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江山 > 人文江山

回顾改革开放初期的开拓创新

发布日期:2024-03-2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山传媒集团 作者:杨芝荣

最近学习了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了解到市领导明确要求,今年全市各级继续以“当龙头 争上游”为主基调,围绕“重振工业雄风,重塑城乡风貌,重现旅游辉煌”这几个主题为主抓手推进工作,深受教育与鼓舞。我领会,市领导所提几个抓手中所强调的“重”字,包含了对历史上江山在工业发展、城乡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奋勇争先、开拓进取并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我作为曾有幸亲身经历见证并参与领导推动了一部分当年这段实践的老兵,倍感自豪和欣慰。

在位要做些什么?退位时能留下什么?这些是身处领导职位的人们时常自我审视的问题。回顾自己自1949年参加革命至1990年离休,在江山总共工作了41年,先后在五个区和四个乡镇工作20年又4个月,在县市机关部门工作20年零8个月,其间调动过22个职务岗位,在机关与农工商各业都做过,包括最后在县市领导岗位上的14年。回首过去,可以感到欣慰的是,自己当年在改革开放初期亲身与江山干部群众一起倾注过的努力,在时过境迁的很多年后仍留下印记,并与新时代江山的发展重心存在良好承继关系。

1977年,我进入县委常委班子并兼任县计委主任,分管工业、交通与城乡建设。当时县内的国营工厂只有浙江江山水泥厂和电工器材厂,均由省厅与金华地区直管,而本县的地方工业则寥寥无几。那时全党的工作是以农业为中心的,围绕农业来办工业。县内除了由手工业升级创办的农机厂外,就是集中力量创建化肥厂与磷肥厂。随着改革开放和高举工业学大庆大旗,从大厂引进技术与管理,创办了小变压器厂、小化工厂、小开关厂、小互感器厂、小地弹簧厂和小水泥厂等等,特别是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几年之内接连办起了17家水泥厂,以后就逐步发展升级,由小变大,使江山成为水泥之乡,江山成为浙江省特别是老金华地区的工业强县之一,成就了当年的辉煌。我们当时的口号是工业超衢县赶兰溪。得益于江山当时的经济实力,江山于1987年成功得到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成为浙江的第九个县级市。

近年来,在江山工业发展布局中引人注目的莲华山工业园区,历史上曾是荒芜的黄土丘陵,它的开发起始于改革开放前期。1978年,在农业学大寨的年代,这片低坡黄土丘陵被选为全县造田开发大会战之地进行开发,范围涉及敖坪、礼贤、和睦、清湖四个公社,核心地段是从敖坪的莲塘山至礼贤的华塔山。经县委研究,从两山的第一字得名莲华,称为“莲华山”大会战工程。从1978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打算在年后立即动工。这个领导任务原本是由江山县委副书记黄成侠承担,但黄成侠奉调任东阳县委书记,所以县委开会研究大会战的领导问题时,我自告奋勇,甘愿承担,江山县委书记董朝才肯定说,“老杨有个独特的优势,他在这个地区当过九年的区(社)书记,情况熟识,这点很重要,因为数万民工,都要吃住在当地老百姓的家里。”就这样,决定了由我出任大会战的指挥,县委常委武同升和县人武部副部长李本坤为副指挥,于是我们在年前即落实好各项准备工作。大年初五时,指挥部的所有成员全部到位,吃住在指挥部,各地民工也先后到场,高峰时达三万多人,奋战40天,造田4600亩。后因峡口水库中干渠的来水不足,这些田改种茶叶,成为仙霞茶场分场。再后来,这片地又因工业大发展需要而被选定为工业园区。当年的不毛之地,经历造田、种粮、产茶、兴工的曲折发展,最终被成功开发为繁华兴旺的莲华山工业园区,令人倍感欣慰。

