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11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2024-09-2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戴勇委员:

你在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提振业态、促进清湖未来乡村与文旅发展有机衔接的建议》(第11号)收悉。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清湖古镇曾是浙西南水陆交通重要枢纽、浙闽赣三省边境商业要冲、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2022年,我市以“文旅型未来乡村”定位,以清湖三村为核心,联动清湖一村、清湖二村和清泉村,围绕共商、共建、共治、共富、共享等“五个共”推进路径,成功打造清湖未来乡村连片发展实验区。2022年11月,千年古镇清湖重磅开街,为江山“重塑旅游辉煌”注入新活力。2023年初,清湖古镇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3年12月,清湖古镇景区入选第三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在清湖古镇未来乡村发展过程中,始终与文旅发展进行有机衔接,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高起点规划。牢固树立运营前置、建营一体理念,在建设之初,文旅局、农业农村局、清湖街道、农旅集团等一同参与规划,将“一条古街”震撼开街、“一瓶酱油”恢复生产、“一台戏”《清溪江湖》吸引关注、“一场灯光秀”闪亮航山、“一条绿道”延伸拓展空间的“五个一”作为推动实验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二是大手笔投入。未来乡村创建以来,保障未来乡村建设专项资金近1.2亿元,建设项目36个项目,以文化体验为支撑,完善沿线基础配套,打造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三是高标准建设。配套建设集步行、骑行、观光观景、露营等功能于一体的古镇-航山-清溪滨水-酱园生产研学基地-五百湖湿地的绿道环线;连片流转土地300亩,建设酱油配套大豆种植基地,恢复公泰酱园古法酿造技艺,全面振兴酱油、豆制品产业,打造系列文创产品,擦亮清湖酱油“金名片”;围绕上中下街业态招引、古镇运维管理托管等,共同探索清湖业态包装、策划、招引、投入、营运机制,实现古镇旅游开发建设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接下来,市文旅局、农业农村局、农投集团、文旅集团等部门单位将一如既往与清湖街道继续合力,在产业、人才、运营等方面持续发力,加速推进清湖古镇农文旅深入发展。一是进一步培育产业。配合清湖街道,进一步挖掘各村特色,大力培育发展“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如公泰酱油,除了产业要扩大,产业链也要进一步进行延伸,可开发几款与游客贴近的酱油类旅游商品,也可创设游客参与的打酱油场景。二是进一步培育人才。我局将加大对清湖当地讲解员的培训指导,今年7月,我局与人社局将组织开展讲解员职业技能大赛,对清湖古镇景区也进行了发动,以赛促进,进一步提升讲解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进一步强化运营。借助腾讯等平台,加强本土乡村运营人才培养;借力国资公司、强村公司、运营公司等多方力量,积极探索“国资+村集体+村民”、“强村公司+村集体+村民”等乡村运营新模式。前往临安等地学习乡村运营先进经验和做法,争取引进如乡村运营师老白(在临安从事乡村运营,在江山有民宿项目)等这样的运营团队。四是进一步创新思维。充分搭建社群平台,拓宽“三乡人”社交空间,让更多有识之士参与到清湖古镇的发展中来;加快建设乡村生活馆、共享食堂、儿童驿站、绿道等,打造村民15分钟幸福生活圈;继续指导清湖街道举办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进一步聚人气、促消费;发挥清湖古镇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品牌,指导街道、景区公司等发展夜间经济。

感谢你对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你继续建言献策,促进江山加快发展。




江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4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