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329988771Y/2024-00137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其他 |
发文机关: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4-01-08 |
发文字号: | 江市监〔2024〕4号 |
2023年,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贯彻落实“有感服务、无感监管”,认真执行省市局、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统筹推进市场监管业务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全局上下紧盯“当龙头、争上游”目标,争试点、比创新、拼指标,成功承办2个省局会议,6次在全省会议上作交流发言,4个案例入选省级典型案例,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市场监管工作取得新进步、新成就。
一、特色亮点工作
(一)GM2D试点建设提质扩面。8月2日-3日,全省GM2D示范区建设试点成果观摩交流活动在江山召开,江山市局作交流发言。率先在消防领域探索GM2D改革,举办“以质求发展 以信赢天下”为主题的消防应急产业自律承诺发布会,推广数字赋能模式,服务产业提质升级,进一步打响江山品牌。推动驰骋全省首创商品二维码价格标签升级,驰骋代表浙江企业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ECR游学活动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建设成果在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展出。
(二)成品油监管“一件事”落地见效。承接成品油市场整治数字化改革全省试点,开发上线成品油执法监管“一件事”应用,探索构建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打击治理工作框架,成品油执法监管一件事成功纳入“执法监管一件事”省级清单,基层治理“一件事”集成改革做法在《竞跑者》刊登。
(三)基层所建设提能升级。持续推进基层所融入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深入探索“五个保持、四项融入、三类执法、两个提升、一个目标”的“54321”模式,着力打造权责清晰、运行规范、监管高效、队伍精良的市场监管所。11月,贺村分局获评全国首批五星市场监管所,是衢州地区唯一一家获评。
(四)跨省通办改革走深走实。食品经营许可“跨省通办”改革继续提质扩面,完善工作机制,牵头起草《浙赣闽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食品经营许可(备案)“跨省通办”指引》,省际合作从三省三地扩展至四省十地,探索出了跨省域“有感服务”的新路径,实现业务跨省联办、信息跨省联通、资源跨省共享。
(五)个体户分型分类培育亮点突出。承接全省个体工商户发展状况监测试点,承办全省个体工商户发展状况监测分析培训会。开展江山市首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培育工作,目前首批培育库共入库136户,51户入选衢州市级库,16户入选省级培育库,个体发展状况监测分析报告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六)加油机治理入选典型案例。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打击燃油加油机计量违法行为,加油机主板作弊系列案入选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执法联动协作汇编案例。2023年度共办结各类违法案件471件,其中大要案93件,罚没款433.91万元,移送公安6件。
(七)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助企发展。木门(全屋定制)行业列入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省级区域试点,16家木门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个小微企业质量提升案例入选全省典型案例,9月在全省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区域试点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八)消保工作规范化建设成效明显。打造全省消费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基层所消保工作规范化建设相关经验获省局领导批示肯定。牵头开展七部门消费市场秩序违规违约现象专项治理行动,选送的预付卡治理案例被省级七部门评选为专项治理十大典型案例。
(九)知识产权工作斩获突破。成立衢州唯一一家副科级全额事业单位江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统筹场地、人员、机构,争创国家级江山门业(家居)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联合法检两院、公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推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合作框架协议》,获省局推荐争创第一批国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
(十)牵头推进小商品市场平稳关闭。以主题教育为牵引,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高标准完成调研摸底、方案拟制、专班驻点等各项任务,实现经营户有序分流、市场主体饱和入驻“双满意”。为保障海外海、四季青新入驻商户如期进场经营,详细了解商户营业执照办理需求,开展集中上门办理营业执照服务,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2023年工作总结
(一)保持高压态势,守牢安全底线
一是“四大安全”责任压实压细。强化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四大安全”主体责任。全市9812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部划分等级,由1676名县乡村干部一对一精准包保。强化药械化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开展执业药师挂靠行为专项治理,对33家涉案企业进行处罚。全面落实特种设备“两个规定”,1723家使用单位“两员”绑定动态保持100%。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暨电梯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查处11起电梯虚假维保案件,其中一件入选全省特种设备十大违法案例。组织开展消防产品、电动自行车质量专项整治。完成全市1877家企业工业产品“两个规定”宣贯摸排,进一步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二是铁拳亮剑行动常态化开展。重点打击“神医”“神药”虚假广告,严查夸大捏造事实、混淆概念、夸大效果以及保健食品宣传疾病治疗功效等各类“神药”广告,守护老年群体“养老钱”。聚焦护航亚运,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查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6件,罚没款49.7万元,其中江山市某装潢材料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入选全省系统综合执法典型案件。
