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MB1581556H/2022-154064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发文机关: |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江山分局 | 成文日期: | 2022-08-21 |
发文字号: | 美丽江山办〔2022〕6号 |
各乡镇(街道),市机关各部门:
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2022年度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浙江省水生态环境保护暨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2022年实施方案》、《衢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暨治水长效战2022年度工作计划》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我办编制了《江山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暨治水长效战2022年度工作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市委市政府美丽江山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8月21日
江山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暨治水长效战2022年度工作计划
为深化碧水行动,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做好2022年度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浙江省水生态环境保护暨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2022年实施方案》、《衢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暨治水长效战2022年度工作计划》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坚持系统治水、精准治水、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统筹推进断面水质巩固提升、水污染综合治理、饮用水源安全保障、水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水环境质量,为建设“江山大花园”提供良好水环境质量保障,努力打造全国“两山”实践样板区。
二、主要目标
三个确保:确保出境水断面水质全年达到Ⅱ类水,确保双塔底、峡口大桥2个国控断面水质全年达到Ⅱ类水,确保市县控断面、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三、重点任务
(一)巩固提升断面水环境质量。深化重点断面水质管控治理,应用好2个国控断面走航“一点一策”巡查成果,加强问题断面分析整改,落实“一点一策”5个治理任务;加强后溪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监管,完善流域、区域协作机制,实施联合监测、联合执法、应急联动、信息共享,确保后溪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Ⅱ类标准,总氮浓度达到年度控制目标2.11mg/L;落实乡镇(街道)水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一旦断面水质出现问题,属地乡镇积极开展巡查排查,形成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开展问题整改,确保问题断面达到水质控制目标;进一步摸清园区水系,开展园区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加强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变化,严防出现Ⅳ类水;开展省级标杆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申报工作;开展19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深入实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财政局、住建局、水务有限公司、各乡镇(街道)、治水办、生态环境分局、经济开发区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继续巩固城镇、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效,持续推进城镇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新建、改造污水管网8公里;建立健全我市6个园区及园区内企业“污水零直排区”管网档案管理和运行维护等长效管理制度;创新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数字化长效管理;对已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工业园区开展回头看抽查、交叉检查和评估复查,对发现的问题全面整改;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工作任务,深化问题排查,做到发现问题加快整改、严格验收;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工作任务;深化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开展省级“污水零直排区“标杆园区建设;加快建设完善工业园区数字化监管平台。(住建局、城建投公司、经济开发区、峡口镇、贺村镇、四都镇、治水办、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三)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工业、城镇、医疗机构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开工建设江东化工园区一期1万吨/日污水处理项目、贺村污水处理厂二期3万吨/日扩建项目和石门镇污水处理站改扩建0.3万吨/日工程项目;改造提升四都镇、廿八都镇、凤林镇、大桥镇、峡口镇等5个集镇污水处理站;开展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状况摸排,形成“一院一策”问题、措施、责任清单,并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和有关标准规范,推进相关医疗机构污水治理设施提升改造;新建重点排污单位的医疗机构安装使用在线自动监测设备,江山市人民医院依法安装流量、pH值、总余氯等自动监测设备并联网;系统梳理全市已完成移交运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问题清单,加大整改力度,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建设数字平台,开展信息勘测,实施标准化运维,新建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座,改造70座。(经济开发区、水务有限公司、石门镇、财政局、四都镇、廿八都镇、凤林镇、大桥镇、峡口镇卫健局、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四)加强各类涉水污染源治理。