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江山 > 人文江山

趣谈剪纸

发布日期:2025-02-0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姜秀英

剪纸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璀璨的艺术瑰宝之一,我对剪纸的兴趣源于小时候,看大字不识的母亲用剪刀剪出“喜”字感到好奇。因为在正月里,家里有客人来拜年,母亲在回礼自家做的米糕时,会放一个“喜”字在米糕上面,一张小小的剪纸,充满着浓浓的仪式感。

再大些,学校上手工劳技课,课上的内容其中有一项就是刻印图纸。老师教我们用铅笔刀把图纸放在废旧玻璃片上剪刻,那应该算是在小学接触到最早的剪纸镂空劳技了。记得那年我的表哥结婚,姑母还让我提早一天去帮忙剪喜字,布置婚房。当时只是觉得好玩,并没有对剪纸这门艺术充满热爱。

要说真正喜欢上这门艺术,还是在我退休之后。退休后的我有了大把的闲暇时间,偶然得知老年大学有剪纸班,对剪纸的兴趣油然而生,于是约上好友柴姐结伴,一同报名学习。这一学,就一口气连续学习了两个学期。

在这里,我第一次接触看图、按图剪。每次上课班长先发图给学员,然后老师对着图纸讲重点,应先从哪个部位开剪,直至最末剪部位结束……老师上课简单扼要,我在课后也乐于多练习,致使我的剪纸技艺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学期结束,老师邀请了部分老学员及我们个别新学员,参加某个“土鸡节”周年欢庆活动,为其制作剪纸作品。我当时的剪纸作品《欢庆土鸡节》竟也获得了奖项。虽然这是发生在十年前的事,但至今仍觉历历在目,那次获奖,也让当时小试剪刀的我受到了鼓舞。

之后,我开始参与各级赛事,打开了“以作品会友”的美好开端。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相关展览上,我剪出的毛主席像得到许多人的赞扬;在参加北京赛区组织的全国艺术大赛中,获得了金奖,并受邀参加《和谐盛世》全国书画摄影诗文大赛颁奖典礼。行程安排有登天安门、游国家大剧院等活动,我在游览中央广播电视塔时,与一位同样获奖受邀参加活动的大姐相谈甚欢,不同的是她是征文获奖。临别前,我送给她一幅剪纸作品,还相互添加了QQ,至今我们还保持着联系,偶尔分享彼此的生活感悟。

因为喜欢剪纸,所以每逢有机会出游,我都会有意识地观察当地的地域文化、人文风情,并开阔视野。我平时喜好剪生肖系列作品,常以此赠送友人作为生日礼物。属猪的,采用谐音附上祝福“祝你幸福”,属马的,刻上“马到成功”在马蹄处,脚停之处就是成功之处。有次朋友乔迁新居,我送了一幅镇宅公鸡的剪纸,其外形似一块巨石,彰显震慑,威风凛凛、嘴咬蜈蚣、脚似钢爪、踩踏蝎子,屁股下是“鸡王镇舟”,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还有位忘年交,在他新公司开张时,又喜得龙凤胎。我特意剪了一幅金童玉女,寓意“儿女双全、幸福美满、年年有余”,两个年字之间用铜钱串联,顺祝他新公司开业大吉。前年我去女儿家,也应老总之邀,顺路去了老总公司,见作品至今还保存在他的办公室,让我感到意外。他说这是独一份,比买来的豪华摆件更合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