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81002630540K/2022-150691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发文机关: 坛石镇 成文日期: 2022-08-08

坛石镇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2-08-0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坛石镇

今年以来,坛石镇紧紧围绕“党建强基年、风貌提升年、项目推进年”三项工作重点,锚定“拼三争一”的奋斗目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深化党建领航,提升基层活力

大力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树立大抓基层、重抓党建的鲜明导向,不断优化组团联村、四维考评等机制,实现基层战斗力显著增强。

一是抓领头队伍,提振士气。面对换届后13名班子中8张新面孔的情形,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借力江东化工园区征迁,推动新班子快速度过“磨合期”。针对疫情防控、创文等各项“团体性”重点工作,实行AB岗双班子推进机制,收获“互相搭台好戏连台”的良好局面。积极举办干部讲坛及团建活动,增进干部间交流。严格开展四维考评,结合中层干部选任,鼓励干部争先奋进,营造比拼赛马的浓厚氛围。在今年市一季度争先创优投资赛马评比中,坛石各项数据超额完成,勇夺“流动红旗”,干部干事激情全面激发。

二是抓基层核心,凝聚合力。坚持严管与厚爱并进,通过事前培训、事中监管、事后考核,不断增强村级队伍纪律和规矩意识,实现重大事项、重点项目、组织人事等事前备案审批。用活考核指挥棒,搭建村级赛马平台,通过“周通报、月公榜、群点赞”奖优罚劣,以先进领跑促后进奔跑。靠前谋划,围绕“一月一主题”,推行村干部“每月谈”学习交流机制,搭建“学习知识、交流经验、共话发展”的载体,在比学赶超中工作合力进一步彰显。

三是抓治理关键,优化效能。强化党建统领基层源头治理,依托“浙里党群心联心”数字化平台,压实“三联工程”,真正让网格活起来、党员动起来、民心聚起来。累计答复党员信息上报7512条,制定并办结微事快办3352件,难事协办301件,群众满意度达99.97%以上。发挥村民小组长优势,搭建以村民小组为中心的“微网格”平台,打通网格服务最后一公里。【4·25疫情期间,面临横渡村干部全部隔离的困境,19名村民小组长“顶岗上任”,提前1小时完成全村1067人检测任务。】围绕“诉求办理、便民服务、宣传服务”等核心需要,探索数字化治理路径,与腾讯公司联手打造“坛石智慧网格”,辖区内“人地事物情”全面纳管,推进基层治理高效便捷。

(二)坚持项目为王,提速发展建设

对标“重塑城乡风貌、重振工业雄风”目标,紧紧抓住项目这一关键变量,抓快项目,谋好项目,引优项目,实现项目与发展间的有效“带动、推动、联动”。

一是引优项目带动产业化进步。围绕以白银耳鸡为主导的畜禽特色养殖业,充分发挥前期引进的汇农蛋鸡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做足“蛋-鸡-肥料”全产业链加工销售文章,衍生谋划横渡青年鸡养殖项目,三产融合发展初具规模。以红色文化为主导的文旅产业知名度日渐提高,与旅发公司达成初步合作开发意向,上王竹子林景区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吸引各方研学公司上门洽谈,预计年底竹子林景区将正式运营。竹子林已初步被市人武部列入民兵训练基地,坛石文旅产业品牌逐步打响。

二是谋好项目带动村集体增收。开拓新思路,在资源、渠道上破局,打破各自为战的传统增收模式,联合13个村成立合作社,形成全镇“一盘棋”的融合共富共享新格局,有效解决各村项目与资源之间不匹配的矛盾,打通了向省市争取项目资金的通道,目前全镇共有光伏、汇农蛋鸡等联盟项目7个,其中汇农蛋鸡一期即将投产。发挥现有运营主体优势,乘势而上,进一步深化“村企合作”模式,成功争取市翰音农业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坛石,实现政企共同投资、专业主体运营,项目红利惠及全市面上30个重点扶贫村,同时解决本地及周边地区至少100人的就业问题,有效助推高质量共同富裕实现。

三是抓快项目推进民生事业改善。瞄准交通短板,全力推进江玉公路建设,该项目涉及坛石5个行政村、4栋房屋、546户土地征收、25栋临时建筑及地上附着物的征迁。作为主战场之一,坚决扛起责任担当,成立专班、对照目标任务、包干到户、责任到人,做到行动靠前,保障江玉公路如期推进。面对县道与集镇区域重叠的管理难题,积极破题,多次赴部门沟通对接,努力推动江青线坛石集镇段外移工程项目落地,进一步改善交通路网。

