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810026303481/2022-153425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教育
发文机关: 市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2-10-28
发文字号: 江教 〔2022〕67号

关于印发《江山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11-0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教育局

各中小学: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浙江省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方案》等文件精神,我局组织修订了《江山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山市教育局  

2022年10月28日


江山市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结合我市教育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积极、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育人导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坚持综合实施

加强学科统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丰富劳动教育载体,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的协同育人格局。

(三)坚持实践体验

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坚持适当适度

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综合考虑学生学段、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工作措施

(一)全面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1.开齐开足劳动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低年级注重劳动意识启蒙教育,以日常生活自理、班级集体劳动、简单手工制作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小学中高年级注重卫生、劳动习惯养成,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初中注重增加劳动知识与能力,兼顾家政学习、校内外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普通高中注重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与创新实践。中职学校要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础课程,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

2.科学设置劳动周。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或每月设立劳动日),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可结合每年4月份“爱国卫生运动月”和“五一”劳动节集中开展,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社会劳动实践等形式进行。小学以校内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可适当安排校外劳动;普通中学和中职学校兼顾校内外,合理安排和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集体劳动为主。

3.深度融合学科教育。中小学语文、历史、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等学科教育要重点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态度、劳动安全、劳动法规知识的培养;中小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科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教育要加强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创新精神、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团队活动中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中职学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强化职业劳动知识技能和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二)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1.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要根据学生年龄阶段,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制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在校园学习生活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活动,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展演、讲座等,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各校要充分结合本土资源,自主开发家务劳动、职业体验、传统文化、考察探究等劳动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走进现代农业基地、生态庄园、企业车间、商超酒店开展学农学工学商活动,并建立长效管理和安全运行机制。农村学校可采取“手拉手”“一对一”形式结对,共同组织开展劳动实践体验活动。

2.充分发挥家庭基础作用。大力弘扬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主动督促、指导孩子完成家庭、社会劳动任务,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培养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劳动实践的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参与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年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充分发挥学校家委会、家长学校作用,依托社区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亲子同劳动”等活动。

3.充分发挥社会支持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各校要主动协调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共同参与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为学生劳动实践提供条件。各校要积极联系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福利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支持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三)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

1.拓展劳动实践场地。搭建以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为枢纽、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支撑的校内外综合实践教育网络。落实中小学劳动实践教室建设标准,至2025年,全市中小学按《浙江省普通中小学劳动实践教室装备指导意见》要求均建成劳动实践教室。积极鼓励学校融合物联网、视联网等技术,建设开放式的特色劳动实践教室,推进劳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各校要根据实际在校内建立特色劳动室(如手工室)或蔬菜、苗圃等劳动基地。有条件的学校可依托当地资源和利用闲置土地建设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促进身心健康、安全适度的劳动实践教育。

2.健全劳动评价体制。改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以学生形成基本劳动意识,掌握实际劳动能力,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培养积极劳动精神为重点,充分利用“江山慧劳动”应用,客观记录学生日常劳动清单项目达成情况、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完成情况、参与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情况等,通过平时表现评价、学段综合评价,动态生成劳动素养成长报告,实现基于数据的过程性、发展性、精准化的劳动教育素养评价。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开展全体教师劳动教育培训,使教师对劳动教育的意义、内涵、实施方式、资源开发等有清楚认知,强化每个教师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提高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学校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配备必要的劳动课专任教师。

4.切实加强安全保障。各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统筹协调。各校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课程领导小组,切实承担劳动教育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等方面的责任。

(二)加强督导检查。定期对各校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导检查情况作为学校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加强宣传引导。扩大劳动教育宣传,及时推广各校劳动教育典型经验做法,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营造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附件:江山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清单(试行)

附件

江山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清单

(试行)

一、日常生活劳动

(一)小学低段1~2年级日常生活劳动

1.开展简单的清洁劳动。用笤帚扫地,用拖把拖地,用抹布擦桌椅等;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洗碗筷等餐具,用肥皂、洗衣液等洗红领巾。

