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002630014G/2025-161634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林业 |
发文机关: | 市林业局 | 成文日期: | 2025-03-14 |
发文字号: | 江林〔2025〕1号 |
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江山市林业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总结各项工作经验,学习先进做法,创新工作方式,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促进我市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江山市林业局
2025年3月1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江山市林业局
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市林业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局上下锚定“衢州当龙头、全省争上游”的目标定位,秉持“融入融合、争先创优、两勤两专、压紧压实”的工作要求,为奋力开辟江山践行“八八战略”新篇章提供生态保障和绿色产品,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衢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江山林业力量。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集体林改与林业项目携手,助力兴林富民。一是集体林改纵深推进。推动以林地流转“股份化”、林地设施“标准化”、林地资源“资产化”为核心的林地“一地三化”改革,全年全市新增林地预流转面积10万亩,完成“三通一平三配套”的林业标准地建设1600亩,发放共富金3600余万元,38个村集体、1480户农户收益;累计完成林地流转52.44万亩,流转率62.35%,深化集体林权改革做法被纳入2024年全省深化集体林权改革现场会典型案例。二是重大项目多点开花。油茶共富综合示范项目总投资11.4亿元,争取上级资金3502万元,银行授信7.3亿元,通过集中流转2.3万亩林地和国资统一实施,实现油茶产业规模化经营、全产业链发展;完成廿八都森林康养项目、石门镇林业共同富裕综合体项目等一批省级林业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316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2000万元;获批1个国家“双重”项目——衢州市浙西丘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三是林下经济创新探索。一产端创新“竹改油”“油+菜”种植模式,完成柴村村油茶高产示范基地林下黄花菜复合经营项目,基地面积600多亩;建成“千村万元”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林下种、养殖)8个,面积总计2400余亩;二产端探索以黄精加工为主的药食两用产品的开发,江山万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参评的黄精乌鸡煲在第二届中国黄精膳食大赛总决赛中荣获菜肴类金奖。
(二)绿化造景与生态保护结合,擦亮生态本底。一是绿化美化成效佳。超额完成国家造林任务7562亩(含油茶营造),完成率252%,提升森林质量2.1万亩,义务植树参与人数达27万人次,新增个人碳账户4万个;依托中央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对柴村村、乾湖村及清漾村的废弃地进行“造景式”绿化,共打造2个樱花园和1个梅园,面积共118亩。二是生态修复辐射广。启动衢州市浙西丘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国家“双重”项目),项目总投资2812万元,建设规模3.3万亩,建设范围涉及12个乡镇(街道),建设期两年;退化林修复项目顺利开工,将“主动除治”同“疫情防控”相结合进行松林改造,减少松林占比和体量,实现疫情面积、疫木数量、疫点个数“三下降”。三是林区管护步子实。加强国有林场管理,规范资金使用、除治林区疫木,发放公益林天然林补助资金3917万元,完成7条林区道路补助项目立项及公示,发放第一批补助资金163.92万元;完成森林资源普查,更新各类涉林图斑数据,森林覆盖率提高至66.18%。
(三)监管体系与防控机制协同,守牢保护底线。一是松材线虫病除治全链条管理。制定出台《江山市涉松项目除治监管方案》《江山市2023-2024年度松疫木除治队伍考核办法》等方案,落实涉松项目松木凭证采伐管理制度、松木运输“三位一体”制度等多项制度,实现申报、采伐、除治、运输、处理全链条管理,织密监管网络;累计完成除治面积7.14万亩,清理疫木7.38万株,重达4.92万吨,除治质量位居衢州前列。二是野生动物保护全区域共治。我市非法猎捕倒卖野生动物问题顺利完成整改销号,无涉林案件被纳入第三轮环保督察典型案例;协同多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保持打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大幅度下降,野生动物救助量日渐增多,今年达40余次;建立野生动植物跨省保护共管共护联防联控机制,签订共建共管协议,实现三省四地边界共治。三是森林火灾火情全周期防控。常态化宣传教育、长效化队伍建设和系统化设施部署,建成52支森林火情早期处置队伍,举办首届森林火情早期处置队伍比武竞赛,在衢州市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投入资金196.6万元,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投入资金312.79万元,采购20台高压水泵、200个蓄水桶,完成3条生物防火林带和2条防火巡护道建设;在森林火灾高发期及重要节假日集中开展大排查、大巡护,实现全年零火灾、零火情。四是涉林执法衔接全流程畅通。制定七条案件线索移交标准,对工作机制进行结构性调整,案件线索移交从单一的线上移交调整为“线上+线下”同步移交,增加例会和岗位分片机制,实现执法网格化、责任落实到个人,共移交涉林案件44件,完成图斑督查整改销号13个。
