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81002630727J/2025-164181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发文机关: 虎山街道 成文日期: 2025-06-23

敲开幸福门 “365敲门嫂”暖人心

发布日期:2025-06-2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虎山街道

“4014161,这个号码有人接,有事一打就灵。”虎山街道市心社区92岁老人王东萍说起这个号码,语气里满是安心。电话那头,连接的是市心社区“365敲门嫂”志愿团队风雨无阻的守候。这支由221名党员、热心居民、社会组织骨干组成的队伍,365天“敲门不打烊”,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活动组织……他们用脚步丈量社区,用行动诠释有礼。

对于社区里的老人而言,“4014161”不仅是几个数字,更是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的依靠。去年6月,居民王东萍家中厨房排污管堵塞积水,焦急的王东萍拨通了社区4014161热线电话。当日,维修人员便上门彻底解决了问题。同年8月,王东萍家水管又出现外漏,社区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出预警,并迅速安排人员上门更换,避免了更大损失。“子女不在身边,有事就找社区,社区就是我们最贴心、最亲近的依靠。”王东萍的感慨道出了居民共同的心声。

在江滨一区休闲区域,网格员童旭东正与老人促膝交谈,紧握的双手传递着温情。童旭东回忆,初入团队,在走访一位九旬独居老人时,得知其雨棚因垃圾堵塞严重积水渗入屋内,面对高楼作业的困难,团队并未放弃。几天后,社区改造恰有登高车进场,他们第一时间协调清理了雨棚垃圾。老人热情地拉着队员的手,执意把水果塞满他们双手,这让童旭东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能真正帮到大家,收获的满足感无可比拟。”

近年来,市心社区“365敲门嫂”以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敲门”为切入点,通过创设政策宣传法、有礼议事法、邻里结亲法等“敲门十法”“五敲五清五访”联心机制,精准服务,有效“敲开”了基层治理复杂问题的善治门、社会组织的公益门、邻里和睦的幸福门和社区蝶变的现代门,将“有礼”服务延伸至社区每个角落,其扎实的成效与创新的模式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去年8月,省文明办公布的“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第三批为民办实事项目中,“365敲门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入选,成为衢州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如今,“365敲门嫂”模式已在全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至目前,全市各乡镇(街道)“敲门嫂”队伍累计入户服务达8.1万次,年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20场,定制特色项目25个,惠及群众超万人。

“居民的信任和笑脸,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市心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365敲门嫂’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用日复一日的‘敲门声’传递关怀,用实实在在的‘马上办’回应期盼。我们将持续倾听民声、汇聚民力,让这支队伍更贴心、更专业,把‘有礼’的温暖送到更多居民的家门口、心坎上。”

一扇门被轻轻叩响,一句问候饱含关切,一个号码承载信赖——市心社区“365敲门嫂”用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敲开了社区和谐幸福的大门,架起了党群连心的新桥梁。这扇“幸福门”的背后,凝聚着无数温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