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81002630882Y/2022-146271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其他
发文机关: 江山经济开发区 成文日期: 2022-03-14

浙江省江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2-03-1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山经济开发区

2021年特色亮点工作

2021年,江山经济开发区拿出“开局即是决战,起步即是冲刺”的精神状态,弘扬“一天当三天用,一年干三年活”的工作斗志,紧紧围绕“活力园区,魅力新城”发展目标,以全市“三个年”活动为主抓手,下好先手棋,确保全年红。十项重点工作呈现新亮点: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再交高分卷。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46.5亿元,同比增长2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29亿元,同比增长36.5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0.99亿元,同比增长36.22%;规上服务业销售额53.99亿元,同比增长22.58%;实现税收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工业企业税收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6.76%;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小升规企业33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6.81亿元,同比增长39.3%,占规上工业营业收入比重达2.56%。

二是全省争先进位再上新台阶。浙江省经济开发区综合考评报告出炉,江山经济开发区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34位,比2018年前进7位,比2019年前进5位,提前两年完成了开发区整合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

三是5项省级荣誉再刻金名片。被省委组织部、省委两新工委评为浙江省示范党群服务中心,成功创建浙江省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省级众创空间,获评浙江省产业链“链长制”特色示范试点单位。江山—柯桥山海协作产业园考核连续5年获得浙江省一等奖,实现“五连冠”。

四是平台能级提升再提加速度。编制完成开发区产城融合规划和城南核心区城市设计及控规,加快推进江东化工园区控规和整体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江东化工园区“园中村”444户征地拆迁、江贺经济走廊土地有机更新和整治提升方案编制,产业邻里中心、双创中心、江东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基础配套和功能性配套项目基本完成各项前期工作。

五是招大引强工作再获新突破。全年共招引项目38个,协议总投资10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新增用地2172亩,创历史新高。研一二期、碳一新能源、金石资源、吉成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10亿元以上项目的落地,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六是体制机制改革再添新活力。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衢州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要求,积极推进园区系统性重构、创新性变革。推动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江山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方案》和《关于剥离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社会管理事务实施方案》,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

七是重点项目建设再创新佳绩。全年项目开工率达90%以上,力促研一新型锂盐、欧派特种门窗产业园、科润高端装备、天际未来工厂、省重点S315-S316连接线工程等54个项目快推快建,研一一期、交科设施产业园、澳宇、汉宝等36个项目竣工或投产投用,在全市重大项目推进“互看互比互学”活动中荣获“金牛奖”。

八是产业培优育强再注新动能。全年重点推进57个智能制造试点和提质扩面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亿元、完成验收项目28个。全力推动企业股改上市和创新研发,天际互感器入选工信部首批重点“小巨人”,加快股改进程;科润智控入选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申报材料即将上报北交所。

九是土地要素保障再现新担当。如期完成研一二期、洪干山区块、江东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约350亩土地农转用报批组件,有序推进碳一新能源、下份水库、礼贤区块等24个区块约2600亩土地报批组件。超额完成全市“十类地”处置,全年消化批而未供建设用地1573.51亩,完成率达145.94%。

十是为企服务工作再造新氛围。落实落细课题制、专班制、责任制、清单制、督办制、奖惩制等六大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各类问题收集、交办、督办、反馈等闭环管理机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重点抓好园区企业“大走访”,推动难题“大化解”,全年共收集交办督办各类问题清单285项,其中完成办理257项,办结率达90%以上。

2022年工作思路

2022年,开发区将拿出“衢州当龙头、全省争上游”的使命担当,聚焦聚力平台赋能、项目攻坚、企业服务三大主职主业,奋力夺取经济发展的高分报表,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新城,各项指标按照“衢州第一”的工作要求实现争先进位。力争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进位32强;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0%以上;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2.6%。

一、聚焦聚力平台能级提升

以开发区产城融合规划为引领,加快与城南新城、贺村小城市、上余镇的规划衔接和深度融合,持续健全完善园区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和生产生活性功能配套建设,实现产城高度融合发展。

1.拓展平台空间。秉承主攻莲华山、提升江东、挖潜城南的平台空间拓展思路,完成江东化工园区“园中村”444户征迁收尾、82家非化工及低效企业腾退收储,分批分期启动江贺经济走廊土地有机更新和整治提升,力争盘活工业用地2000亩以上。完成莲华山礼贤、朱坞垄、松毛岗、山塘以及城南荷塘等区块约2000亩土地征收,有序推进城南区块12家企业“退二进三”,拓出发展新空间。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江东污水处理厂、省重点S316-S315连接线一期工程、贺兴路三期建设工程、姜家公路山塘-敖坪段改建工程、城南工业园污水零直排改造提升工程等一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莲华山礼贤、江东山头村、城南荷塘和生活性物流等区块“九通一平”配套建设。

3.加快功能配套建设。按照“能早则早、能快则快”工作原则,加快建设城南、莲华山、江东产业邻里中心以及城南商业综合体、双创中心、莲华山小微园、职工宿舍楼、邻里服务点、江东电镀城等一批生产生活性功能配套项目。