2.依据颜色或文字提示辨别不同类型垃圾桶,知道垃圾分类投放的要求。

3.根据需要,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如衣物、玩具、书本、文具等;整理自己的书包、课桌和居室的书柜及书桌,能按照物品类别、形状等整齐摆放。

4.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食材粗加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削水果皮,用合适的器皿冲泡饮品。

(二)小学中段3~4年级日常生活劳动

1.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自己的鞋袜内衣书包等,会使用消毒工具,如:消毒纸巾、棉球、洗手液等。

2.定期整理衣柜、书柜、教室的卫生角以及讲台等,参与家庭、教室卫生打扫,分类投放垃圾;参与教室的值日扫地、拖地、并将课桌椅推摆整齐,每天整理自己的课桌抽屉,会擦教室周围墙壁瓷砖、教室的玻璃。

3.会凉拌菜、水果拼盘以及蒸煮加工简单食物,如:凉拌黄瓜、煮鸡蛋、加热馒头、包子等,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安全。

4.使用吹风机吹头发、电饭煲煮饭、吸尘器以及厨房小家电等,知道操作流程要规范、安全。

(三)小学高段5~6年级日常生活劳动

1.整理卫生间、整理床铺、整理鞋柜。能主动协助家长将衣物分类,清洗自己的小件衣物。能主动叠衣被,换被套,整理房间,将物品摆放整齐。

2.简单知道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2-3道简单家常菜的制作方法,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

3.在家长的指导下,掌握各类厨具、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会用电茶壶煮水、使用电饭煲煮饭。

4.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家庭常用电器,如电视、洗衣机等功能特点,掌握基本操作方法,根据需求选择使用功能,规范、安全操作,如使用洗衣机的不同功能洗涤不同材质的衣物;使用不同的电饭煲的蒸、煮、炖等各项功能满足食品制作需求。

(四)初中7~9年级日常生活劳动

1.熟知整理方法,从整体上完成居室、教室内部物品的整理和收纳,并能与他人合作对居室、教室进行简单的装饰和美化。如每学期合作完成一次班级文化、板报设计与制作或为班级策划一次节日活动。

2.根据家庭成员身体健康状况、饮食特点,设计一日三餐食谱,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并独立制作3~4个菜。

3.了解常用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对家用电器进行简单的拆卸、清理、维修等,如清洗空调滤网、电风扇、饮水机等。

(五)高中日常生活劳动

1.会清洗各类材质的衣物,熟悉洗衣机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能为家庭成员的服饰、衣帽进行配搭,为家庭美化出谋划策。

2.掌握常用炊具的使用和保养方法,了解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掌握部分常见的烹任原料的加工方法,能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饮食特点设计一日三餐食谱,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5-6道菜。

3.能熟练打扫卫生、精通垃圾分类和投放,能熟练地整理内务、收纳物品。

4.能创意改造班级收纳箱、垃圾桶、书报架等班级用品,对教室和寝室进行美化设计。

5.配合教师管理实验仪器、实验准备等;协助老师进行信息化设备维护;参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改造。

二、生产劳动

(一)小学低段1~2年级生产劳动

1.种植和养护 1~2种当地常见的水培或土培植物,如绿萝、文竹等,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2.饲养1~2种小动物,如金鱼、蚕等。结合动物饲养活动,了解小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与生活习性,知道身边常见动物的养护方法。

2.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纸工、泥工、编织等,了解制作需要的基本材料和常用工具,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要求和步骤进行简单作品制作。

(二)小学中段3~4年级生产劳动

1.选择1~2种常见的蔬菜,如西红柿、黄瓜等进行种植。学会基本种植方法,记录其生长过程。

2.根据区域相关规定,会合法合规饲养常见的1~2种常见家畜,学会饲养的基本方法。

3.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纸工、泥工、布艺、编制等,了解制作技能和方法,并尝试简单作品设计和制作。

