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周文委员:
你们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山市委员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化共享食堂运营保障机制的建议》(第204号)收悉。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近年来,江山市老年人口增长快,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居家老年人占总老年人数98%以上,高龄、独居、空巢老人占比高,“将就用餐”导致老年人营养失衡是基层突出问题。2023年,在市委书记的推动下,江山市对于完善共享食堂运营保障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目前共享食堂常态化运营233家(含助餐点),就餐服务覆盖率达96.57%,日均就餐达5000余人次,2023年累计就餐达118万余人次,相关经验做法在央视新闻频道、《浙江日报》刊登报道。
一、探索资金保障路径
一是政府统筹资金。将助餐服务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2023年江山市财政预算助餐补助资金750万元,民政、财政部门结合运营实际,进一步修订《江山市居家养老“共享食堂”运营补助办法》,每人每餐补助3.3元。乡镇(街道)也将该项民生工程列入乡镇(街道)预算,如峡口镇政府为村级承担50%的送餐员工资和每位老年人每餐1元的用餐补贴,年度总预算30万元。清湖街道各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决议,从每年发放给村民的年度福利待遇中每人留存500元,用于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助餐补贴, 80周岁老年人实现免费吃。
二是汇聚慈善资源。市民政局联合市慈善总会于部分村(社区)开通共享食堂专项慈善资金捐助平台,申请专属慈善资金捐助二维码,以项目筹集资金,部分共享食堂设计了共享食堂捐赠墙,让共享食堂成为敬老孝老的阵地。部分乡镇(街道)每年从“一日捐”提取一定比例注入共享食堂基金池,用于扶持经济薄弱的村(社区)。市慈善总会开展慈善助老行动,在廿八都镇、虎山街道等乡镇设置“夕阳红行动”助餐点,慈善助力共享食堂运营。
三是挖掘造血模式。共享食堂若仅靠餐费收入与补助资金将难以实现长效运营,江山市共享食堂在运营过程中超越其“食堂”的概念,在满足老年人基本就餐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拓宽创收渠道,弥补每月资金缺口。如“共富工坊”与“共享食堂”相结合,让共富工坊的工人到共享食堂用餐,可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共享食堂人工成本,老年人做来料加工,增加了老年人经济收入。凤林镇、廿八都镇、双塔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接收老年人的中短期托养,每月收入在1.2万元左右,在加上财政的适当补贴,增强共享食堂的长效运营动力。
二、优化共享食堂建设运营模式
一是探索“1+N”模式。根据各乡镇(街道)、村(社)实际用餐需求,由打造“一个中心食堂+多个助餐点”的模式,对人气旺的点位,进一步提升改造,添置设施设备,丰富功能场景,建成居家养老“共享食堂”中心点,以“1+N”模式对就餐人数少的村(社区)开展配送餐。2023年重点在双塔街道、贺村镇、峡口镇、大桥镇、廿八都镇打造集老年食堂、老年学堂、医养康养、文体娱乐、短期托养、智慧养老等于一体的5家居家养老“未来生活馆”。
二是探索连锁化运营模式。江山市目前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连锁化运营14家乡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既能统筹使用人力,又能实现食材统一采购,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通过合理的人员配置,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降低人力成本。同时自上而下建立了规范的管理机制,不仅规范各共享食堂点位运营流程,同时对各级员工服务水平提出要求。连锁化运营方充分发挥专业运营能力,定期组织志愿者、社工等到共享食堂为老年人提供文艺表演、健康讲座、免费理发等活动与服务,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三是探索强村公司运营模式。市民政局始终鼓励、支持、引导各乡镇(街道)探索适合自身的共享食堂运营模式,新塘边镇率先做出有益探索。为破解9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两委战斗不强,开展助餐服务困难的问题,将连锁化运营薄弱村共享食堂纳入富美新塘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民生板块项目,坚持共享食堂公益属性,由政府统一监管,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实现跨村送餐上门,建立覆盖全体有需求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2023年累计配送餐5.5万余份,确保全镇300余名老年人的用餐问题得以解决。
三、满足多层次服务需求
一是打造丰富功能场景。根据共享食堂面积设置康复理疗室、老年学堂、儿童之家、手工作坊、“为您理银发”理发室、书画室、短期托养床位等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室,拓展共享食堂服务范畴,除基本助餐服务外,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短期托养服务、康复护理服务、心理疏导服务、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等。如石门镇已打造民生服务一条街,在“一老一小”融合场景基础上,融入共富工坊、残疾人之家、理银发、非遗戏剧等内容。
二是联合多方部门资源。推动养老、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场所整合,联合卫健、文旅、教育等部门,加快推出多项暖心服务政策,增强在医疗、文娱等各方面的民生保障。例如与卫健部门合作,由乡镇卫生院医生定期到共享食堂为老年人开展测量血压、健康体检、用药指导等助医服务,拓展医养结合功能。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享食堂”与乡镇卫生院签订协议,于各个乡镇(街道)建设康养联合体,为老年人康复护理提供专业指导。
三是有效发动社会力量。将志愿服务、社工站等资源融入居家养老“共享食堂”,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支持和引导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热心群众、亲属邻里等开展配送餐、理发、心灵慰藉、文艺表演等志愿服务。同时在共享食堂设置公益性岗位,为每个“共享食堂”设置公益性岗位1个,开发公益性岗位255个,目前上岗人员29人,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每月2010元,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每月1005元。
感谢你们对江山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并对你们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民政养老服务工作所做的贡献表示敬意,我们将认真研究您提出的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希望您继续建言献策,促进江山市养老事业加速发展。
江山市民政局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