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抓手,不断深耕营商环境沃土,系统优化提升政务、法治、市场、经济生态、人文“五大营商环境”,围绕营商环境各领域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出了一系列见效快、易推广的改革措施,为企业、办事群众持续提供更优质的“阳光雨露”。
“带押过户”省钱又省时
近日,为改善居住条件,徐女士决定置换一套大房,但想出手的房子还有70多万元的银行按揭贷款尚未结清,便向市资规局自然资源调查登记中心电话咨询。工作人员告知不动产转移登记可以“带押过户”,并详细讲解了登记流程及所需材料。第二天,徐女士与买房人毛女士夫妇在工商银行江山支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窗口,受理人员快速为其办理好了“带押过户”手续。当天,毛女士过户手续和按揭贷款手续同步完成,徐女士也同步还清了70多万元的贷款。
市自然资源调查登记中心负责人介绍,以往有抵押贷款的房产办理过户,需要卖方先自筹资金将剩余的贷款还清,办理抵押权注销登记后,再和买方共同办理转移登记。买方拿到新的不动产权证书后,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办理新的抵押登记。整个过程最短需花费半个月的时间,且存在手续繁杂、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
对此,市资规局通过对接银保监、银行、住建、税务等部门单位,推进信息共享,再造“带押过户”业务流程,将还清原贷款、解除抵押、存量房交易、申请新贷款、房产抵押等传统模式中的五项业务创新合并为“房屋所有权转移及抵押变更登记”一项业务办理,实现一次收件、一份材料,“同步办”“合并办”,登记后同时生成一本产权证书和一本登记证明。这样既为卖方节省了提前还贷过桥费以及过桥费利息、担保费,又为双方二手房的交易节省了时间。“带押过户”模式的运行,预计全年能为企业和群众节省3.5亿元过桥资金。
政策快兑现助企快成长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通过申请市竞争性科技攻关专项资金,获得100万元研发资金补助。”日前,浙江昊博门业有限公司产品技术中心负责人说,这笔补助为企业创新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公司新研发了一款智能闭门器,该设备可在断电后15秒内自动关闭、迅速阻挡火情,过去两年为公司带来12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
近年来,市科技局逐年提升竞争性科技攻关专项资金额度,支持企业加快技术革新力度,从2019年的1000万元提升到2022年的2000万元。截至目前,江山市级科技攻关项目共立项120余项,累计下达财政补助资金4660余万元。
政策兑现力度加大,助企快速成长。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前10月,我市通过省科技厅专家组评审的高新技术企业数39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分别在全省排名第12名、第4名,为我市推进科技与体制“双创新”试点工作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经济生态环境,尤其是加强“政企通”平台运用,加快政策兑现速度,进一步推广政策兑现预拨制,建设最优产业链政策生态。截至11月13日,我市即申即享、免审即享事项占比为87.9%,累计为3140家企业兑现惠企政策资金4.91亿元。
“跨省通办”激发市场活力
近日,在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许可“跨省通办”窗口,通过沉浸式导办应用,浙江驰骋物流有限公司在江西省横峰县的子公司成功办理了食品经营许可证。
位于横峰县的驰骋物流公司子公司负责人为江山人,来回折返办理业务十分不便。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我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向企业宣传“跨省通办”相关政策,仅用1个工作日,该企业就成功办证。“我们在江西有多家子公司和门店,许可证能‘跨省通办’大大方便了我们向外拓展业务。”驰聘物流公司负责人表示。
这得益于2022年我市联合福建浦城、江西广丰探索开展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跨省通办”改革。今年,我市继续提质扩面,探索在浙闽赣皖四省N地(增加江西玉山、横峰、婺源,安徽屯溪等地)进行“跨省通办”,并互派干部加强业务交流培训,进一步完善“跨省通办”运行机制,优化审批流程。
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分局局长徐珺介绍,“跨省通办”打破了管辖地域限制,方便申请人异地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备案,实现“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目前,四省累计办结食品经营许可“跨省通办”业务65件。
此外,聚焦新办市场主体信息不对称、法规不熟悉等问题,市市场监管局从今年8月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入市第一课”辅导行动。“入市第一课”为新设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审批许可、安全规范、质量管理等常识培训,从开办之初就提升企业合规经营意识,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健康成长。目前已有近百家企业受益。
在推进市场环境优化提升的同时,我市致力于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梳理出住建、交通运输、消防等领域涉企90条首违免罚清单;制订涉企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系统梳理11个部门的229项不予处罚事项、59项“免罚轻罚清单”,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我市还持续打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今年,举办2023·江山人发展大会,召开新乡贤联谊会、座谈会33场,累计募集新乡贤捐款2800万元,引进总投资10亿元的中科锂电、83亿元的抽水蓄能等江商回归项目。累计举办“亲清茶叙会”“政企协商会”“商会万里行”等亲清直通暖企专项活动20期,解决交办落实企业各项问题215个。
“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赖以生存的土壤,我们要用最优质的服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为企业提供充沛阳光雨露,让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破,持续推进‘五大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全面打造有江山辨识度的营商环境品牌,形成一批能在全省乃至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案例,为江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