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低效用地处置为抓手,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计划收储低效用地3宗、出清低效企业10家、淘汰“低散乱”企业(作坊)20家,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线5条。强化企业安全、环保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覆盖率70%以上、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覆盖率50%以上、重点项目环评审批覆盖率100%。
二是新兴产业升能级。以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加大数字经济发展力度,新培育3家以上优质电商企业和电商服务型企业,形成电商产业新集群。积极发展服务新业态,加快推进五星级酒店项目建设,打造休闲商业综合体;新建一批连锁超市、商业综合体;加强区域旅游协同,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辐射四省的旅游接待能力。推进耕读休闲旅游度假村三期项目,启动茹菇塘水库综合体项目。依托老镇区更新提升一批现有商业街,实施淤达特色夜宵城项目,谋划礼贤老街、礼贤城隍庙的历史文化传承区,永兴坞孝文化示范区等项目,推进全域旅游。
三是产业平台上新阶。加快与经济开发区的融合,搭建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实现资金、人才、技术、服务共享。完善惠企政策,培育小微企业上规升级,确保规上工业稳步增长。完成黄柏山小微园建设并投入运营,实现木材粗加工整合集聚。提升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推进投资5000万元的工业园区污水管网项目,实现鹿马山、金塘山、淤头三大园区污水“零直排”,提升企业发展环境。
(四)巩固基础、激发活力,“三农”工作迈出“新步伐”
一是稳步推进农业发展。“九龙谷”区块,近万亩土地完成流转使用。进一步发展功能性农业,全力推进畜牧业往高精尖发展,59家生猪保留场完成资源整合,力争引进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实施蛋鸡标准化生产示范项目、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项目;创建2家水产养殖示范场。种植业往科技化发展,推进贺村村等4个区块粮食功能区整治,在友爱村建立粮食高产示范片,推广高产品种和高效种植技术,各村铺开建设高产示范片。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植物疫病防控及耕地地力保护工作。
二是稳步推进农村建设。投资5000万元,实施羽毛球小镇三馆合一建设项目“三年行动”,力争实现“村村有球馆、球球出贺村”。推进投资5200万元的“十四五”支渠建设项目,规划建设5条支渠,总长度15千米。提升村庄整体风貌,争创省A级以上景区村庄12个、新时代幸福乡村3个、新时代美丽乡村16个、历史文化村2个。
三是稳步推进农民增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引导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对14个省定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深化“一村一策”,力争省级年度扶贫项目资金1200万元,继续申报实施高路村、诗坊村等6个村资产收益项目。启动总投资约1亿元的黄柏山红色经济物业园区等项目,加速村集体经济发展。
(五)保护生态、协调发展,美丽乡村展现“新风貌”
一是打造“绿水青山”。全力实施投资1800万元的坛石溪水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河道污染源排查,确保江山港主干流水质稳定Ⅱ类。完成淤前八里枫杨、礼贤城隍庙、溪淤沙滩公园等节点建设。加快诗画风光带建设,在江山港沿线谋划3条风光带,实现水系联通、景观提升,加快实施市上大桥—礼贤大桥段的游步道的贯通工程、镇域“一江两岸”亮化提升工程。
二是引领“垃圾分类”。继续创建垃圾分类优秀示范小区,建成2个以上垃圾分类优秀示范村,力争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100%。全面推行“智慧垃圾分类”模式和“封闭式垃圾清运”模式,拆除全镇垃圾池,做到“垃圾不乱扔”“垃圾不落地”。
三是实现“贺村有礼”。继续推进“八个一”有礼行动。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创建和家风家训展示评比,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继续布点烟头兑换超市,提高百姓“有礼”意识;深化“有礼”提升活动,让贺村“人人彬彬有礼、户户和和美美、处处干干净净”。
(六)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社会保障取得“新成效”
一是夯实公共事业基础。继续做好医疗保障、低保救助等工作。生态树葬点建设实现70%覆盖。投资3500万元实施镇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新建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和贺村乡贤馆。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完善文体活动广场设施建设。
二是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强化信访积案、矛盾纠纷化解力度。继续聚焦11个重点领域,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力争“贺村不出事”。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精神,深入开展反邪教宣传、禁毒等工作。推进投资1000万元的贺村平安综治系统暨智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绘制全镇3D全息影像图,实现可视化调度。
三是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贺村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巩固美丽城镇、国家卫生乡镇等创建成果。健全内部审计长效管理机制,全方位监督全镇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使用和村级运行。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勠力同心、奋力拼搏、争先进位,不负重托,在各项工作中展现贺村担当、贡献贺村力量,为建设“浙闽皖赣”四省边际第一重镇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