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MB1581556H/2025-160021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发文机关: |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江山分局 | 成文日期: | 2025-01-26 |
今年以来,衢州市生态环境局江山分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严格落实环境执法监管,全面推进美丽江山建设。
一、2024年工作总体情况
2024年,衢州市生态环境局江山分局出动执法人员1170余人次,检查企业(点位)340余个,已下达处罚决定书案件54件,处罚金额624.1166万元,在办案件15个,拟处罚金额157余万元,办理五类配套案件12个(其中移送行政拘留案件8个、移送刑事案件2个、查封扣押案件2个),办理不予处罚案件2件。完成双随机检查283家次,对双随机检查中发现问题立案查处2家。重点风险源核查108家次,发现问题隐患111个。开展信访问题现场核查235件,开展信访执法监测6家次。
(一)第三轮环保督察工作
一是高位部署推进迎检工作。协调配合两办做好主要领导部署推进工作,2月5日晚,江山市委书记朱素芳主持召开十五届市委常委会第82次会议,听取了迎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相关情况汇报,并做强调部署。2月6日下午,江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明峰主持召开迎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部署会。认真履行督察整改综合协调职能,联络督促相关牵头单位开展督察问题整改销号,组织对历年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信访件开展 “回头看”专项检查,对我局牵头的信访件点位开展全面回头看检查,督促反弹和新增问题整改。
二是扎实推进突出生态问题整改工作。2月份以来,生态环境部华东督察局和省厅多轮次来江开展了问题暗访工作,为中央环保督察进驻做准备,针对暗访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强化问题掌握。对于上级和周边区县提醒的暗访动态,及时采取技术手段开展线上排查,并安排执法人员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属地乡镇等开展实地核查,尽可能掌握暗访摸排点位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情况,化被动为主动。二是抓好问题整改。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严格审核问题整改措施,已交办问题5批68个问题,逐个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参照环保督察和七张问题清单管理机制,建立《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闭环管理机制》, 督促牵头单位严格开展问题整改和验收销号。联合市长江办下发了《关于印发〈2023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问题“举一反三”排查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国家、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中涉及的9个大类问题开展排查,并就涉及江山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业废气违规排放和地质遗迹侵占问题开展问题整改销号。
三是完成第三轮生态环保信访工作。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共交办江山市信访件24批次30.42件,其中重点件2.125件【华盛纸业锅炉问题、江山何家山水泥有限公司危废处置不规范问题、衢州市100多家碎石加工厂整治问题】,从污染类型分类:大气污染类的9件,水污染类的3件,生态类的3件,土壤污染类3件,噪声污染类2件,其他污染7件,多种污染类型混合的14件,需要上报调查报告41件,均按期办结上报,无超期和退件情况。已立案查处案件19件【交办信访件立案查处17件,交办问题立案查处2件】,拟处罚金额200余万元。江山市委书记、市长先后8次赴现场督导,累计督导问题点位15处,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信访件办理工作。
四是督促推进问题整改。积极主动与衢州市局做好沟通对接,以整改协调小组名义督促牵头单位做好问题整改,目前41个信访件问题完成24件,还有17件按时序推进中,同时做好相关问题销号的材料收集和现场核查工作。
(二)执法专项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三同时验收核查。持续推进三同时验收存量化解工作,对113个已审批并建成投产的项目三同时验收履行情况开展专项核查,下发《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提醒函》,督促企业履行企业主体责任,规范做好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
二是扎实做好环境安全排查整治和应急处置。制定年度《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建设任务清单》和《江山市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动态调整年度重点风险源企业清单,调整增加后共29家重点风险源,梳理企业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制定备案情况,梳理确定年度修编预案企业名单,目前完成企业应急预案审查备案35份。督促指导江山市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企业级-企间级-园区级-流域级突发水污染事件多级防控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正按时序推进中。严格落实“五个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第一时间获取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加大在节假日、重大活动、环保督察等重大敏感时段应急响应准备,制定环保督察期间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处置预案,及时有效应对浙江逸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9”火灾事故。
