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江山 > 人文江山

那缕记忆中的粽香

发布日期:2023-07-0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多娇江山客户端 作者:郑凌红

“白白餈筒美,青青米果新。衰迟重时节,薄少遍乡邻。梅市花成幄,兰亭草作茵。极知欢意尽,强起伴游人。”

很多年前,我在上面这首诗中,第一眼的感觉便聚焦在“餈筒”上,果不其然,它就是蜀人对粽子的雅称。后来,在循环往复的日子中,亲眼所见,亲口所尝,对粽子有了更多的了解。原来,粽子里也有一个个世界。端午,是它盛大的外衣,带着汨罗江的点点哀愁,勾起国与家的爱恨情仇。当然,纪念的人除了屈原,还有介子推、伍子胥、曹娥,惊奇的是时间与空间即使跨界,却在五月初五得到了高度统一,一路至今。

粽子,大江南北都是熟悉的,就是这样一种食物,虽不是正统意义上的主食,但在岁月长河里抚慰了多少人的口腹之欲,就像我,吃过了那么多粽子,最喜欢的还是“菜粽”。菜,也简单,主要是咸菜。辅以简单的猪肉,便是串联了十几年的美好记忆。清明后,端午许,人们就开始为包粽子而忙碌。一家人围坐,老少参与,偶尔邻居闻声而来,搭一把手,那是端午的最佳回忆。如果说,童年的美好对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话,那我的美好,多半得感谢那些看似寻常却又不寻常的吃食。粽叶的手感、色感、清香感,总让我在那个瞬间觉得生活是那般美好。

粽子说是小吃,其实内里大有乾坤,虽然食材简单,但探究的是它的精髓。别看食材简单,准备工作却不止一道。先是需要提前几天浸泡箬叶,浸透洗净,剪去箬叶的梗、尖,备用,再选用上好的五花肉带皮切成手指粗1.5寸长的条状,加入葱姜蒜、生抽、老抽、盐后搅拌均匀。要想猪肉味道好,需要提前一晚腌制,使其完全腌制入味,然后用自家腌制的九头芥咸菜用菜籽油炒香备用,最后是粽子的主料糯米,加水浸泡15分钟,沥干水分后备用,当然,有的人家也会加一些花生米,或是放赤豆、蚕豆,丰富粽子的口感。

等准备工作做好,再开始包粽子。取一张箬叶折成漏斗状,先放一勺糯米,再放一勺咸菜,然后放一肥一瘦的两块猪肉,再撒上一勺糯米,将箬叶紧裹成四角状,用棕丝固定扎牢,剪去多余的箬叶、棕丝。将包好的粽子码在大高压锅内,加水没过粽子,大火烧煮上气后,转小火煮15分钟左右关火。往往还没等开锅,房间里早就飘满了粽香。在蒸气缭绕中,剥开粽子的外衣,色泽浅黄,晶莹剔透,咬一口,软糯清香,回味无穷。就是这三样简单的食材,包出的粽子让不少在外的游子魂牵梦萦。

浓浓粽子香,闻一闻,不光有馋味,更有时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