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MB15815134/2024-162507 | 主题分类: | 卫生、体育、医保/卫生 |
发文机关: | 江山市卫健局 | 成文日期: | 2024-11-19 |
秋冬季气温变化无常,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孩子本身的抵抗力也比大人弱,适应能力差,免疫力弱,在集体生活中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和预防保健小知识吧!
一、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空气或接触传播,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尤其在秋冬季节更为普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以下5种: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染性强,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所以也称季节性流感。流感起病急骤,患者往往出现高达39—40℃的发热,并伴有畏寒、寒战、头痛及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
(二)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引起,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及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儿童,学校和家长要特别注意日常防护,发现儿童出现剧烈咳嗽、持续高热等症状时及时就诊。
(三)水痘
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患者为传染源,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皮疹完全结痂均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间接传播。水痘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皮疹伴有瘙痒。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被患者唾液污染的餐具、玩具或与带毒者、患者直接接触而传染。好发年龄为5-15岁,四季均有流行。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一侧或二侧腮部,以肿胀、发热、不化脓、易传染为其特征。
(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封闭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新冠感染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咽干、咽痛、咳嗽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感染后转为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呼吸传染病预防措施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需采取综合措施。首要的是保持空气流通,常通风以降低环境中致病微生物的浓度。佩戴口罩,特别是在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是减少感染风险的有效手段。在饮食方面,应注重营养均衡,多饮水,摄入新鲜蔬果,同时加强体育锻炼,以提升个人免疫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便后及外出归来时,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洁双手,以防止病菌传播。此外,积极接种流感、水痘、麻腮风、流脑等疫苗,可为易感人群提供有效保护,降低感染风险。
三、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的有以下2种: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粪-口途径等消化道传播,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也会引起传播。手足口病以口痛、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为特征,可伴有发热,大多数症状不重。多在一周内痊愈,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高发季节,易引起聚集性疫情。诺如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以及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进行传播。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成人腹泻较常见,儿童则较多有呕吐。
四、肠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针对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我们应遵循“五要”与“五不要”的原则。“五要”包括:饭前便后务必洗手,确保生鲜产品彻底煮熟,隔餐食物需加热至透,严格区分生熟食品,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五不要”则指:避免饮用未经煮沸的生水,不光顾无牌无证餐饮场所,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不接触未消毒的物品。此外,还需注意个人卫生,实行垃圾分类以防止水污染,接触可能被病人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后要进行消毒。在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应提倡分食制,自觉停止宴请聚餐。同时,加强身体锻炼,适量运动,以增强体质和提高抵抗力。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如接种手足口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