4.深化美丽园区建设。坚持综合整治,重点推进园区主干道沿线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和低小散乱企业专项整治,提升园区环境风貌。持续推进美丽厂区创建行动。通过洁化、美化、绿化等各项措施,促使厂区环境干净整洁,作业场所安全规范,鼓励支持企业加快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智能用电建设力度。

二、聚焦聚力项目攻坚突破

牢固树立“产业为先、项目为王”理念,狠抓招大引强、项目攻坚等“一号工程”不动摇,千方百计抓项目、尽心尽责推项目、全力攻坚保项目。

1.再造项目建设加速度。全年计划列入重点建设项目120个,年度计划投资78.76亿元,相比2021年实际完成固投增长188%。其中,产业类投资项目89个,年度计划投资63.15亿元,同比增长162.58%。重点推进南方水泥绿色新材料产业园项目、碳一干电极用石墨负极项目、金石资源六氟磷酸锂盐项目、安通智汇谷智能家具产业园项目、永利百合标准件生产线项目、正航整屋定制项目、三棱塑胶复合管生产线项目、天圳重钢构件生产线建设项目等一批新建项目抓紧开工,力争欧派特种门窗产业园、研一新型锂盐、天际未来工厂、永利百合链传动产业园、江山吉成智能制造产业园、开泰置业织物面料生产线、双氧水技改扩建项目、佳上佳饰面材料生产线项目等一批续建项目完工或投产投用。全年列入政府投资类项目31个,年度计划投资15.61亿元,同比增加17.4%。重点推进产业邻里中心、双创中心、莲华山邻里服务点和小微产业园以及江贺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建设、长丰大道辅道建设工程、三桥溪清湖大道至莲华山大道段建设工程、江东园区污水处理厂一期等一批新建项目抓紧开工,力争莲华山职工宿舍楼、规划S316-S315连接线一期工程、姜家公路山塘-敖坪段改建工程、EN12区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南新城路网建设工程等一批续建项目建成投用。

2.再创招大引強新辉煌。围绕时尚门业智能家居和智慧能源装备两大着力培育的特色主导产业,紧盯锂电新能源重点领域,精准开展产业招商、以商引商和中介招商,着力引进竞争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带动能力较好的产业领军型、战略型企业入驻。重点跟踪研一四期及总部大楼、昆仑化学、杭开集团、赢家服饰、交安设施产业园二期等一批重大招商在谈项目洽谈落地,确保全年新引进4个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

3.构建项目工作新生态。优化工作流程,全面构建重点项目建设全链条闭环管理推进。一是重谋划。聚焦主导产业、民生短板、政策导向做好项目策划、谋划、规划、计划工作。二是重前期。集中精力做好项目可研、“三评”、“三证一书”等各项前期准备及服务保障,积极研究破解审批、土地、资金等瓶颈。三是重转化。盯环节、盯堵点、盯进度,实行专班专责组织推进,确保前期工作到位一个,加快转化一个。四是重实施。加强统筹调度、强化协同配合,紧盯目标抓推进,聚焦问题抓解决,围绕重点抓督导,确保项目推进有力度、建设见成效。五是重争列。强化上级部门单位对接力度,做实项目前期申报,重点抓好中央资金项目,省重大投资项目以及债券项目的申报,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三、聚焦聚力企业精准服务

以打造服务型园区为重要抓手,突出产业培育,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党旗领航,充分激发全区党员干部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干事热情。

1.全力抓好产业培育服务。全面启动实施“8220”工程,一是重点推进“凤凰”培育行动。建立股改上市企业后备库,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性质的企业,加强分类指导,重点引导企业打破股权结构,推动股改进程,全力支持科润智控、天际互感器、江山永利百合、浙江博一新能源科技等8家企业加快上市步伐。二是精准推进“雄鹰”培育行动。对主业突出、管理水平高、产品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重点培育企业,加强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重点培育一批领军型企业,力争到2025年末培育形成江山欧派门业、浙江博一新能源科技2家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着力培育一批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单项冠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争到2025年末培育形成南方水泥、江山虎、健盛集团、汉宝石化等20家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三是高效推进“雏鹰”培育行动。更新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从知识产权、研发经费投入、科技人员等方面精准分类指导,力争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省级企业研发平台1个以上。动态建立小升规企业培育库,进行梯队培育,及时做好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力争全年净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以上。

2.持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加快国企市场化转型。履行开发区管委会出资人职责,对开建投公司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实行一盘棋统筹,结合公司战略目标、经营方向、项目建设等自身发展需要,通过融资发债、扩大投资等方式做大做优资产,服务园区发展建设。二是夯实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两专”干部工作培养要求,探索健全完善全员绩效“积分制”考核等一系列干部内控管理激励机制,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着力锻造一支懂经济、善服务、勇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铁军。

3.党建领航激发干事活力。全面打响“党旗领航,兴工强区”机关党建品牌,聚焦主职主业,持续深化“把党旗插到攻坚一线”专项活动,通过“党建+”模式推动各项中心工作破难攻坚,争创一流。优化提升“红色店小二”全程代办、帮办、跟办服务,对标研一速度、澳宇速度,再创企业项目建设“加速度”。充分发挥组团联片、局办联格、干部联企“三联”网格化服务机制,不断探索创新“线下+线上”两网融合服务新模式,着力打通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痛点,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投资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营商新环境。


浙江省江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2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