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002630145C/2023-154019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科技 |
发文机关: | 市科学技术局 | 成文日期: | 2023-08-24 |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江山始终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人才下沉,科技兴农,推动乡村振兴,将论文写在田野上,把技术送到农民家,努力将更多的“诗和远方”写在江山更广阔的田野间。江山市与省、市、县各级派出部门以及各科技特派员入驻乡镇构建了“科技部门主推,派出部门、入驻乡镇支持配合”的工作合力,2023年,我市共有个人科技特派员36人(其中省级个人科技特派员16人,衢州市级科技特派员4人,江山市级特派员16人),省团队科技特派员4支,实施科技特派员项目40项,全年拨付补助资金268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是整合各方资源,精准选派对接地方需求。江山市根据乡镇提出的需求,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将最合适的特派员选派到最合适的乡镇,实现科技特派员和乡镇的双向选择,将特长优势发挥最大化,真正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服务江山的优势产业。近年来江山市黄精产业飞速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下派保安乡的科技特派员郭子武同志,以竹业增效,竹林增产、竹农增收为己任,先后筛选出适宜江山竹林下种植的多花黄精、披针叶茴香、草珊瑚、厚朴、苦参等药用和药食用同源植物,创新集成了毛竹药用植物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技术,江山市林下黄精栽培面积增至1.5万余亩,新增加工企业10余家,产值3亿余元,实现经济效益1亿元,申报了“江山黄精”国家地理标志,赢得了“中国黄精之乡”的美誉,江山市黄精产业走在了全省前列。团队对保安乡油茶低产林进行改造,提升老茶园品质,300亩油茶低产林和200亩老茶园产量提高30%,效益增加15%以上,促进保安乡大花园和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发挥优势特长,推动主导产业特色发展。猕猴桃产业是江山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为充分发挥地方产业特色,赋能主导产业迭代升级,江山市鼓励科技特派员结合本地农业产业实际情况实施科技项目,以科技创新赋能带动农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撑山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郜海燕团队自2012年以来,围绕江山特色果蔬产业,聚焦采后保鲜加工技术薄弱问题,紧密帮扶江山保鲜加工企业,打通了江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针对猕猴桃、食用菌、火龙果等采后损失大,开展采后预处理、精准贮藏、绿色抑菌和冷链物流控制等关键技术集成应用,形成了保鲜配套技术体系,从优良品种引育、保鲜技术创新、规范标准制定等方面,助力果蔬全产业链技术提升,实现了江山市农产品从产地零散销售到电商物流规模化销售的数字化转型,技术累计推广4500余亩,打造了5.87亿元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擦亮了江山猕猴桃、食用菌产业的金名片。
三是优化团队服务,提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田间地头,大有可为。洪晓富团队与江山结缘始于2013年,当时江山的水稻产业相对落后。洪晓富团队先后引进水稻新品种32个,油菜新品种18个,目前江山市粮油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主推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在江山市贺村镇、大桥镇、保安乡分别建立团队科技特派员科技示范基地,引进院地合作“粮油作物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科技部“杂交籼稻钱优0506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合计引进资金30万元。每年举办科技培训或示范现场会,培训农民1800余人,指导应对洪涝灾害,及时撰写水稻灾后补救技术措施发放农技部门及全市种植大户。为大户解决了有机稻种植品种选择、土壤消毒、除草等关键问题,创立江山市优质稻米品牌,协助江山市笠渔家庭农场成为2023年杭州亚运会稻米产品指定供应商。11年来,特派员工作在江山市粮油产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按每年推广粮油作物8.5万亩,每亩增产45公斤,每公斤2.6元计,共增产粮食4207.5万公斤,增收1.09亿元,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种”到了农户的心田里。
三、实施成效
二十年来,江山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各级科技特派员已下乡服务502人次,其中省派173人次,市派57人次,县派272人次。下拨各级项目补助经费1378.2万元;组织实施科技开发、推广等各类项目278项;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专业协会110个;推广新技术436项,引进新品种368个;征集技术难题320多项;培训农民7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7万余份;创业项目直接参与农户2050户,增收农户数5050户;安置劳动力就业5万人,辐射带动人数6.5万人,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配合,科技特派员示范引领,农民积极参与”的科学格局,江山依托科技特
技创新之花在江山这片土地上徐徐绽放。
经验启示
一是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制度优势。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推动农村工作的重要制度安排,为赋能乡村振兴,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创新活力。引导科技特派员聚焦“三农”产业,深入实地调研、传播先进技术,走出了一条科技兴农、科技助共富的新路径,带着农民干,把技术送到农民家,让农民懂科学、敢创新,推动江山市经济发展。
二是要充分发挥各乡镇属地管理优势。乡镇立足本地实际,抓准产业痛点、难点,精准对接科技特派员,引导科技特派员按照乡镇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充分挖掘山区资源,帮助农户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推进乡村振兴取得实效。
三是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智力优势和信息优势。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选派专家到农村担任科技特派员,不仅对产业技术有着深厚的专业认识,更能把握产业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创新、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科技特派员与示范基地、贫困群众紧密结合,提供长期稳定的技术服务平台,增强山区创新创业和自我发展能力,助力山区脱贫攻坚,打造山区共富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