三是网络监管能力显著增强。依托“浙江公平在线”持续做好网络监管工作,网上检查各类网站、网店627家次,利用市监保“在线固证”存证固证111条,完成省局30个下发线索的分发、处置工作,全部进行合规指导,及时处置率100%。责令整改25家,查处网络案件12件。联合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等6部门制定《江山市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牵头互联网销售危化品专项行动,对有自建网站的12家危化品生产企业进行线上巡查。
(二)抓好民生工程,维护群众利益
一是漠视侵害群众利益整治成效明显。自3月中旬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燃油加油机计量准确性专项治理以来,江山市局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加油站经营主体已完成自查自纠,明示诚信计量承诺,全覆盖检查加油站49家,完成计量检定49家、加油枪514把,闭环处理投诉举报4件,立案6起,4家加油站获评衢州市首批诚信计量示范加油站。作为10个治漠部门唯一代表在全市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作典型交流发言。
二是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市18家养老机构全面建成“阳光厨房”建设,以“资质规范、厨房清洁化、操作阳光化”要求,不断提高养老领域食品安全。高标准建设41家食品“阳光小作坊”,打造工艺更规范、环境更整洁、食品更安全的作坊。切实回应群众便捷药事服务需求,建设1家民生药事服务站,更好保障群众合理用药、用械和健康生活。对标对表高质量创建5家放心农贸市场,为群众提供食品安全放心、诚信经营放心的市场环境。
三是放心消费服务工作做优做细。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按照“巩固一批、提升一批、整改一批、淘汰一批、新创一批”的要求,全覆盖推进1779家放心消费单位的质量提升“三服务”工作,其中无理由退货单位860家,放心工厂117家,放心消费商圈11个,放心消费乡村5个,覆盖行业(领域)30个以上。建立健全维权热线“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办结实效,让消费者诉求“最多投一次”。今年以来,共受理投诉举报4163件,其中投诉3195件,举报968件,投诉按时初查率、按时办结率、举报按时核查率均达100%。建成并运行基层消费维权联络(服务)站(点)38个,力争实现消费纠纷不出商圈、不出街区、不出村,消费者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聚势改革赋能,深化整体智治
一是持续推进数字监管。推动全省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大力推进“浙食链”“浙江外卖在线”“浙江特种设备在线”“浙里药店”等系统应用,提升监管效率和水平。全市共激活“浙食链”经营主体3714家,建成“阳光工厂”77家,实现100%全覆盖,推进15家食品生产企业CCP智控应用落地。推进网络餐饮集成改革,全市687家外卖餐饮店实现“阳光厨房”100%覆盖,网络餐饮后厨公开化、透明化,推进外卖配送食品封签使用率100%。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着力推行“简易注销”“证照联办”“证照分离”“多证合一”“住所申报承诺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聚焦群众办事高频事项,全面推行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目前食品销售和餐馆经营准入准营“一件事”已办理190件。深入实施“全市通办”“跨省通办”“容缺受理”“帮办上门”等便捷举措,做深做细服务文章,给市场经营主体准入提供更大便利。率先开展“入市第一课”辅导行动,打造行业通识的入市服务体系,从开办之初就提升企业合规经营意识,助企规避风险、合规经营、成长壮大。2023年,新设立登记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包含分支机构)10705户,同比增加34.99%。持续推进年报工作,走在衢州前列,企业年报率99.95%,全零申报率0.75%,农专社年报率97.79%,个体工商户年报率70.37%。
三是持续推进执法改革。全面推行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共制定接收双随机年度计划22个,开展双随机抽查任务总数104个,完成检查1902户次,其中参与跨部门抽查任务总数72个,完成检查311户次,跨部门监管率69.23%,任务按时完成率100%,抽查事项覆盖率100%,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应用率100%,掌上执法率100%。
(四)聚焦质量建设,护航企业发展
一是提升质量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标准强市、质量强市、品牌强市和“浙江制造”品牌“三强一制造”建设。开展“千企创牌”行动,培育优势企业进入“品字标”品牌培育库、政府质量奖创奖梯队培育库,指导企业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加强与省标准化研究院对接,开展江山制造业重点、优势产业需求调研,指导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和质量提升。承办衢州市质量强企千百行动推进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现场会并作典型交流发言。引导企业争创“品字标浙江农产”“品字标浙江服务”。今年以来,培育指导全市14家企业取得18张“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证书,15家企业获得22张绿色产品认证证书。
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改革为抓手,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创建,构建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2023年,共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25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944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92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家,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省政府知识产权奖1家,衢州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10家,完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31件,实施专利许可25件,PCT国际专利申请3件,国家专利密集型企业备案6家。
三是加大强企惠企力度。持续加大“三强一制造”奖励力度,强化“品字标”等建设奖励,实现政策兑现快、力度大,今年已兑现质量、标准等奖补900余万元。建设江山市木门产业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平台,集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科研合作、人员培训、品牌培育、质量技术咨询等功能为一体,为产业提供“项目带动+产业需求+精准帮扶”三位一体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同时,推动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成功与江山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揭牌成立全国首个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服务窗口,为企业在消防产品认证、检验、科研等方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截至目前,帮助引导9家门企取得浙江制造标准认证证书,全力提供检验检测优惠服务,为9760批次产品减免检验检测费用81.51万元,持续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坚持党建引领,提升队伍作风
