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81MB1593581B/2023-128995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文机关: 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3-03-20

农作物病虫情报2023年第2期

发布日期:2023-03-2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早稻育秧期间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意见

连年来,水稻恶苗病、白叶枯病等水稻种传病害回升趋势明显,稻蓟马在早稻生长前期为害较重。培育无病壮秧是早稻稳产高产基础,做好水稻种子播前进行浸种消毒处理与药剂拌种,是预防和减轻水稻种传病害及苗期虫害发生,提高早稻出苗率和成秧率的有效途径。各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及时做好早稻育秧技术宣传培训,指导种粮户做好以下各项植保技术的应用:

一、做好早稻恶苗病预防工作

近年来我市早稻恶苗病时有发生,部分直播早稻田病株率达20%以上,严重影响早稻生产。为有效预防水稻恶苗病等种传病害的发生,提出以下技术意见:一是播前先晒种、选种,剔除病粒、空秕粒,提高种子发芽率。二是做好种子消毒处理,药剂可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每5毫升药剂加水10公斤(2000倍),浸种7.5公斤;80%402抗菌剂1000倍液浸种;25%咪鲜胺500倍液浸种,细菌性病害常发区域可加20%噻唑锌200倍液浸种。常规早稻种子浸种时间48-72小时;早稻杂交稻种子应采用间歇浸种,浸种时间36-48小时。三是做好药剂拌种,可选用35%丁硫克百威拌种剂8克+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5克拌种1公斤,减轻秧苗稻蓟马、灰飞虱的危害。

二、直播早稻化学除草

直播早稻田化学除草,提倡“封杀结合”,在早稻种子播种后2-3天内,排干田水,每亩用4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45-60克(早稻种子播前须经催芽,如盲谷播种要求在秧苗立针期使用,否则容易发生药害),加水45-50公斤细喷雾,要求田块平整,畦面不留积水,施药后保持湿润状态,秧苗二叶一心后及时灌薄水(水层不能淹过稻苗心叶),以水控草。如前期失治或防除效果差、秧苗二叶一心后杂草仍较多的田块,需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除草。根据播后“封闭除草”后残留的杂草草相,选用合适的茎叶处理剂进行补治:以稗草为主的直播田,在秧苗3-4叶、稗草2-3叶期时,亩用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0-6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齐苗后如千金子杂草仍较多的田块,在千金子3-4叶期,亩用10%氰氟草酯乳油50-60毫升,加水30-35公斤进行茎叶喷雾;稗草、千金子、莎草混发田块,在稗草、千金子3叶1心至4叶期,亩用6%五氟·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100-120毫升,加水30-35公斤均匀喷雾。上述药剂,施药前须排干田水,药后2天复水,保持薄水层5-7天。根据稻田杂草抗性情况,杂草叶龄大的田块,可适当增加除草剂用量。

三、加强农业措施,减轻病虫发生

一是提早春耕,灌水溶田,杀灭越冬代二化螟幼虫、蛹,减少一代二化螟虫源。二是清除田边、沟边及稻田附近的杂草,减少灰稻虱发生基数。三是打捞纹枯病菌核,减少初次侵染病源。

四、做到带药下田

在插秧前1-2天,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克+75%三环唑粉剂30克+10%吡虫啉3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预防稻瘟病,减轻二化螟、灰稻虱的发生。


江山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        

2023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