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00263025XD/2024-160040 | 主题分类: | 公安、安全、司法/司法 |
发文机关: | 江山市司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4-08-12 |
近年来,江山市结合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需求,探索出了一条“队伍专业化、对象差异化、形式体验化”的未成年人普法新路径,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队伍“专业化”,落实常态普法
持续优化“法治副校长”选聘机制,定期梳理“法治副校长”清单,选派法官、检察官、民警、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等72名法治工作者担任辖区学校“法治副校长”,同时配强配优普法讲师团队伍,定期组织法治教育集中学习,推动普法队伍更好履职。近年来,已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讲座140余场。
对象“差异化”,做优精准普法
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特点的未成年人开展递进式、差异化普法,针对小学生,借助微动画、主题漫画、法治明信片等趣味形式强化自护教育,针对中学生,借助100个历史故事和典型案例宣传违法犯罪后果,针对留守儿童,联合团市委、教育局、关工委、青少年宫等部门共同普法,今年已累计开展“防范校园霸凌”、“反电信诈骗”等主题法治宣讲16次。
形式“体验化”,打造沉浸普法
以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为载体,发挥其学法用法需求收集“主渠道”作用,在中专院校设立法治需求收集点、法治文化作品展示屏,增强学生与法律的互动。积极链接学校和社区相关资源,今年已组织学校师生和家长携手赴交通教育基地、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司法所、法治长廊等地参观学习7次,通过现场观摩和仪式教育等形式,培养未成年人的规则意识与法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