(三)坚定稳住大盘,提标重点落实

坚持共性工作与个性工作融合推进,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抓好基层落实第一道关口,实现重点工作高标准落地,高质量执行。

一是疫情防控常抓不懈。紧紧围绕疫情防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三个目标,在抗击3·15、4·25疫情期间,积极探索“142”疫情防控工作体系,主要领导全天候坐镇指挥,坚持科学精准指挥,打造一体化瞬时响应调度平台。优化“四个工作环节”,形成防疫接收信息、综合研判、落地管控、监督反馈全面到位的闭环机制。细化常规方案和应急预案“两套工作方案”,确保平战结合、高效转换,全程无一人脱管漏管,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是创文工作有条不紊。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思想认识,高站位推进创文工作。分片包干,各个干部认领“大院+集镇+联系村”3块包干区,实现挂图作战,清单销号。紧盯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发放创文倡议书、开展商户评比、卫生整治,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群众文明素养。截至目前,累计整顿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问题700余处,增设“浙风十礼”“移风易俗”“光瓶行动”等公益广告300余处,让文明宣传“无声胜有声”。

三是除险保安稳步开展。坚持“稳定压倒一切”,落实好维稳责任,实现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强化源头治理,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成功化解2件上级交办的信访积案,受理各级各类信访件共37件,12345热线件63件,全部按时间及办理要求及时办结,信访人满意率达100%,初次信、访、网化解率达97.38%。聚焦重点领域,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开展各领域分析风险隐患分析研判会28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推动“除险保安”各项工作走向纵深。

二、存在问题

半年来,尽管各项工作都小有收获,但是结合群众需求和实际发展需要,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是乡村建设基础较为落后。现有基础设施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相比已逐渐显露局限性,无区域特色,且未列入党建示范带、诗画风光带,在上级部门资金资源支持方面力度不足,加之本地财政资金紧张,导致打造本地亮点十分困难。在集镇建设提升和后续管理方面也缺乏相应政策支持,面临诸多问题和矛盾,导致集镇层次偏低。

二是党员联户作用未有效发挥。在党员联户服务过程中,限于部分党员对农户的熟悉程度不深及在老家时间不多,往往存在为联而联的情况。尤其在村民小组长与党员同步服务的过程中,农户往往更信任更熟悉情况的村民小组长,党员联户服务容易被弱化。

三是对外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习惯于埋头拉车,对阶段性宣传的必要性认识不够到位。尽管前期挖掘了竹子林等特色亮点,但项目未完工、收益未产生、年轻干部不主动、做法提炼不到位等多方因素导致信息宣传不多,宣传推广不足,在品牌打造上力度不够,没有发出坛石好声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上半年的付出都在下半年检验成果,结合本地实际,接下来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深化网格治理。持续做好“坛石智慧网格”平台搭建,推动基层治理、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融合。继续推行“微网格”基层治理模式,突破党员联户相对独立瓶颈,将党员联户与网格治理无缝衔接。推动改革应用融入到疫情防控、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中,形成快反应、快联动、快处置闭环管理。

二是发挥两会作用。完善商会、乡贤会联络体系,进一步发挥两会作用,采用分散、分片、分村形式不断充实基层发展“智囊库”,鼓励乡贤以项目回归、人才回归、建言献策等多种方式广泛参与敬老爱幼、帮扶济困、共享食堂建设等公益事业中,促进两会运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为坛石镇发展献策献力。

三是加大招引力度。招商引资是拓展项目的源头活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组建专班制作坛石招商文本,梳理竹子林、青龙洞、小娘坞岗、水库等现有资源,通过项目谋划与对外招商相结合,加快推动有效项目落户坛石。

四是加快风貌提升。坚持建管并用,在有限经费投入基础上,秉持“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推进景点“微改造、精提升”。坚定“好管理胜过大投入”的理念,结合创文、美丽城镇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出“最美”系列评比等管理机制,激励广大群众主动加入环境整治和美丽庭院建设中,推动创文共建共治共享,逐步实现乡村风貌多点重塑。

五是推进品牌打造。聚焦塑造本地特色品牌,以竹子林红色文化为主导,融合鳌头荷花池、新叶青龙洞、占塘垂钓池等各村旅游资源,串点成线,形成“一颗红心”辐射全镇的文旅产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红色旅游点提升建设,瞄准竹子林红色文化目的地的定位,推出研学体验,逐步建设成“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新镇,擦亮坛石旅游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