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就医用药过程中,不少患者遇到过这样的困惑:药片太大难以下咽,能不能掰开服用?对此,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科长曾华均进行了科普解答。
曾华均请市民朋友记住这个口诀:缓释控释不掰开,肠溶包衣要整吞,普通分散可分开,化疗靶向别乱来。
一、能掰开吃的药
1.普通片:名字里不带“缓释”“控释”“肠溶”等字眼的,比如阿司匹林普通片、对乙酰氨基酚片,通常能掰开。就像切面包一样,分成两半,药效不受影响。
2.分散片、口崩片:分散片能在水里快速溶解,口崩片放嘴里就化,这类药掰开、碾碎甚至泡水喝都没问题。
3.带刻痕的缓释片/控释片:有些缓释片上有浅浅的刻痕,像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可以沿着刻痕掰开,但绝对不能磨成粉。
4.部分复方药:一些多层结构的复方药,比如部分感冒药,只要说明书没禁止,也能掰开。
二、绝对不能掰开的药
1.缓释片/控释片:这类药像“定时小炸弹”,通过特殊结构慢慢释放药效。掰开后,原本一天吃一次的药,可能几分钟就全释放了,容易引发中毒。比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掰开吃就像把一周的饭一顿吃完,身体根本受不了。
2.肠溶片:外面裹着一层“抗胃酸盔甲”,保证药物到肠道才释放。掰开会让药在胃里提前“爆炸”,不仅药效打折,还可能刺激胃黏膜,像阿司匹林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片就是典型。
3.胶囊、包衣片:胶囊拆开可能让药味刺鼻,还会刺激肠胃;包衣片(糖衣、薄膜衣)掰开后,药物容易变质或引发不良反应,比如多酶片。
4.泡腾片:必须泡在水里喝。直接吞或掰开,可能在喉咙或胃里产生大量气体,严重的会导致窒息或胃穿孔。
5.化疗/靶向药:这类药毒性强,掰开时粉末飘散,可能通过皮肤或呼吸进入人体,危害健康。
三、拿不准怎么办?
1.看名字:名字带“缓释”“控释”“肠溶”,先默认不能掰。
2.翻说明书:明确写着“整片吞服”的,千万别动手。
3.找小刻痕:药片上有明显刻痕的,可能允许掰开,但仅限缓释/控释片。
4.问专业人士:最保险的办法,就是直接问医生或药师。
曾华均提醒,如果需要调整药量(比如给老人、孩子吃药),千万别自己乱掰,优先选择能掰开的剂型,或者请医生换合适的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