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8100263068X7/2025-165916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教育
发文机关: 大陈乡 成文日期: 2025-08-21

退休老教师守护“小候鸟”的艺术之夏

发布日期:2025-08-2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大陈乡

近日,在大陈乡早田坂村文化礼堂内,一支平均年龄不足10岁、由14名孩子组成的鼓乐队,以一曲《欢乐颂》为他们的暑期艺术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结业仪式上,孩子们纷纷登台,自信满满地展示书法、绘画、乐器等暑期所学。

每年暑假,大陈乡“小候鸟”暑期才艺兴趣班都会在早田坂村文化礼堂准时开启,一办就是18年。兴趣班为期半个月,开设书法、绘画、乐器等课程,为少年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搭建起成长的桥梁。

时间回溯到2008年,在大陈乡党委和市关工委的牵线搭桥下,大陈乡的8名退休教师成立“五老志愿团”,并创办“小候鸟”暑期才艺兴趣班。“五老志愿团”发起人之一的郑振根道出初衷:农村很多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假期缺人看管。“我们教了一辈子书,退休了也想发挥余热,办暑期才艺兴趣班帮家长解忧,还能给孩子一个充实的暑假。”

创办初期,8名退休教师大多住在市区,兴趣班设在早田坂村一间小图书馆,狭小密闭的空间里,除去书架,不到10平方米。酷暑时节,只有一台老旧电风扇“嘎吱嘎吱”转个不停,驱赶热浪。郑振根等老教师每天清晨出发,辗转乘坐1小时公交从城里赶来,午饭是大家凑钱买的电磁炉上做的简单饭菜,傍晚他们再踏上归途。

创办的第一年,兴趣班只招收了10名学生。而随着口碑相传,次年学生便增至20人,几年后,最多的时候达到84人。如今,学生稳定在50人左右,他们来自早田坂、大唐、大陈、夏家、乌龙等5个行政村。

78岁的汪长青也是创办之初8名成员之一。“最初的8人,有的离世,有的抱恙,现在只剩下我和郑振根了。”汪长青唏嘘不已。但令他欣慰的是,这些年总有同样心怀热忱的退休教师陆续加入,大陈乡“五老志愿团”已壮大至12人。尽管队伍人员在变,“五老”守护孩子的初心却从未动摇,汪长青说:“这些孩子就像我们的孙子孙女,我们舍不得他们,也放心不下。这事一定要坚持做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

面对孩子们的新需求,退休教师们也主动求变。他们邀请实验中学心理教师、衢州市文化特派员、大学生志愿者加入,新增作业辅导、心理教育和非遗剪纸等课程。郑振根坦言,只要能帮到孩子,让孩子们接触更多知识文化,他们乐于搭桥铺路。

18个盛夏流转,“小候鸟”们飞出了乡村,老教师们的身形或许不再挺拔,步履或许已经蹒跚,但那份守护乡村孩子艺术梦想的初心,如那沉稳的鼓点般清晰、有力,在这片土地上恒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