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MB159359X3/2024-158311 | 主题分类: |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物 |
发文机关: |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成文日期: | 2024-05-30 |
1.大桥农耕文化博物馆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6:30
预约电话:15669966016
简 介:
大桥农耕文化博物馆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江山市大桥镇新桥村3号,是一座展示浙西地区农民生产与农业发展的农耕文化展示馆。该馆成立于2022年,占地面积930.69平方米,总投资额200余万元。场馆由4个展厅构成,以“千秋大业,基于陇亩”为主题。展示馆实现向社会全面免费开放,为文化旅游的民俗展示,繁荣文化事业发挥作用。
展示馆由4个展厅构成,分别为:山越稻香壤歌悠邈厅、春秧秋实稻香万年厅、天地有节风雅中华厅、天佑中华国富民安厅。整个展厅集历史、民俗、艺术、数字、农业等内容为一体。
第一展厅“山越稻香壤歌悠邈厅”:该展厅主要介绍大桥镇的地理区位、乡镇发展情况、历史演变、传统农耕文化与风俗民谣、镇志村志、名人轶事以及以“稻渔种养模式”为代表的农耕产业的演变与历程。近年来,大桥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建统领,以“实力大桥、活力大桥、美丽大桥、幸福大桥”为建设目标,全力打造“农旅小镇·稻香大桥”。
第二展厅“春秧秋实稻香万年厅”:该展厅展示农作物的重要性、稻谷作物的起源与生产方式的发展以及一批为粮食事业作为伟大贡献的人。中国农作物丰富世界餐桌,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贡献,植物考古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万年前,先民驯化农作物后,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奠定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物质基础;同时,起源于中国的农作物及生产方式传播至世界各地,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展厅介绍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1916年8月17日-2004年2月22日),中国农业传说奠基人——神农炎帝,用数字化方式演绎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的一生。
第三展厅“天地有节风雅中华厅”:该展厅以图片、文字为主,展示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发展以及轮回之历程,用仿真模型模拟水稻的一生,演绎稻谷的春种秋收。还展示农耕农具、生活用具发明应用史,以历代农业工具照片进行展示,展示中国农耕发展历史,介绍农耕科技发展应用,弘扬古代人民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精神。展厅设置有儿童互动数字娱乐设施,在游戏互动抢答中得到学习,在娱乐中让孩子学习农业知识。
第四展厅“天佑中华国富民安厅”:该展厅用展望未来,走好共富之路,描绘大桥镇产业发展规划之路,农民增收富裕之路,表达共同富裕砥砺前行的美好愿景。同时展厅还设置有大桥镇历年丰收节的节日盛况的数字化展示,展现数字时代下农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2.红盖头葛根博物馆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30—16:30
预约电话:15057026158
简 介:
红盖头葛根博物馆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江郎山所在的江山市经济开发区莲花山工业园区,红盖头葛根博物馆由浙江红盖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建,2023年完成葛根文化展示厅、多媒体厅、中药材特产展示中心等一系列文化展示配套设施的建设并免费对外开放,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展厅面积约859平方米,是展现江山市中药材特色产业文化的多功能展馆,把葛根、黄精等中药材经济打造成山区经济真正的增长点,同时也带动了江山市旅游产业和中医药养生产业的发展。
展馆陈列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医药葛根文化介绍(镇馆之宝——吉尼斯葛根模型),江山市中药材产业分布沙盘,中医药产品体验区,中药材古法炮制工艺铜人像,名老中医典故,中药材药食同源植物标本。
葛根是一种药食兼用中草药,民间素有“南葛北参”之美誉。江山是浙江葛根之乡,葛根产业具有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根据当前中医药与旅游结合发展的趋势,红盖头公司逐渐形成一条以企业文化为纽带,以中医药养生、保健为基础,以旅游展览为平台的特色发展之路。精心设计参观线路,带领游客参观厂区,游览葛根文化馆,引导游客观感从直观到生动,体验由浅入深,葛根、黄精文化、企业文化在参观游览过程中不断强化。
葛根博物馆的建成与开放,对江山市的中小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每年都吸引大批学生前来举办研学活动,也是群众以及干部开展研学教育的良好基地,对来参加研学的人员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和科普作用。
为了更好的呈现博物馆展品的优越性,我们对展品的内容进行丰富优化,把葛根王模型、江山中药材产业地形图、中药炮制铜人像等用丰满的文字进行描述解析,让参观者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底蕴,另外安防设施也增加了消防箱设施,从而提高博物馆的安全系数。
3.江山恒亮蜜蜂博物馆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00—17:00
预约电话:15268098798
简 介:
江山恒亮蜜蜂博物馆,设有蜜蜂的科学、养蜂、蜜蜂文化世界两大板块,通过图片、视频、影像、文字、实物、模型、互动体验等形式展示蜜蜂的奇妙世界,让大家了解蜜蜂、学习蜜蜂的精神。博物馆收藏有一亿五千万年的蜜蜂化石,各种蜜蜂标本、植物标本、古老的养蜂生产工具等,藏品价值上千万元,46类展品计370件左右。该馆是一座以了解蜜蜂知识、学习蜜蜂文化为主的专题博物馆,由蜜蜂家族走廊、蜜粉类植物、蜜蜂的身体、养蜂吉普赛人、蜂产品利用、蜜蜂与名人、3D影院、蜂产品展示区、蜜蜂体验区九个展厅组成,是迄今为止全球第七座专门的蜜蜂博物馆。蜜蜂博物馆是江山蜜蜂文化建设的亮点、江山旅游的新景点,也是江山文化建设的有力推动者,更是养蜂行业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为保持博物馆的有机更新,每年投入近50万元,对博物馆进行提升改造,2024年投入98万元,新增互动区域,模拟蜜蜂采蜜;对相关方面进行更换;全新打造企业馆。
以蜜蜂博物馆为基础开展科普教育,通过开展科普教育及开展科普活动,来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功能。近年来,被评为“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衢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江山中学生物学科实践基地”。
通过谋划和布局“旅游+工业”产业,增强产业带动力和作用力,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挖掘各方面现有优势资源,打造产业特色,着力培育“旅游+工业”品牌,努力延长融合产业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推动旅游和工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累计已创造销售收入近亿元,带动“旅游+工业”产业的发展,是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现正在申报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4.江山市移民陈列馆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00
预约电话:13645706081
简 介:
凤凰村“江山市移民陈列馆”坐落于凤凰村村委本部,占地面积400多平方,展示江山自60年代至今三大水库的建设以及移民的详细资料,同时展示各个时期移民人捐赠的“老物品”50余件,展示图片百余张。2021年初建成并投入使用,年接待观众万余人次。2022年初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展示图片进行全面提升和亮化。
陈列馆融合江山碗窑水库、峡口水库、白水坑水库三大库区移民为结构框架,以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文旅兴村为主题,以珍藏库区移民的精品农器具、老照片、老物件为特色,用沙盘、文字、图片、3d视频等方式呈现水库建库史、原村风貌史、新村变迁史。
江山市移民陈列馆紧握农耕移民文化为向导,从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移民文化是诠释人口迁移一种历史现象,其自身本来就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属性,凤凰村移民博物馆的落成,不仅可以让人了解更多移民村的前世今生,而且还满足了移民人文化寻根的心理需要,更加传播了移民人百折不挠、刻苦耐劳、智慧结晶的精髓所在。
5.江山市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大陈陈列馆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30—17:30
预约电话:15957044866
简 介:
江山市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大陈陈列馆地处大陈古村,由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大陈陈列馆、大陈党建馆以及大陈退役军人服务站三个分馆组成,共同展示、传播、收藏、传承和发扬大陈历史文化、特色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相辅相成。总布展面积440平方米,革命文物422件/套,总投资320多万元。2022年5月11日,被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为浙江省第一批乡村博物馆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大陈陈列馆位于大陈古村74号,建筑面积200平方米,馆内有实物展品48类107件,历史照片及文献资料196件。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江西进入江山,宣传推动抗日运动,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并激战大陈,掩护红军主力实现战略转移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迹场景再现,弘扬红军严明的作风纪律、坚韧的革命意志、军民的鱼水之情,让红色文化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大陈陈列馆被确认为浙江省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基地。
大陈党建馆位于大陈陈列馆左侧,建筑面积120平方米,馆内详细记录大陈的党建发展历程,具象展示大陈党建成果、历届领导的贡献以及未来党组织的发展方向,有效拉近党群关系、凝聚人心。