(三)小学高段5~6年级生产劳动

1.种植与养护1~2中当地常见的蔬菜、盆栽花草、果树等,学会基本种植方法,记录其生长过程。

2.根据区域相关规定,会合法合规饲养常见的1~2种常见家畜,学会饲养的基本方法。

3.在家长指导下,选择1~2项工业生产项目,如木工、金工、电子等,进行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加工,学会组装和修补简单的物品,如:制作孔明锁、木制七巧板、音乐盒卡、收纳盒、钉扣子等。

4.动手进行1~2项传统工艺或手工小制作,如:陶艺、编织、纸工、布艺、印染、制作自动浇花装置、课本学习中的竹节人等。

5.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选择新技术应用,如三维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智能控制技术等进行劳动体验和技术应用。

(四)初中7~9年级生产劳动

1.选择1~2种优良种植或则养殖品种,开展系列化种植或养殖劳动实践。通过查阅资料掌握相关知识,坚持日常养护管理,照顾管理整个生长期。

2.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陶艺、纸工、布艺、木雕、刺绣、篆刻、拓印、景泰蓝、漆艺、烙画等,熟悉制作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3.选择1~2项工业生产项目,如木工、金工、电子、服装、造纸、纺织等,进行产品设计与加工。如设计制作手机支架、多功能笔筒、声控小台灯、服装等。

4.选择1~2项新技术,如三维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液态金属打印技术等,进行劳动体验和技术应用。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各种传感器、进行计算机编程,参加STEAM、创客教育等活动。

(五)高中生产劳动

1.会修理日常劳动工具以及课桌椅,能独立做一条小板凳。

2.到劳动基地参与至少1种农作物种植的全过程,了解其习性和种植方法,并掌握其烹饪加工制作方法。

3.能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泡菜的腌制、肥皂制作等劳动项目。

4.到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增加职业体验,了解职业与人生的关系,能规划适合自己的升学和职业发展的道路。

三、服务性劳动:

(一)小学中段3~4年级服务性劳动

1.帮助家长收取快递,体验现代物流服务。

2.在餐厅中利用智能设备点餐,体验现代餐饮服务。

3.到银行、钱币博物馆等金融实践基地,体验现在金融服务.

4.为学校门卫、食堂阿姨、公交司机等劳动者制作传统节日卡片

5.假期和家长小手拉大手参加各项公益劳动和志愿活动等。

(二)小学高段5~6年级服务性劳动

1.能参与现代服务业劳动。如成为家乡旅游的讲解员、为家乡产品设计营销方案推销家乡产品、为家乡产品设计海报、图案等。

2.利用当地餐饮机构资源,开展“餐饮服务体验日”活动。

3.结合当地银行资源,开展“银行工作体验日”活动。

4.能参与校园绿化环境维护、卫生监督等学校事务管理。

5.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或父母的帮助下,为当地养老院老人制作节日食物。

6.为公共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植物园、动物园、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提供服务性劳动

5.能参与社区或村部的小志愿者活动,为社区、村提供服务性劳动。如:参与疫情防控宣传活动、城市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当志愿者等。

(三)初中7~9年级服务性劳动

1.能操作使用食堂智能化装备,将食堂智能化管理数据进行整合并分析。

2.能够制定设计江山景点旅游线路,撰写相应的讲解词。

3.能选择一种家乡特色产品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营销方案,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4.参与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空间和社会机构的服务性劳动,担任讲解员,志愿者。

5.参与社区环境治理,进行社区公园环境优化、公共健身设施维护等

(四)高中服务性劳动

1.参加城市志愿者活动,参与各种赛会活动;参与城市文明建设;协助社区完成大型活动等。

2.参加扶贫助困活动,假期对困难儿童进行学业辅导等。

3.了解江山市文化历史和特色,乐于介绍宣传江山市文化;参加模拟法庭活动等。

4.开展生态环境考察、保护活动。

5.能够正确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安全器材。

6.学会心肺复苏、海姆利克腹部冲击法等应急救援技能,熟悉了解周边医疗救助系统。

7.利用通用技术知识,设计制作创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