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转,又是一年高考季。说起高考,心底似乎起了一丝波澜,那份紧张、忐忑、兴奋、焦虑的感觉,哪怕时隔多年,依然让人难以忘怀。
我是1990年参加的高考,正逢考试那几天的天气燥热难耐,进了考场,刚坐下,我就被头顶上“呼呼”吹着的吊扇弄得心烦意乱,甚至感觉脑袋都是昏昏沉沉的。待试卷发到手后,我深呼一口气,尽量平息心底躁动的情绪,耐心地等待那一声清脆的铃响。
第一天,我保持平时先易后难的做题习惯,在按顺序做题的过程中,做完相对简单的题之后,再去攻克那些剩余的难题。在两个多小时的答题时间里,我做题节奏掌握得游刃有余,所以语文和历史都发挥得不错。
可能是对自己平时成绩太过自信,第二天上午考数学的时候,我考砸了。数学考试考到一半时,前面女生的笔突然掉落到我的脚边,声响虽然不大,却打乱了我的思绪。内心纠结到底该不该帮她捡起来?捡的话老师会不会以为我们在交流?……虽然很快就有老师来帮忙捡起来递还给那个女生,但是我内心始终平静不下来,总感觉监考老师在偷偷打量我,这下子,我再也静不下心去解题,到最后完全是强撑着考完上午的数学考试。等到下午的英语考试,我依然如坐针毡,总感觉心底似有什么在抓挠,等清脆铃声一响,老师宣布交卷的时候,我才如梦初醒。
结果可想而知,我的数学和英语没有发挥好,考得很一般,以至于错过了自己心仪的学校。这件事,也一直成为了我心底的一根刺。
每年高考临近,我时常会回忆起那年高考的情景,我一次又一次地反问自己:如果我不在乎头顶上的吊扇,如果我不在意那位女生掉下的笔,如果我不在意老师的目光,如果……如果我能以一颗平常心应对高考,那结果会不会大不一样?
但随着年龄的逐年增长,我对这件事情慢慢地看开了。在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遭遇挫折,不可能事事都能尽如人意,每个挫折都有它的意义,也许,一切都有最好的安排。
我也想对当下正处紧张的临考氛围的考生说,高考只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平台,不要给自己背上太沉重的包袱,掌握自己的心态和节奏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