三是着力提升执法能力。在前期准备和监测站培训的基础上,2月2日衢州市监测站组织人员来江对我局9名执法人员进行了水质采样考核,参加考核人员均通过了理论和实操考核,待后续材料完善后报市站审核后发证。借助无人机购买的契机,安排2名执法人员参加无人机培训,顺利通过考核,扩充了会操作无人机的执法人员队伍,保障了每个中队均有执法人员能操作无人机进行飞行和污染源巡查、取证等执法辅助工作。
四是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问题。紧盯年度环境质量目标任务,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持续开展各专项执法检查,组织开展了生猪养殖污染和木门行业专项执法检查,对2家生猪养殖场和2家木门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加大双随机检查和日常信访核查过程中的问题发现和案件转化率,完成2个信访问题立案和2家双随机检查问题立案。积极组织参加省、市交叉执法检查工作,派员参加了衢州对杭州、江山对智造新城的交叉执法检查,配合做好丽水检查组来江检查。
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是执法任务与执法力量不相匹配。我市中小企业众多、分布广泛,再加上大量的小型作坊式加工点,监管对象众多,仅双随机对象库中就有监管对象2400余家。随着生态环境保护进入爬坡过坎期,各项攻坚任务接踵而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加强烈,致使当前生态环境监管范围和内容较以往更加综合、更为广泛,但我市目前生态环境执法力量仍不足以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执法需求。10名执法人员负责19个乡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的环境监管执法任务,难以全面落实网格化监管、污染源“双随机”、污染源在线数据异常、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执法、水气专项执法等专项执法行动的现场调查核实等工作,难以做到污染源全覆盖监管,存在对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不精准、不彻底、不到位情况。
二是执法监管科技化程度低。目前我市生态环境执法虽然有了诸如在线监测、用电监管等智慧监管方式,但覆盖面较窄,日常执法主要依靠人工巡查、抽检等方式,执法手段较为传统,过度依赖人工现场检查这种低效率的执法方式,隐蔽性的违法活动很难被发现。执法装备参差不齐,执法人员对新装备的熟练应用还不够,无法满足现代环境执法高精度监测和快速取证的需求。
(二)对策建议
一是发掘内力、借助外力。一方面上级部门加强基层执法力量,改善基层事多人少的局面。组织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举办环境执法培训班,组织骨干学习先进基层执法单位经验做法,以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法制水平和执法能力。选拔组织纪律性强、专业素能强的年轻干部,将能干事、愿干事的干部选拔到环境执法队伍中,提高整体队伍素质。另一方面厘清各职能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充分用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协调小组、美丽办职能,切实改善生态环境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共同推动形成生态环境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二是创新执法手段,强化执法效能。不断完善固定污染源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在重点污染源和污染排放口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实现实时互联,推行环保监管“黑匣子”系统,实现对环境状况进行全程、全时段动态监测,推动执法模式向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督查的全程化监管模式转变。利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等高科技手段弥补传统人工执法的短板,提高执法效率和覆盖面。
三、下步工作安排
2025年,衢州市生态环境局江山分局将继续贯彻落实好上级的有关工作部署,以生态环境专项执法行动为抓手,全面提升执法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持续打造生态环境执法铁军,确保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一是扎实做好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紧盯各类问题的整改落实,对交办的信访件,紧盯时间节点,稳步推进整改。坚持以本次环保督察为契机,全面开展同类问题隐患排查,切实消除一批生态环境问题;并常态化开展“回头看”,巩固治理成效,确保不出现反弹复发、异地复发的情况,以扎实的整改成效回应群众实际诉求。
二是持续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制定2025年度专项执法检查计划,持续开展绿剑、生态环境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执法行动,严查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同时,深化部门协作、联合执法,会同公安、行业主管部门加大环境违法犯罪案件查处力度。
三是着力化解环境信访纠纷。继续做好环境类信访舆情舆论收集、研判,积极分析环境信访工作形势,全面梳理和分类施策,压实首办责任,确保群众信访问题处理率100%。及时开展环境信访后督察,针对重复、重点信访件,开展专项排查行动,有效减少信访存量,确保信访量和重复信访率保持下降趋势。
2024年度行政执法行为统计表
填写单位:衢州市生态环境局江山分局 2025年1月25日
对象种类 | 行政处罚 | 行政许可 | 行政强制 | 行政征收 | 行政裁决 | 行政给付 | 行政确认 | 行政奖励 | 其他行政执法行为 | 合 计 |
本单位 | 56 | 421 | 2 | 0 | 0 | 0 | 0 | 0 | 0 | 479 (件/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