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30881002630671C/2023-153197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发文机关: 市气象局 成文日期: 2023-07-14

江山市气象局2023年半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07-1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气象局

2023年我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纲要》和省政府《实施意见》,奋力扛起试点任务落实责任,强化组织政策科技支撑,深化推进气象现代化工程项目建设,创新实践基层气象职能改革,“网格+气象”改革动力效益持续发挥,气象服务赋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助推江山气象高质量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

(一)坚持提质增效,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江山平均气温为16.4℃,比常年同期(15.1℃)偏高1.3℃,总雨量903.2毫米,比常年(1202.3毫米)偏少299.1毫米。气象加强与应急、水利、资规、住建等防汛责任部门合作,持续推进以气象预警信号为先导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网格员队伍气象灾害防治专项排查、预警传播入户工作培训考核,积极构建重大灾害性天气研判会商、预报预警、分级叫应、联动群防的工作格局。在6月20-24日强降水过程中,提前2天通告强降水趋势,提前1天发布会商研判,强降雨过程中,每3小时一通报,气象信息通过江山发布“蓝黄橙红”预警台、浙政钉、短信、多娇江山app等多渠道迅速发布,确保每次过程不放过,每次服务不放松,牢固筑造气象防灾减灾一道防线,全市未发生受灾事故。

另一方面气象台与体育、文旅建立合作机制,跟进服务强化演练,顺利完成毛氏文化旅游节、中高考、春运、重大体育赛事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发布决策服务材料气象信息报告46期、专题气象服务61期、各类预警信号88条。

(二)落实试点任务,赋能县域治理现代化

一是落实气象监测预警在县乡综合指挥中心的常态化运行机制。投入实战运行,推动气象监测预警、风险预警、辅助指挥决策能力在县乡两级政府防汛应急指挥体系有效运行。二是与市委编办对接,谋划出台乡镇(街道)气象权责和服务三张清单和计策干部气象岗位责任制,在清湖、上余试点乡镇配套落实气象工作模块化运行机制,气象工作全量纳入干部思维考评体系。三是继续纳入地方综合目标考核,发布气象工作考评管理实施办法和量化指标,推动考评结果运用,选树优秀典型,进一步加强工作氛围营造。四是加快实施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完成毫米波测云雷达建设并投入试运行,开展风廓线雷达、X波段雷达、相控阵雷达的选址以及前期基础设施工程经费用地的对接,年内计划完成项目初步设计。五是智慧气象防灾减灾中心项目正式获批立项,项目第一期投资计划1100万元,现已完成建设方案初步设计,并启动预算审批和招投标准备阶段,计划年内投资260万完成江山国家气象站标准化改造工程。

(三)强化科技创新,气象服务赋能增效

围绕农业气象智控、生产气象智护、生态气象智享,扩大开放合作,强化科技创新,开展全方面气象服务,推动气象减灾向赋能增效。

服务生产。加强农业气象部门合作,按照有联动机制、有适用产品、有展示平台、有专业观测、有技术突破的发展思路,共同建设“数字三农·智慧气象”服务品牌。建成茶叶、水稻、猕猴桃3套特色作物农气监测站点,完成茶叶、猕猴桃两大特色作物气象灾害风险区划,部门联合建立茶树低温指数和猕猴桃干旱预警指标。引入浙江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一库一平台”,构建智慧农业气象统一数据资源体系,农气监测实况展示、气象灾害实时预警、农业气象指标在线查询等气象组件接入“江益农”微信小程序,为全市600余家农业大户提供气象为农“指尖上”服务。强化防雷安全监管,承接省市级防雷安全监管数字化改革,形成气象安全政府监管、企业自治、社会监督等多元共治生态。本地化应用国省市防雷安全数字监管平台,常态化实施部门联合气象安全检查机制和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属地化管理机制,运用“互联网监管+政企共治监管”模式,完成全市气象灾害重点单位、易燃易爆危化场所隐患排查治理全覆盖,实现气象安全零事故。

服务生活。试点建设未来乡村气象服务共同富裕基本单元。加密清湖街道清三村公交站台、邻里中心等气象监测小微感知,新建“海上丝路”“一米菜园”“二十四节气”等气象科普微场景,开发完成“清湖未来乡村智慧气象服务平台”,气象监测预报和8类旅游气象指数类服务产品接入乡村旅游导览显示系统和江山“智慧气象”APP,高质量气象服务以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形势融入百姓生产生活。建设江山智慧气象防灾减灾中心,打造气象科普研学载体。全方位对接江山整体城市规划建设,推动应急、教育、农业、水利、红十字会等部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合作,共同搭建以智慧气象服务城乡安全治理为核心,展示气象服务民生、服务生态、服务产业发展的标志性节点。

服务生态,推动生态气候产品价值转换,两个生态型乡镇建成省级天然氧吧和气候避暑胜地。联合环保制定大气重污染联合服务机制和指标,签订合作协议,协同开展大气污染物气象要素监测和污染潜势分析研判服服务,两年来参加大气污染联合会商8次,为保障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提供支撑。加快建设标准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启动烟炉作业点和燃气炮作业设备采购选址安装,协同上下游县(区)气象局共建区域协同人影作业模式,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修复用水的增雨作业保障,持续释放人影作业服务生态良好的动能和优势。

(四)聚焦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成功创建全国气象部门模范机关,推动资源力量向试点示范汇聚。持续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局党组全面从严治党,带头执行“三个表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领学促学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关于浙江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目标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效,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精气神进一步激发。实践“党建数字化改革”,形成“1个系统、2个终端、N个场景”的“1+2+N”数字党建模式,助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提质增效,自主设计开发的“党建云”平台被市委组织部向全市推广应用;打造“党建文化阵地”,培植“风雅颂赋比兴”、《江山气象赋》等特色文化,凝聚气象人精神;推出“争先创优”风云榜,选树青年标兵,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打造“五锻式”江山气象铁军;深化“清廉气象”建设,修订完善党组纪检监督3项制度,强化项目管理、业务运行、工作作风等多领域纪检监督,着力整治“慵懒散漫推拖”等作风顽疾,打造的气象“六廉”文化,做法被江山市纪委推广应用。锻造“风云变幻初心如磐”党建品牌。党建和创,多部门开展党建联动,在气象防灾减灾、城市创文、疫情防控、城乡风貌整治等大战大考中,共同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引领优势转化为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工作实效。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围绕气象高质量发展主线,不断提高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效益。

一是强化气象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度保障。加快完成高质量发展试点任务的组织实施,总结凝练推广试点经验。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实施意见》,从能力建设、机制改革、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等方面组织实施,破解江山气象高质量发展瓶颈。

二是健全以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健全“预案、标准、指引”和“职能、机构、职责”明确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动体系,夯实以预警先导四级联动机制,强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完善暴雨、强对流、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优化防御措施,提升重点区域、敏感行业基础设施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

三是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城乡均等提升。完成“智慧气象”APP本地化开发,面向生活出行、旅游指引、运动赛事等“+气象”特色服务场景,开展属地化、个性化精细气象服务。强化部门合作、资源共享,提升气象科学普及率和防灾减灾趋利避害意识能力。加快完成智慧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场馆建设,加强节气民俗文化联合研究,优化乡村气象科普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中心+X示范点”的气象科普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