江山城市建设的起步,起始于“一江两带”与城市公园的建设。江山古城建于明朝,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到上世纪70年代,城区的居民仍集中居住在老城区,城内只有一条南北向的解放路和半条东西向的中山路,形成“T”字形的街道,急需冲出城门,寻找发展新空间。但是当时城南城北都还是成片的粮田,在以粮为纲的计划经济年代,又根本不准动用粮田。城西是西山,为浙赣铁路所隔,唯有城东有一片开阔的河滩地,只是地势很低,大水到来时是“太平洋”,无水了就成河滩爿,城墙则变成挡水墙。看来,只要沿江边建起一条防洪大堤,就可以开发使用那片河滩地。经过调查研究后,我向县委常委会作了专题汇报,请求沿江兴建防洪大堤,以开辟江滨新区。常委们一致同意,并决定从峡口水库电站上交款中拨出20万元资金,由县水利局按防洪要求,负责技术指导,由县城建局负责按城市规划的要求,提出施工方案;成立以我和县城建局局长为正副指挥的工程指挥部,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义务劳动。这项工程确是民心工程,深受群众拥护,各机关部队企业学校和广大居民都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挑土把堤内加高2至4米。第一期工程在一年之内就基本完成。在这个基础上,又建成了江滨路、江滨公园和居民住宅区,并同时开通了中山东路,打通了中山西路,使中山路成为依山傍水的第一条东西通道。大批居民冲出城门,走向江滨公园。人们在盛赞江滨新区开发的同时,又纷纷要求在须江东面兴建公园,并在中间架桥连接西边的江滨公园。当时我已从县长转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倾听了群众的呼声并进行调查研究后,于1985年的一次县委常委会上,作了专题发言,建议兴建须江公园,认为以原乌木山浮桥会的部分山场为基础,只需在附近征用极少量的山地就可建园,再在须江上建一座游览桥,与江滨两岸相连,这样就可以形成16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园。时任县委书记叶锡宏拍板同意,同时要求我牵头负责组建领导班子,研究具体方案。这以后,就以我为主筹建了领导小组,并调集杨洪刚等3位刚退居二线的正局级领导,组成公园筹建办公室。当时感到最困难的是资金问题,我们研究了几条,即从财政计划内争取一点;预算外调剂安排一点;有条件的企业捐助一点,此外就是尽量发动义务劳动省一点。但同时也明确了一条,资金再困难,也不能降低规格标准,宁可分年投入慢一点,也要确保在20年后也不显落后,不挨群众骂。所以,特别邀请了杭州城市园林规划设计院专家来江规划设计。老同志的责任心都很强,建设项目推进顺利。到了1987年底,就完成了第一期工程,赶在庆祝撤县设市大会的同时剪彩开放。在上世纪80年代,江山这个县一级小城建造公园算是稀罕事,引人瞩目,吸引了周边县市纷纷组织前来观光学习。此事也引起了有关专家的注意,省园林规划设计院的老专家胡绪谓老师特地来江考察,然后找我交谈说,一条须江由南向北,穿城而过,你们把沿江两岸建设成公园绿化带,形成“一江两带”,成为你们江山的城市特色,这个起步非常好,希望你们继续接下去,形成你们的特色。的确,在此后的几次城市规划修编中,这些理念都得到了肯定与持续。随着城建一期工程的初步完成,江山城建持续发展的序幕也自此开启,历任江山领导一任接着一任推动,从老虎山至双塔底,“一江两带”的规格质量步步升级,越做越好。江滨的居民住宅区,亦从一区二区,发展到四区五区。如今,已经形成了十里长廊,“一江两带”的江滨公园,成为两岸居民假日和茶余饭后的首选憩息之地。

伴随城市风貌的日新月异,江郎山和仙霞关的开发也随之起步,并因此使江山在开发地方旅游业方面赢得先机。继须江公园和“一江两带”建成带来轰动后,广大群众对开发江郎山和仙霞关的呼声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涨。1987年,时任江山县长徐仁敏要求我在抓须江公园建设的同时,把江郎山和仙霞关的开发也一起抓起来,保证在经费上尽可能地支持。我就寻找几位懂行又有积极性的干部,分别成立筹建办公室,交代任务,调查研究,提出方案汇报。