大陈退役军人服务站位于两馆的身后,建筑面积120余平方米。站内设有荣誉室、思想教育室、红军换装室等场地,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周到。同年,服务站获评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服务站站长汪衍君获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大陈陈列馆与大陈党建馆比邻而立,充分彰显大陈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构成了最好的思想教育基地。退役军人服务站矗立在两馆背后,不仅是保障退役军人的坚实后盾,更是传承与发扬伟大精神的后援力量,不断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厚植年轻一代参军入伍的伟大志向。2022年又投入100多万元对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大陈陈列馆、大陈党建馆、大陈退役军人服务站三馆展示内容进一步提升,并植入数字化展陈服务。三者共同构筑的大陈乡村博物馆,带领着人们在追忆革命岁月中唤醒初心使命,在学习党史发展中筑牢理想信念,将伟大的红色精神与建党精神深深融入血脉和灵魂,成为鼓舞和激励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成就了大陈村干部队伍团结奋进、党员群众和睦相处的良好局面。依托大陈古村国家4A级景区以及村歌发祥地的优势,年接待游客达26万人次,年接待党史学习教育以及研学游团队达998个,11.8万人次。
6.闽浙边革命斗争陈列馆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30—16:30
预约电话:13967008340
简 介:
闽浙边革命斗争陈列馆位于江山市坛石镇上王村竹子林,2019年11月启动建造,2021年3月竣工。2022年1月内部布展完成并对外开放,总投资320多万元,馆藏革命文物75件/套。展馆共上下两层,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598平方米,是集革命历史展览、爱国文化教育、党史学习基地等为一体的红色文化多功能展馆。
展馆的布展路线按照革命发展的时间脉络进行陈列,围绕竹子林的红色印迹以及城工部发展与竹子林的渊源,通过一幅幅珍贵影像和一件件革命遗物将江山的革命史实和革命先烈展示在参观者面前。
一楼展馆以江山的红色印记和竹子林周边的红军足迹为主题,一面雄伟的战争浮雕把人带进了烽火连绵的战争岁月。在造型古朴的砖墙上,通过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影像展示从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江山青年学子们追求真理,积极投身伟大的反帝爱国斗争开始,到1934年红七军团组成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驻扎竹子林,开展革命斗争的故事。
展馆二楼的整个展厅以城工部在浙江的发展与竹子林的渊源为主线,通过“城工部与竹子林”“建立发展党的组织”“掀起革命新高潮”“开展武装斗争”“曙光照耀江山”五个时间轴进行布展,通过展示革命时期的武器、囚牢等模型以及大量的史实图片和英雄事迹展示了城工部在艰苦条件下为江山解放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二楼的东侧转角是英雄人物展示厅,在弧形的穹顶之下,林维燕、高展、江文涣等一个个革命先烈的动人事迹在墙面上铺陈开来,而来自革命先烈后辈的讲述,更让参观人员对革命英雄的大无畏精神肃然起敬。
岁月悠悠,竹海依旧,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历经岁月始终给予后人以强大能量,党的光辉历史始终在这片土地上闪耀。如今的闽浙边革命斗争陈列馆已成为红色历史打卡点,也是江山市党史研学路线上一颗璀璨明珠,古老的竹子林正在新时代里向后人们讲述着那段不能被忘却的历史。
7.清湖公泰酱园展示馆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30—11:30,14:00-17:00
预约电话:15957017601
简 介:
清湖公泰酱园展示馆主体建筑建于明代,公泰酱园厂创建于1825年,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位于清湖三村上街10号,为二层砖木结构,清嘉庆二十五年,王、时、周三人在江山清湖上街创办酱油作坊。道光十年,作坊聘请兰溪名师王师傅为把舵师傅,王师傅的精湛手艺,加上吴老板雄厚的资金实力,使得酱油作坊的发展迅速,道光二十五年,正式创立“清湖公泰酱园”。据《清湖镇志》和《江山史话》中的“公泰酱园”相关内容记载,公泰酱园是旧时闽、浙、赣、皖边境地区信誉较好的酱油作坊。
清湖公泰酱园展示馆现有展品243件/套,展厅面积约400平方米。公泰酱园曾获得过“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民国时期,清湖酱油是闽浙贑三省闻名的产品,清湖原有三家酱园,三家酱园中,公泰规模最大,历史也最早。民国时公泰酱园的老板吴新民,是个儒商,白衣白马,好书法,乐善好施,可以说是一位翩翩公子。在1942年,日军两次入侵清湖,公泰酱园全部遭毁。但在日军离开后仅半年,生产迅速恢复,甚至比原先更兴旺。1949年初,国民党逃亡路过清湖,将公泰酱园劫掠一空。1950年,公泰酱园又恢复生产,直至1956年公私合营。
公泰酱油用传统工艺制作、周期长、利润低,春准备,夏制曲,秋翻晒,冬成酱,经过选豆、蒸煮、发酵等环节,遵循大自然的规律,经日晒夜晒,晒足200多天,这样用心酿造出来的酱油,根本无需添加增鲜剂,全靠自身的清润鲜美。人们到清湖的第一件要事,就是带几壶清湖酱油回去烧菜。公泰酱园展馆与酱园晒场比邻而立,可用来生产晒酱,也可作为工艺进行参观研学。
8.仙霞关景区中美联手抗日陈列馆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30—16:30
预约电话:18305029218
简 介:
仙霞关景区中美联手抗日陈列馆位于保安乡集镇腹地,坐落于仙霞古道边,展馆内容以江山军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为主线,共分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军轰炸东京、衢州机场江山民众营救美军飞行员、日军血腥报复军民浴血抗战、中美友谊长存等5大展区。5个展区内容前后串联,再现了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陈列馆占地面积2658.43㎡,其中展厅面积654.18㎡,廊亭占地面积12.24㎡,卫生间占地面积57.01㎡,退役武器展览区600㎡,雕塑小广场占地面积300㎡,绿化带占地面积1035㎡。展品74件/套。
陈列馆展陈的内容主题鲜明,突出了江山军民为抗击日本法西斯,营救“杜立特空袭东京”行动的美军飞行员而惨遭日军血腥报复及江山军民抗战为主题,教育功能突出,是党员干部、青少年、部队官兵、学生、基层群众等民众纪念历史、缅怀先烈、学习抗战精神的重要平台,也是开展主题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