(四)科考研究与行政抓手并举,抓实资源管理。一是野外调查收获重大。在江郎山风景名胜区先后发现景天科新物种——须女景天及国内保存最完整的野生黄精群落,新物种须女景天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植物分类学》。二是林长制落实有效。完善“林长+警长+护林员”两长一员巡护林体系,建立“1+2”护林员古树名木巡护机制,244名护林员巡林里程达277446公里,发现并整改问题220个;2023年度林长制考核获浙江省林长制考核优秀县,2024年衢州市林长制半年度考核获第一档。三是古树名木保护科学精细。指导完成1个古树公园(廿八都镇兴墩村岭头古树公园)建设项目及5株一级保护古树抢救复壮项目,推进5株古树移植工作,完成2株枯死古树采伐审批,协助完成6起保险理赔工作,理赔额共计33019.7元,首次发动全市护林员参与极端天气后古树名木巡护工作。
(五)森林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助燃文旅市场。一是以宣传为契机。先后承办“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走进江郎山活动”“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第十四次工作会议”“衢州市爱鸟周活动”等重要活动和会议,提升江山美誉度。二是以名山为纽带。串联带富亮点,江山市中部旅游度假综合体项目等4个项目入选2024年全省名山公园“双百”建设项目;廿八都森林康养项目、仙霞古道景观提升工程、竹木生态园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先后开工建设,丰富旅游场景。三是以规划为引领。推进江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进程,多次到国家林草局、省林业局对接工作,完成江郎山景区旅游交通专题研究、廿八都—浮盖山索道涉及江郎山风景名胜区选址论证报告等两大专题编制和省级评审;编制出台《江山市湿地保护规划(2024-2030年)》,并经市政府批复实施。
(六)服务当前与服务未来兼顾,强化要素保障。一是服务当前需求。审批完成涉林项目共157个,审批面积400.96公顷,项目用林量创历史新高;审批完成涉草地项目9个,审批面积7.6716公顷;在项目涉林用地申报前期提前介入,指导帮助收集报批材料,完成省级以上审批项目14个,有效保障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龙潭水库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二是服务未来发展。聚焦林地占补平衡,开展补充林地库建设工作,打出“平衡库+调剂库”组合拳,完成1.1万亩平衡库建设,完成调剂库测绘3620亩、流转178.03亩,为未来重大项目提供林地征占用保障。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一)争树标杆,聚焦深化林改。一是聚焦重要平台。完善“一股份两平台”建设,探索“林地承包权入股+保底分红”模式和收益权票制度,推进“两预两委托”林地流转新模式,力争2025年实现林地新增预流转15万亩以上,林地流转率达90%以上。二是聚焦重大工程。推动江山市油茶共富综合示范项目、林业共富综合体、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保障性苗圃迁建项目等一批林业重大工程项目谋划和建设,2025年力争实现新增融资授信12亿元。三是聚焦重点对象。大力发展“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农户股份制”等经营形式,筹划建设林事服务中心,发挥好林业专业大户、家庭林场、职业林农、农村能人的作用,鼓励社会化组织参与林事服务。
(二)争抢先机,提速林地库建设。一是加快地块落实。新谋划3000亩林地调剂库建设任务,会同乡镇(街道)及资规部门充分排查、筛选地块,开展造林入库。二是加快政策落实。推动林地库政策文件、建设管理办法出台,推动市林地定额管理制度落地,推动保障工作经费。三是加快交易落实。寻找林地指标缺口大的县市区进行磋商,商讨调剂面积和价格,促成指标交易,增加财政收入。
(三)争作示范,深耕国土绿化美化。一是提质量。以生态廊道、健康林建设为抓手,推进我市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计划实施面积39544亩。二是造景观。依托浙西丘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国家“双重”项目)及中央补助项目,着力完成29000亩美丽林相改造提升任务,打造景观效果好、生态效益高的示范区域。三是增碳汇。推进碳汇林建设,推进国有企业参与碳汇建设,实现全市行政村二级碳账户全域覆盖。
(四)争当先锋,积极向上对接。一是争试点。申报林业共同富裕试点县,申报江山市林下空间收益权省级试点,推进《江山市林下空间收益权证管理办法(试行)》文件出台。二是争项目。争取“千村万元”项目3个,争取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1个,争取森林防火应急道中央项目和其他省级林业重点项目。三是争审批。推进江郎山风景名胜区总规修编审批,积极跟进专家组审查、矢量数据汇交、自然资源部审核、专家现场审查、部委联审、部际联席审查会议等环节,争取早日通过审批。
(五)争挑大梁,压实管理责任。一是早监管。研究制定部分林地审批政策,在对设施农用地、农民建房等选址环节提前介入,规范林业生产设施建设等项目建设占用林地管理办法,减少违法占用林地情况。二是广排查。组织开展到期临时用地排查、未挂牌古树排查、错误落界公益林排查等一系列排查,理清现状,及时精准施策消除风险隐患,管好林业资源。三是重打击。保持打击非法猎捕高压态势,严防问题反弹,推动狩猎改革,解决野保工作深层次问题;紧抓林业检疫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收购、存放、加工、利用、调运、使用松疫木的行为,全面禁止国产松原木经营和松板材加工活动。
(六)争扛重担,把好“防”字关口。一是提能力。组织开展全市森林防灭火比武竞赛和综合演练,提升早期处置队伍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勤巡护。创新推行“林长+警长+执法队长+生态护林员+森林火情早期处置队员”的“三长两员”巡林护林治林模式,在重点节假日高火险时段组织专项督导检查,消除森林消防隐患。三是严防治。健全完善、继续执行《江山市木材加工经营企业检疫执法监管方案(试行)》《江山市松材线虫病疫木定点加工企业监管制度》等制度办法,严格落实防治督查检查制度,力争在重点区域和零星区域完成打孔注药5000株以上、喷药防治松褐天牛等1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