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双英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市妇幼儿童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建议》(第114号)悉。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一、妇幼儿童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展
江山市医疗机构以项目带动各项妇幼保健工作,切实降低了辖区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多项举措并进,促使全市妇幼保健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市设有产科的医疗机构共有5家,市妇保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贝林医院、贺村中心卫生院,其中二级甲等3家,二级乙等1家,一级甲等1家。设有儿科的二级甲等公立医院2家,其他的医疗机构仅设有儿童保健项目。但正如提案所言,当前我市仅有市妇保院一家妇幼专科医院,妇幼儿童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妇产科和儿科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医疗服务供给的纵向体系不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二、下一步打算
1.以规划为引领,推进妇产科、儿科医疗服务全面发展
以《江山市“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江山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布局规划(2021-2035年)》等各项卫生规划为引领,全面推进卫生事业各项工作。妇产科和儿科作为基础性专科医疗资源,更需要按照规划要求,明确妇产科和儿科医疗资源需求配置量、现有配置量、短缺量。加强资源配置短缺的资源配置力度,保证医疗资源配置总量满足妇产科和儿科医疗资源需求。
对于妇产科和儿科医疗资源,按照规划要求,一是需要增加妇产科和儿科医疗资源总量,包括妇产科和儿科床位数、医生数和护士数配置量。二是调整妇产科和儿科医疗资源结构,需要适当调整医疗资源在不同级别、类别机构中的配置比例,同时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妇产科和儿科的服务质量,鼓励就近就医,完善分级诊疗机制。三是优化妇产科和儿科医疗资源布局,从空间布局上看,综合性医院间距拉得不够开,城南、城东区块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十四五”规划期内,远期将市妇保院迁至市人民医院现址。通过布局调整,构建北有贝林医院,中有中医院、妇保院,南(东南)有人民医院,各专科医院错位布局,服务互补、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立体化服务体系和服务格局。四是争取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积极向上级争取学科建设经费支持力度,向上级争取县级重点学科名额分配,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人才扶持力度。
2.以医共体为载体,推进妇产科、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深度融入全力协作参与医共体建设,创新医疗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融入医共体,进一步强化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实现保健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产儿科服务能力和基层妇幼健康、计划生育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3.以学科建设为目标,加强妇产科和儿科技术支撑和辐射
不断提高江山市妇产科和儿科医疗技术水平,做好学科建设规划、能力建设和资源统筹等举措。在全市构建区域性妇产科、儿科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不断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技术支撑和辐射。
4.以质量安全为核心,提高妇产科、儿科服务能力和水平
充分意识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性,妇产科、儿科医疗机构根据医院自身发展情况和专业特点,提高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如进一步探索改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方式,进一步改善门诊服务流程减少排队等候时间,进一步平衡医疗技术发展、医疗费用控制和医疗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等。从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诉求出发,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强对医疗机构服务提供的满意度是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5.以调动积极性为出发点,优化妇产科、儿科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环境
卫生人力资源是所有医疗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对医疗资源的配置调整本质上是对卫生人力尤其是医生人力资源的配置调整。制定符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特点、体现卫生人员价值的薪酬分配体系对于调动服务积极性、维持队伍稳定非常重要。探索建立医生合理薪酬分配制度,稳定卫生系统中卫生人力队伍。一要理顺妇产科、儿科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薪酬水平的设定既要体现妇产科、儿科医疗服务特点,又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行业收入水平相协调。二要建立符合医疗服务机构功能定位、有利于有序诊疗体系构建的梯度工资制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工资待遇,缩小不同级别间的收入差异。三要构建以技术为导向,以服务量,服务效果等考核结果相挂钩的收入分配机制。
最后,感谢您对江山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建言献策,促进江山加快发展。
江山市卫生健康局
2020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