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00263025XD/2025-160160 | 主题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司法 |
发文机关: | 江山市司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5-02-06 |
2024年,江山市司法局认真履行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职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坚持学习宣传、法治服务、协作创新一贯到底,大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守法普法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学习宣传一贯到底
认真落实中央、省、衢州市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部署要求,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常态化,持续在全市营造学习宣传热潮,为加快法治江山建设注入磅礴动力。
持续推进“八进”宣传力度
紧抓“关键少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论述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第一议题”、领导干部述法“第一主题”、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第一考题”,提升各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开展工作的能力。全市各单位组织党委专题学习会235场,进农村宣讲300余场,进企业宣讲70余场。
持续深化普法责任制落实
创新融普法模式,撬动协作资源,共同推进各部门法的主题学习宣传力度。各单位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主题开展文艺演出、朗诵、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成果展示等系列普法活动1000余场,通过文艺表演、播放视频、发送宣传折页、答题有礼等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
持续丰富普法宣传形式
加大公益普法工作力度,通过媒体报道、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等深入人心。司法局以“多娇江山”为媒,推出“以案说典”“以案释法(企业篇)”双栏目,录制播放“法律明白人微播报”42期,通过广播进村入户。法院广泛开展危险驾驶案件庭审旁听、“军娃”进法庭等法院开放日活动,得到代表委员的纷纷点赞。
坚持以围绕中心大局为总要求
法治服务一贯到底
坚持县域小切口,按照“分层分线、点面结合”的系统思维,扎实推进县域守法普法重点举措,针对巩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开展一系列有益实践。
丰富法治服务内容
高度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凝聚全市法治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线上优化“企呼我应”司法集成服务,线下联合组建巾帼法助营商志愿服务团,向企业提供普法宣传、法治体检、纠纷调解等服务166场次。
深耕法治服务平台
升级营商法治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61人次,法律援助52人次,普法活动20场;将法治服务延伸到企业“家门口”,在数字经济产业园、木门产业综合体、“饿了么”江山运营服务中心设立法治驿站,形成“专区+驿站”多元涉企法治服务实体平台架构。
创新法律服务机制
将普法工作融入“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在全省率先编制地级标准,按标按需提供服务指南,建成企业规范化点位9个,“线上+线下”缩短群众“找法”距离。创新“法律明白人”、法律服务人员“积分通兑”机制,激励提升法律服务人员服务质效。
坚持以搭建载体平台为总抓手
协作创新一贯到底
坚持“产品为王”理念,在普法文创、活动、阵地上迭代创新,牢牢把握普法工作的新鲜感和参与度,持续向上抬升全市普法热度。
着力挖掘法治文化资源
探寻普法工作与传统法律文化连接点,深入挖掘古镇特色文化法治因子,挖掘本土法治故事48个,编印《清湖古街法治逸事》《廿八都镇法治逸事》两本图书8000余册,有效弘扬传统法律文化当代底蕴。
推陈出新法治文化产品
紧扣法治主题,运用歌曲、小品、顺口溜、漫画等形式,创作编排《食安小课堂》《向不良行为说“不”》等法治文艺作品12部,并联合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活动,供给丰富多元的法治文化内容。
迭代升级法治文化阵地
延续发展项目化普法理念,将普法项目融入美丽乡村、旅游景区、城市景观建设,年内新增“气象法治科普基地”“碧桂园普法苑”等群众身边的学法平台6个;探索在社区、学校等场所建设以青少年普法为主题的“崇法苑”法治宣传教育阵地,不断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走深走实。
展望2025年
江山市将继续聚焦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程,以赢取“八五”普法评估高分为总目标,深入实施“法润江城”强基提质工程,让法治内容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点点滴滴,进一步提升群众运用法律维护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助力江城人民法治素养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