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002630145C/2024-119586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科技 |
发文机关: | 市科学技术局 | 成文日期: | 2024-01-31 |
江山市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达到12.61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3.19%,有研发经费的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达81%。今年以来,江山市奋勇争先,结合江山工作实际及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制定《江山市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2023年工作计划,明确在全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大背景下江山工作的重点及抓手,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一、创新主体扩面提质,做好科创企业“加法”。一是精心培育科创企业,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针对各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同要求,推行梯度培育制度,根据企业不同创新基础开展“私人定制”服务、上门服务,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常态化。截至目前,我市今年已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家,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17家。二是积极引进创新资源,开展“招大引强”行动。通过政策对赌,把企业研发投入要求写入项目投资协议文本,作为项目政策兑现的必要条件。引进了亿元以上高层次科创项目31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棒杰新能源、中科锂电等重大高新项目相继落地。三是全力提升研发能力,加快落实“清零”行动。宣传助力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规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占比达81%。建立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库,目前入库培育机构达到10家。大力支持碳一、科力等大型企业异地设立研发机构,重点支持碳一中央研究院建设(设在杭州海创园),通过租金补助、政策奖补,预计每年可实现研发投入5000-8000万元。
二、创新项目投入发力,攻坚核心技术“除法”。一是推进科创平台提能升级。为深化江山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农林大学的校地合作,创新合作模式,构建“政产学研金介”融通的合作体系,与浙江农林大学共同设立江山市门业(全屋定制)产业创新研究院。二是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江山市五大特色主导产业研发活动奖补,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新产品开发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半年验收项目16个,带动企业研发投入4000余万元,实现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获发明专利7件。加强对重点企业科技项目申报的走访指导,突破性实现衢州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10个以上,欧派公司项目获省“双尖双领”科技攻关专项立项,项目支持经费300万元。上报省“双尖双领”技术需求10项。三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经常性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组织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来江开展技术供需对接会,3位浙大教授分别根据各自研究成果,推介分享优秀科技成果。
三、优化完善创新政策,放大财政资金“乘法”。一是常态化保持3个“20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支持。包括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江山市级科技项目立项,目前共有市级以上在研项目35个;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江山企业研发经费奖补,今年研发奖补企业数从84家增长到125家,资金奖励从1100万元增长到2300万元以上;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科创企业认定奖励和创新券支持。二是新设特色产业科技项目专项、产业链智库团队、科技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团队和个人评比等举措,再增加1500万元的科技项目综合奖励。三是探索建立“双亩均”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把企业亩均研发作为绩效评价得分之一,不断加大企业投入研发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