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涉水项目的生态环境准入;严格执行有关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涉水行业环境管理,加强纳管企业管控,严厉打击超标、超量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将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列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内容,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农业设施体系建设,建设改造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2条,长度2000米;推广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化、连片化治理模式,实现76家30亩以上规模水产养殖场尾水“零直排”全覆盖。(发改局、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卫健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五)积极推动水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涉水工程项目后管理,已验收项目必须全面种植农作物,正在实施项目要边建设边种植;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聚焦重点流域,积极谋划我市主要河流水生态健康现状的调查评估及水生态的修复;加快贺村镇坛石溪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设和江山港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完成河湖生态缓冲带修复7公里以上;高质量建设美丽河湖1条,完成中小河流整治4公里。(治水办、水利局(河长办)、资规局、农业农村局、经济开发区、各乡镇(街道)、生态环境分局按职责分工落实)
(六)强化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全面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数字化监管提升,完成峡口-白水坑水库、碗窑水库、“千吨万人”小竿岭水库及其他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础环境调查,建立“一源一策”信息库,实现“一源一策”精准管控;加快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完成勘界报告,确保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矢量图精准落地,结合已绘制的精准矢量数据和勘界报告,完成定标立标;加快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电子围栏建设,推进数字化联网工作,依法依规推进保护区规范化和智能化管理;全面巩固近年来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成果,完成各级暗访检查发现的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改销号,不定期开展“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强化涉饮用水源的风险源监管和风险防范,建立饮用水源地常态化巡查监管机制,定期组织专项检查行动,按要求完成巡查任务及问题报送。(生态环境分局、峡水管理中心、碗水管理中心、水务有限公司、峡口镇、碗窑乡按职责分工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推进“一体化”精准管理。以市治水办、生态环境分局牵头工作为载体,建立水利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综合执法局、资规局等重点部门和重点乡镇会商机制,实行全市水生态环境工作统筹协调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切实增强我市水生态环境工作的实行力度、管控力度。
(二)强化污染源严格管控。持续开展“雷霆斩污”2.0版行动和“双随机”检查,严厉打击超标、超量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建立综合执法、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涉水工程、土地整理项目、畜禽养殖污染等执法监督,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我市出境水水质的达标安全线。
(三)提升知晓率全民参与。以全民参与为突破,建立水利、住建、卫健、属地乡镇等部门联合宣传机制,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微信、新媒体等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增强市民群众保护意识,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增强社会公众投身治水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切实提高全民治水参与度、支持度、满意度,营造全民治水、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做好严格督查落实考核。把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任务作为“五水共治”重要内容,纳入市委市政府对乡镇(街道)、部门单位的年度综合考核。以治水成效为重点,加大对落实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制度、以考核倒逼治水任务全面落实。
附件:1.2022年江山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目标分解工作任务清单
2.江山市工业园区周边排渠断面分布表
附件1
2022年江山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目标分解工作任务清单
重点任务 | 2022年完成内容 | 责任单位 |
巩固提升断面水环境质量 | 1.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建设改造:新建或改造76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做到874个正常运行的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 | 财政局、住建局、水务有限公司、属地乡镇 |
2.加强后溪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监管,完善流域、区域协作机制,确保后溪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Ⅱ类标准,总氮浓度达到年度控制目标2.11mg/L。峡口大桥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Ⅱ类标准。 | 治水办、生态环境分局、上余镇、峡口镇 | |