仙霞关筹建办由文管会的毛兆廷同志担任,他情况熟识,热情很高,几天就提出方案。一是仙霞关是仙霞古道的核心地段。在这次开发中,因资金有限,确定以抢救文物古迹,保护古道文化为主。仙霞关在四关中,以头关规模最大最显要,毁坏也最严重。当时关门的右边基本已倒塌,成为这次抢救修复的重点工程之一开发的。第二个方面是立碑以增添文化内涵,立了省政府的保护碑,还有南宋史浩的筑路碑和东南锁钥等由博物馆保存的二方古碑。三是在被战火毁坏的关王庙观音阁等古建筑无力恢复的情况下,选定一平台,建一黄巢冲天苑,其中仅立一黄巢石雕像,立一黄巢菊花诗碑,傍有千年黄巢拴马树。这些黄巢主题,其意是宣传黄巢作为仙霞古道开拓者的形象。这些方案花钱不多而观赏性、文化韵味较强。一经定下,立即开工实施。1989年,冲天苑落成,举行了完工典礼。

江郎山的拓荒开发在1982年就开始了。在1981年恢复县人民政府后,就连续收到开发江郎山的提案,作为县长的我,于1982年的一天,在当地书记毛存贵陪同下,首次爬上江郎山,当时的感觉,景色确实美,但原生态的江郎山,根本无路可走,我们是带刀披荆斩棘,才攀爬上去的,也只能爬到半山腰,体会到了为何江山人平时总说“爬江郎山”,而从不说“游江郎山”。游客只可远看,不能近游,真所谓“叹为观止”。所以我同意开发,但以当时仅够吃饭的财政,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我们研究决定,以“乡主办、县支持”的原则。从1982年至1986年的5年中,县政府仅先后拨款4.72万元,初步形成了从十八曲至会仙岩—小弄—大弄—烟霞亭的循环游道,一一解决了由“爬”到“游”的问题。此后,就由江郎乡政府开始接待游客,收取每张两角钱的门票。

1987年,江郎山的开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接到市领导的委托后,我立即挑选了周航同志担任筹建办的主任。周航同志是个多才多艺的文化人,他懂行而且热情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谋划,他向我汇报提出许多建议,作为牵头人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我,和县长徐仁敏、县政协主席楼兆棣三人,带领有关局办与乡镇能够参与决策的领导和专家,在江郎山上,开了一整天的现场办公会议,决定第二期的目标是将公路通到半山腰,恢复建设开明禅寺,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将游步道通到郎峰顶,并上下循环贯通,对一期的游步道,进行提升改造,以使游客更安全更方便。这次会后,邀请了上海同济大学的专家,帮助规划指导,并积极组织实施。从1987年至1989年,县财政及有关部门对江郎山的投资拨款达40.6万元。经过三年的大力建设,江郎山成为一个比较舒适的旅游风景点。1990年10月,江山市人民政府正式行文设立江郎山风景旅游管理处,表明第二期开发工程已经完成。

此后江郎山景区,即一面开始管理营运,一面继续建设,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提升景观设施和服务配套,向更高等级旅游景区目标迈进。2002年5月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获得“国字号”名片。2010年又成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获得“世字号”名片。以后继续努力又被授予国家5A级旅游区,为江山的旅游经济,打下较好的基础。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江山经济发展的历程,抚今追昔,看到不少当年为之贡献心力的事业,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得到了历任领导的弘扬、继承和发展,并继续在目前的工作中得到重视和贯彻,令人欣慰。特别是对于近年来市领导提出将围绕“三重”作为经济发展主要方向和抓手,深感鼓舞,感到确实是高瞻远瞩,相信江山的明天,定将更加美好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