一是做优平时考核工作。持续做好公务员平时考核试点工作,被列为2023年全市公务员考核提质增效现场会考察点。深入推进“四维考评”应用,我局大综合一体化政执法改革下沉人员平时考核工作得到衢州、江山两级组织部领导充分肯定。
二是打造清廉市监品牌。完善“1134牵主线、7775强根基”党建工作体系,着力打造“市监清风·廉动为民”品牌。成立纵深推进清廉市场监管建设领导小组,全面梳理“五张责任清单”。制定清廉市场监管单元创建实施方案,实施“1+9+2”的创建标准体系,率先在贺村分局、峡口分局启动清廉基层所单元创建工作。局党委书记带头参加清廉江山栏目“江郎山下话家风”活动,向系统干部职工家属发出一封家书,发挥干部职工家属反腐倡廉“廉内助”作用。举办“市监清风·廉动为民——8090+话清廉”主题宣讲活动,进一步推进干部树牢清廉思想、清廉作风、清廉纪律,弘扬清廉之风。贺村分局被评为浙江省清廉市场监管单元建设成绩突出单位。
三是激发“小个专”党建活力。打造“江商旗手”党建品牌,扎实推进“小个专”党建工作,江山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党委被评为江山市两新党组织示范堡垒。做好外卖骑手群体关爱凝聚工作,推进外卖骑手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外卖骑手党员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管理,当好“前哨探头”。
三、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努力推动市场监管工作提升新水平。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坚持“四个最严”,守牢安全底线。压实“四大安全”主体责任,持续围绕“铁拳”“亮剑”行动方案,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三品一特”、涉老诈骗、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违法行为查处,力争查办一批典型案例。同时,探索市场监管执法新路径,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法检两院等部门协作配合,积极探索行刑衔接新机制,构建部门间“有效衔接、合力执法”的行政执法新路径。
(二)深化改革赋能,优化营商环境。牵头抓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中市场环境相关工作,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推进“企业开办+N项服务”为核心,努力营造“审批更少、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开展新办企业“入市第一课”辅导行动,提升企业合规经营意识。持续推进跨省通办改革,逐步缩短办证区域差异磨合期限,实现改革更加顺畅便利。全面提升跨部门联合监管率,明年力争全市双随机抽查占比45%以上,抽查事项覆盖率100%,跨部门联合监管率50%以上,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应用率95%以上。
(三)强化知识产权工作,服务创新发展。依托江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争创国家级江山门业(家居)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行政裁决队伍优化配备和能力建设,建立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办案机制,提高知识产权维权服务水平和保护能力。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实施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培育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能力和水平,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四)推进质量提升,提档企业能级。持续推进标准强市、质量强市、品牌强市和“浙江制造”品牌“三强一制造”建设,在培育引导上下功夫、在品质提升上出实招、在宣传培训上见实效,推进“浙江制造”标准培育工作,争取2024年发布“浙江制造”标准2项以上。构建高能级科创平台,优化木门、数字消防、输配电三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完善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教育培训等功能,加快建成国家数字消防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深化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百千万”提升行动区域试点工作,积极引导木门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推动开展绿色产品认证,有效助推企业低碳高质量发展。
(五)立足“小个专”优势,抓好国家试点。江山承担市场监管总局赋予衢州市局“小个专”党建工作试点的“县级全域”示范点任务。严格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省局“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引,立足江山现有“小个专”党建工作优势,进一步摸清全市“小个专”党建底数,健全党建工作体系、创新党建工作路径、激发党建发展活力。
(六)立足群众需求,做优放心消费。开展消费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提质拓面放心消费创建,推动放心消费示范县创建,加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监管、行业协同、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消费环境建设工作体系,打造城市乡村、商品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创建新局面,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多场景、全方位服务。探索创新源头治理,持续深化基层消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健全基层消费维权服务站点。深入推进企业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建立完善ODR体系建设,推动15%的消费纠纷通过ODR源头化解减少消费纠纷溢出,努力实现消费纠纷化解在企业一线。
(七)强化队伍建设,夯实工作作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振干部精气神。着力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持之以恒强化制度刚性约束,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述职评议、谈心谈话、关扶帮爱等各项制度。贯彻“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理念,开展基层所提质工作,规范基层所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文化建设,提升队伍作风,营造“政治担当更加彰显、队伍素质全面跃升、争先创优引领示范”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