3.落实乡镇(街道)水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一旦断面水质出现问题,属地乡镇积极开展巡查排查,形成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开展问题整改,确保问题断面达到水质控制目标。 | 各乡镇(街道) | |
4.强化工业园区周边水质管控。开展园区水体治理与生态修复,严防出现Ⅳ类水。开展省级标杆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 建设申报工作。 | 治水办、生态环境分局、经济开发区、峡口镇、贺村镇、四都镇 | |
5.开展19个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 生态环境分局 | |
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 1.江山市城镇雨污管网改造提升和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项目,新建、改造污水管网8公里。 | 住建局、城建投公司 |
2.建立健全江山经济开发区、峡口工业园区、四都工业园区、贺村鹿马山工业园、贺村金塘山工业园、贺村淤头工业园工业及园区内企业“污水零直排区”管网档案管理和运行维护等长效管理制度。 | 经济开发区、峡口镇、贺村镇、四都镇 | |
3.创新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数字化长效管理。 | 经济开发区、峡口镇、贺村镇、四都镇 | |
4.对已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的江山经济开发区、峡口工业园区、四都工业园区、贺村鹿马山工业园、贺村金塘山工业园、贺村淤头工业园区开展回头看抽查、交叉检查和评估复查,对发现的问题全面整改。 | 治水办、生态环境分局、经济开发区、峡口镇、贺村镇、四都镇 | |
5.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工作任务;深化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开展省级“污水零直排区“标杆园区建设;加快建设完善工业园区数字化监管平台。 | 经济开发区 | |
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 | 1.开工建设江东化工园区一期1万吨/日污水处理项目、贺村污水处理厂二期3万吨/日扩建项目和石门镇污水处理站改扩建0.3万吨/日工程项目。 | 经济开发区、石门镇、水务有限公司 |
2.改造提升四都镇、廿八都镇、凤林镇、大桥镇、峡口镇等5个集镇污水处理站。 | 财政局、峡口镇、四都镇、廿八都镇、凤林镇、大桥镇、水务有限公司 | |
3.开展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状况摸排,形成“一院一策”问题、措施、责任清单,并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和有关标准规范,推进相关医疗机构污水治理设施提升改造。 | 卫健局、生态环境分局 | |
4.江山市人民医院依法安装流量、pH值、总余氯等自动监测设备并联网。 | 卫健局、生态环境分局 | |
5.系统梳理全市已完成移交运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问题清单,加大整改力度,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建设数字平台,开展信息勘测,实施标准化运维,新建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座,改造70座。 | 住建局、水务有限公司 | |
加强各类涉水污染源治理 | 1.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格涉水项目的生态环境准入;严格执行有关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涉水行业环境管理,加强纳管企业管控,严厉打击超标、超量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将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列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内容,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 发改局、生态环境分局、住建局、卫健局、农业农村局 |
2.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在农业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2条,长度2000米。 | 农业农村局 | |
3.推广水产养殖尾水生态化、连片化治理模式,实现76家30亩以上规模水产养殖场尾水“零直排”全覆盖。 | 农业农村局、水利局 | |
积极推动水生态保护修复 | 1.加强涉水工程项目后管理,已验收项目必须全面种植农作物,正在实施项目要边建设边种植。 | 治水办、水利局、资规局、农业农村局、经济开发区、各乡镇(街道) |
2.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聚焦重点流域,积极谋划我市主要河流水生态健康现状的调查评估及水生态的修复;完成坛石溪水环境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7公里。 | 水利局(河长办)、治水办、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双塔街道、贺村镇 | |
3.高质量建设美丽河湖1条,完成中小河流整治4公里。 | 水利局 | |
强化饮用水源安全保障 | 1.完成开展峡口-白水坑水库、碗窑水库、“千吨万人”小竿岭水库及其他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础环境调查,建立“一源一策”信息库。 | 生态环境分局 |
2.完成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勘界报告,结合已绘制的精准矢量数据和勘界报告,完成定标立标工作。 | 生态环境分局 | |
3.加快推进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电子围栏建设,推进数字化联网工作,并上报有关建设文字成果。 | 生态环境分局、峡水管理中心、碗水管理中心、水务有限公司 | |
4.全面巩固近年来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成果,完成各级暗访检查发现的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改销号,不定期开展“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 | 生态环境分局、峡水管理中心、碗水管理中心、峡口镇、碗窑乡 | |
5.强化涉饮用水源的风险源监管和风险防范,建立饮用水源地常态化巡查监管机制,定期组织专项检查行动,按要求完成巡查任务及问题报送。 | 生态环境分局、峡水管理中心、碗水管理中心、峡口镇、碗窑乡 |
附件2
江山市工业园区周边排渠断面分布表
序号 | 行政区域 | 排渠 | 所在工业园区、企业或乡镇(街道) | 责任区块 |
1 | 江山市 | 青阳殿溪 | 江山经济开发区江东工业园区 | 经济开发区 |
2 | 三桥溪 | 江山经济开发区山海协作区 | ||
3 | 东山头溪 | 江山经济开发区莲华山工业园区 | ||
4 | 西干渠 | 峡口工业园区 | 峡口镇 | |
5 | 宏电环保附近排渠 | 四都工业园区 | 四都镇 | |
6 | 明源机械附近排渠 | |||
7 | 横渡溪 | 贺村鹿马山工业园区 | 贺村镇 | |
8 | 坛石溪 | 贺村金塘山工业园区 | ||
9 | 棠坂溪 | 贺村淤头工业园区 |